李玉阁 高静瑶 刘 军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在各行各业中逐步显示其优势。而在教育领域,从2012年开始,教育大数据才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教育大数据产生于教育活动中,通过对课堂数据进行挖掘和精准分析,设定具体的学生学习目标和教师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精准教学,这需要教师的数据智慧。对于数据智慧,国外学者Ackoff最早研究数据智慧的内涵并提出数据到智慧的转化不是直接的,而是经过了一个渐进的过程,由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最后到智慧,形成了DIKW层级决策模型,对数据智慧的形成过程提供指导;同时在《大数据时代战略性的数据智慧》一书中,将数据智慧定义为:“使用技术、领导力和文化来创造、转化并保存隐含在数据中的知识,从而实现组织愿景”[1],这是对数据智慧的高度概括。之后,国内学者结合DIKW模型、数据智慧概念及实践经验,提出:“在教育领域中,教师获取数据智慧的过程,本质上是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逐步提升为信息和知识,并最终成为头脑中极为个性化的智慧的过程”[2]。可以看出,对于教师来说数据智慧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能力,教师要及时地发现课堂数据、利用数据,养成数据敏锐感。而经过前期调研发现,教师的这项能力是薄弱的,大部分教师未能及时利用信息做出最优化的反馈。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智慧课堂环境下教师数据的应用行为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数据类型——数据行为的归纳方式总结数据应用的一般规律,以期为教师针对不同类型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行为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研究针对利用电子书包的30个教学典型案例进行课堂观察。分为数学、英语、语文、信息技术学科,从不同的维度记录课堂中出现的行为,并对数据产生之后教师所作出的反馈给予记录,通过归类分析,统计出相应的量化柱状图。
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法,对优秀的视频案例进行课堂观察,记录统计数据,对调查结果利用Excel进行相关性分析,定量研究教师在智慧课堂中数据应用行为。
本研究主要关注数据智慧的外显数据行为,在前期对教师数据意识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外显数据行为进行采样分析。
图1 数据智慧研究维度
图2 数据记录维度图
本研究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数据分为五大类:基础信息类数据、学习进度类数据、作业与课堂练习反馈数据、成绩趋势类数据、过程性激励数据。分类的目的就是为教师提供一种数据归类的方法,针对这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订合适的教学行为。
而将数据应用行为归纳为五类:描述性行为指的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归纳统计,可以实现现象的准确描述。例如:教师在根据课堂数据的反馈后做出的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行为;激励性行为是指教师对数据分析后做出的情感激励行为。例如:教师发挥榜样作用,提供优秀范例;诊断性行为指的是在数据中发现规律,发现表象背后的问题。例如:对课堂测试,考试成绩等数据的处理等;预测性行为是指如何在多变、不确定、动荡的背景下做出智能化决策,形成洞察。例如:通过学习轨迹,能够预测出之后一段时间该生应向哪方面展开重点学习;诱导性行为是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例如:对于一项活动的开展,教师不参与其中,只是在旁边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按照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下去。
本文将数据应用的行为分为5个维度:描述性行为、诊断性行为、预测性行为、激励性行为和诱导性行为。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对应到相应的行为措施,从而为教师提供指导性的教学指南,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数据定位教学活动,逐步形成教师的数据智慧。
将教师利用登录信息类数据做出的教学反应行为对应到五类行为中,统计结果绘制成柱状图。由图3可以看出,对于登录信息类数据,37%的教师采取描述性行为,对呈现的登录信息进行描述,让学生做出反应。同时,对此类信息的处理做出激励性行为和诊断性行为分别为26%和23%。这就给教师一个建议,对于登录信息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场景,教学活动安排做出描述性行为、激励性行为和诊断性行为,而不是忽视登录信息这一数据。登录信息数据对于课堂的管理,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数据,积极组织活动开展教学。
图3 登录信息类数据统计图
对学生课堂活动完成、作业提交等方面的进度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35%的教师对学习进度类数据采取激励性行为,也有24%的教师可通过这些数据做出诊断性行为,指导改进下面的教学活动,有15%的教师做出描述性行为,17%的教师做出预测性行为,这说明对于学习进度类数据的处理教师可以尝试从激励性、诊断性行为入手,挖掘数据背后的教学含义。从柱状图中也可以发现,对于学习进度类数据,有9%的教师做出诱导性行为,这就给教师一个启示,针对此类数据,不仅可以检测本节课的学生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多节课数据对比分析,检测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方法,诱导学生探索更积极快速的学习方法。
图4 学习进度类数据统计图
作业与课堂练习反馈始终贯穿在教学活动中,是产生数据的重要来源,同时也能反馈出学生的学习程度。对这部分数据的挖掘对教师的精准化教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图5可以看出,47%的教师对于反馈数据做出描述性行为,22%的教师做出诊断性行为,16%的教师做出诱导性行为,而对预测性行为仅占8%。这说明教师对课堂反馈数据重视度不够,仅仅从表面上去分析、描述所承载的教学信息,不能够很好地将数据反馈的学生现阶段学习状态利用起来,做出诊断性分析,制订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案,预测学生今后的学习状态。对于课堂反馈数据的挖掘是教师最好的教学辅助数据、学生最好的学习状态载体,教师要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图5 作业与课堂练习反馈数据统计图
错题本数据是反馈学生对现阶段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直观体现,也是教学数据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图6中可以看出,39%的教师针对错题本信息数据做出诊断性行为,27%的教师做出描述性行为和预测性行为,7%的教师做出诱导性行为,说明错题本数据已经引起教师的关注,教师对这类信息的加工已经不是单纯的描述一下结果,而是对数据做出了对应的分析。从图6中可以发现,对于错题本信息教师的关注度依然处于常规化,并未积极探索错题本数据背后可能潜在的对于诱导性行为、激励性行为的应用。
图6 错题本信息数据统计图
成绩趋势类数据反应学习者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效,对于这部分的数据,从图7可以看出,30%的教师通过这些数据做出诊断性行为,24%的教师做出描述性行为,22%的教师做出预测性行为,这3种是针对此类数据用到的较多的行为,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数据思考的方向。从图7的整体走向也可以看出,对于成绩趋势类的数据,教师已经开始多方面行为的探索,整体处于均值状态。在课堂观察中,也能发现教师对于一类数据往往做出不同层次的多种行为,这就告诉教师,要善于从多个行为角度分析数据可能带来的改变,深度挖掘数据背后潜在的教学价值。
图7 成绩趋势类数据统计图
过程性激励数据是教学平台支持下产生的数据,是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一个记录。对于这部分数据,从图8可以看出,排在前3个的行为分别是激励性行为、预测性行为、描述性行为,在诊断性行为和诱导性行为方面也有教师开始关注,整体处于均值状态,说明教师已经开始研究这部分数据背后更多、更深层次的教学信息。
图8 过程性激励数据统计图
对这五类行为的研究,并非是找出一个最好的行为指导,而是在众多行为中给教师一个参考的方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安排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数据运用行为,本着不追求局部最优化而要实现全局最优化的思想。
以课堂观察的方式对智慧课堂下教师的行为数据进行采样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已经开始利用新型技术改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并做出了较为准确的数据反馈,但目前对于数据的分析尚处于摸索阶段,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针对课堂检测反馈数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进度等进行分析并做出教学反馈,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在利用这些数据的时候,只停留在数据本身的现实意义上,并没有深入挖掘数据深层次的含义,如学生会做出这样反馈的原因等一系列教学思考,对于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停留在浅层次,对于教师来说,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与学生本身这两方面的联系,在数据利用方面教师还没有充分掌握这个技能,教师可以参考数据在其他领域应用的成功例子,对比课堂,验证数据策略的可行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对整节课的进度,数据等进行关注,以便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但不能很好地将每节课相似的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对于数据的思考可能仅限于当堂课的某道题,而不能将课程连贯起来思考分析,如上节课出现的测试反馈的数据如何更好地在本节课中发挥作用,大部分的教师对于数据思考与应用缺乏连续性,这方面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发现和分析,能在课下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并能够有意识的联系到下节课的教学中,避免出现上节课存在的问题。
新型技术工具的出现必然对传统方式造成一定的冲击,教育工作者想要更好地加入到数据共享的行列,从而更准确地从事教育事业,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具备对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3]。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技术融入教学中,利用技术补齐教学的短板,实现教学更优更高效。数据时代的教师不仅要会教学,同时要具备强烈的研究意识,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数字化工具记录学生行为,运用数字化技术记录教学过程,并进行分析、编码和数据分析[4],这就是教师的数据智慧。在未来的教育中,教师能否熟练掌握新兴技术、能否灵活掌控新型课堂、能否实现精准化教学,是对教师职业能力素养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这就要求教师在研读教学目标的同时,更加关注于学生的行为反馈,情感反馈,利用技术及时解读学生信息,形成学生成长轨迹,作智慧型教师。
[1]Earl,L.,&Katz,S. Leading schools in a data rich world[M].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2006.
[2]王萍.大数据时代提升教师数据智慧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3):30-39.
[3]张进良,何高大.学习分析:助推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在线专业发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1):56-62.
[4]刘清堂,吴莉霞,张思,毛刚.教师数字化能力标准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5):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