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018-06-30 07:40李春燕
考试周刊 2018年51期
关键词:自信心学习数学

摘要:通过课堂观察,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数学学习自信心,表现为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极少主动举手发言、每当回答教师的提问时站立动作缓慢及音量特小、迟迟不到黑板上书写解题过程、参与小组讨论时处于自我孤立状态、不敢主动向老师请教疑难或面批作业等。本人采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力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成就学生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自信心

观察数学课堂,部分中下学生会出现以下的行为: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极少主动举手发言、每当回答教师的提问时站立动作缓慢及音量特小、迟迟不到黑板上书写解题过程、参与小组讨论时出于自我孤立状态、不敢主动向老师请教疑难或面批作业等。这一系列的行为都反映学生的学习底气不足,即是缺乏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哈佛学子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

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强调数学教学目标是“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此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动力与能力”。例如: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其中一项目标“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英国的Corkcroft报告强调“让学生成功地发展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澳大利亚提出“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及应用的态度和信心。”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信心受到世界各国数学教学的高度重视。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中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之一是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课标明确要求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不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望而生畏的念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积极探索。

据课堂实践观察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学生缺乏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原因有如下方面: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成功的体验、意志力薄弱、数学基础较薄弱等。约翰逊指出:“信心和能力通常是齐头并进的。”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是当前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

一、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这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强大的推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创设适宜中下生的数学探究活动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强调让学生“做”数学,强调教学中“做”比“知道”更为重要。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创设丰富的数学活动,设计数学研究活动的原则是让中下生也能通过翻一翻课本,动一动脑筋,动一动笔,与小组成员一起经历讨论等一系列非高深莫测、非难以逾越的数学活动。目的是借助数学活动鼓励学生用已学知识推导、探索新知识的体验过程,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过程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成功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2. 运用多种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

灵活运用物质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分利用可做性强的学案,提高学生解题的信心和兴趣;充分利用现成的或自制的教具,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灵活运用非物质资源。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消除薄弱学生孤身学习的焦虑,及时添补薄弱学生的知识漏洞,以优生带动中下生共同进步,充分利用教师的幽默语言、人格魅力、教学风格、爱心与耐心、有效的课堂管理等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

二、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2011版新课标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前所未有的强而有力的后盾。为了增加学生的自信以及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我从课前预习、课中听课和课后作业这三方面的习惯着手。

1. 落实课前预习

《礼记·中庸》中指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指做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容易获得成功,学习也一样,在新授课之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课本,自行划一划新课的概念、法则、重点、难点等,在看不懂的地方做记号,甚至是根据“前置作业”进行预习,对新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提高上课吸收率做铺垫,无形中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

2. 落实听课的习惯

课堂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阵地。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懂得如何听课,成绩较落后的学生欠缺持之以恒的听课习惯。听课要求学生带着预习留下的疑问进行有重点

的聽讲,加倍留意老师指出新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解题方法及解题过程等,抓紧适当时间做笔记。在随堂练习中,学生可以重看老师的板书以及课本例题进行模仿练习,“模仿”例题的解题方法及解题过程。听懂课是解题的关键,越会听课的学生越能解题,越能解题的学生自信心越强,彼此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 落实做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师检查学生掌握新课与否的一个手段。很多学生为做作业而做作业,开始做作业就一条根地拼命做,这个过程未必是预料中的顺畅,大部分学生做完作业就完事了。正确的做作业习惯是先复习,再作业,然后总结,最后预习。这样,既提高学生做作业的效率,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牵头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以上三种习惯,让学生形成固有的学习习惯,学生不仅仅收获成绩,还收获了自信。

三、 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力

爱迪生尝试了成百上千种竹丝后发明了用钨做灯丝的灯泡,可见,爱迪生成功的发明离不开坚持不懈、超强的意志力,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有时并非一步到位顺畅获得最终答案,他们解决数学问题时也同样需要这种意志力来维系,不断克服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克服畏难的心理,克服一眼而过的放弃。学生往往一眼看到自认不熟悉的题目,就容易放弃,我们该鼓励学生逐一分析题意,不断挖掘隐含条件,从条件到结论,寻找联系和建立联系,一種解题策略不能获得答案,就及时换另一种解题策略,直至求得答案为止,一旦学生有解题思路,哪怕一点正确的想法,老师都不要吝啬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和肯定。

除了用名人名言和名人典故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建立合理的期望值,不断鼓励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让学生尝到“跳一跳,摘一摘”的成功感,学生的自信心就不断提升了。

四、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以下的实验:他将学生分成三组,经常表扬与鼓励第一组学生,不闻不问第二组学生,经常批评与否定第三组学生。结果,第一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最快,第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变,第三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较缓慢。可见,学生的学习进步与老师的评价有很大关系。

仅仅以学业成绩来评定一个学生优秀与否,无疑是抹杀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渴望进步的念头,我们可以通过作业质量、回答课堂问题、参与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单元测试成绩、考试成绩、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多元化方式来综合评价每一个学生,要身体力行对学生因材施教,以鼓励教育为主,以批评教育为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为学生的成长而保驾护航。

有一句谚语“只有迷路的人,没有迷人的路。”事情是不会阻拦自己,只有自己才会阻拦自己做事情。只有自信才能进步。我们要帮助学生增强数学学习自信心,及时扫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为成就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做出这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高长梅,张采鑫.让孩子学会调适自我情绪的故事全集[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9,3.

[2]潘静.哈佛家训全集[M].华夏出版社,2007.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李春燕,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增城区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自信心学习数学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