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为线开创新之门

2018-06-30 07:40孙艺苹
考试周刊 2018年51期
关键词:领会启迪预习

摘要:“学则须疑,疑则有问”。疑问是发现之母。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小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特点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切科学发展始于发现问题,借问题促探索,借探索促发现,借发现促创新。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疑”为线,适时点拨诱导,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实现从“扶”到“放”的飞跃,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疑”;预习;启迪;领会

一、 加强预习,引导寻“疑”

“好的教师在上课之始就邀请学生自己来设定目标,从而获得学习结果。”在教师出示课题之后,就提出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提出自己想得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如在教学《雷雨》一课,学生在课题出示后想知道:什么叫雷雨?雷雨是怎样产生的?雷雨和春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夏天常常有雷雨?雷雨时的景象是什么样的?……随后,教师捕捉有价值的问题,整理成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预习课文。

预习课上,教师要求学生自学生字、词,利用工具书给课文中难解的字、词加注,确实解决不了的,引导学生把它们摘入“预习本”;遇到不理解的句子、问题也可摘入“预习本”。通过预习中的“寻疑”,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新的学习氛围。

二、 质“疑”问难,启迪思维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它是学生思维深刻性、独特性的一种表现。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因此,将“质疑”引入课堂是形势所趋。

(一) 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就以鼓励为主,消其忧,练其胆,引其趣,培养质疑的勇气。如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比比哪组同学“问得多”,每提出一个问题就奖励一面红旗;比比哪组同学“问得深”,提出的问题能让同学各抒己见,就奖励两面红旗;比比哪组同学“问得妙”,提出的问题能问倒老师,就再加一面红旗。久而久之,学生敢于把内心的疑问大胆地提出来,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二) 教师要教给质疑方法

从心理学角度看,多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份天性和表现,教给质疑方法,培养质疑能力。“质疑”可分两步进行,先让学生把自己预习时摘入“预习本”的问题,在四人小组上讨论弄懂,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再做个记号,在讲读课文时向老师质疑问难。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所以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提问题,做好“质疑”的示范,并授予“质疑”的方法。

1. 对重点词句质疑。讲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质疑,尤其是那些紧扣课文中心的词、句。如教學《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学生质疑“碰壁”一词,本义指碰到墙壁,在本课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2. 对主题升华处质疑。主题升华处牵动全篇,在此处质疑,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如学习《青山不老》,学生质疑:生活条件如此简陋、艰辛,老人为什么不离开山林?课文结尾为什么要再次点出“青山是不会老的”呢?

3. 对矛盾处质疑。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绘,在矛盾处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古风》一诗中,学生质疑:“四海无闲田”,为何“农夫犹饿死”呢?又如《大还是小》一课中,学生质疑:“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很大?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很小?”

4. 对情节延伸处质疑。课文的结尾有时能引起读者开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处质疑,从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小摄影师》一课结尾:高尔基以自己工作忙为理由不见记者,却希望再次见到小男孩。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小男孩会再来吗?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学生再质疑:小男孩再次来到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怎样做的?怎么说的?结尾怎样呢?

三、 释“疑”探究,领会意图

教会学生质疑手段,引导学生释疑,从中学会观察、思考和探究才是目的。然而,释疑并不是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课文,讨论或查工具书等多种途径,自行解决“疑问”。

1. 联系上下文,讨论释疑。讨论可拓宽学生的参与面,是调动全体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信息交流的有效手段。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碰壁”一词的比喻义,可让学生通过讨论,结合当地的情况,联系上下文理解到“碰壁”在本课指的是鲁迅先生经常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再如《唯一的听众》一文中,老人的耳朵并没有聋,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联系上下文,小组讨论明白:老人发现“我”缺乏自信,是出于对“我”的爱护,所以谎称自己耳聋。学生也从中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

2. 读书释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深思,“疑”自解。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中,学生提出: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清清的水泼呀,洒呀……”能否省略不写?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带领学生用欢快的语气读一读,并注意“呀、哇”及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通过听录音、范读、细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场面,深深体会到后三段所表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情浓于水的一片深情和这个泼水节的令人难忘。它起到了篇末点题的作用,不能省略。

四、 以“疑”为线,激发创新

创新来源于“怀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忌讳因循守旧,要崇尚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在“导”字做文章,鼓励学生在“质疑”中求创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课堂的始终。如《看月食》一课中,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演示三球仪,明白: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挡住了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就产生了月食。这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月亮绕着地球转,有时候也会走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又会产生一种什么现象呢?这个问题是课文中所没有的,教师首先要肯定问题有创新,然后通过演示、观察,学生各抒己见,终于明白:当月亮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太阳被月亮遮住,就会产生一种现象叫日食。正因为有了疑问,才有学生创新的认识。如此一来,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贯穿始终,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老师问、学生答”的旧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一个主动探索者,开启创新之门。

作者简介:

孙艺苹,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领会启迪预习
当代年轻人不能领会之痛
认真领会全会精神 努力推动人大工作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领会和落实“两个责任”的思考
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自然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