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玉秀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对素质教育的呼吁,对教育模式的革新,使各学科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如火如荼。历史教学在教学模式上也要进行深化性的改革创新,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教师就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育的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历史教学的新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0-002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0.012
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方面逐渐形成的时期,历史文化学习可以对学生的“三观”构建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为其综合发展打下基础。
新课改条件下对初中各学科要求的中心理念是统一的: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多方面发展学生的内在潜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中的问题
(一)历史是“附属学科”的错误观念
传统教学模式中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作为主要学科,在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心中,除这三科之外的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化学、物理等学科只能往副科的位置上放。这与传统模式的教学体制问题是分不开的。不仅如此,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在考试中的单科分数在总成绩里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应试教育就是遵循了这一点[1]。所以,学校在课程教学安排的过程中虽然会进行合理的安排,但是在对时间分派的过程中总是更趋向于语文、数学、英语。
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教学或学习的侧重点也就明确了。有些学生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较深,甚至认为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答案都比较单一,简单固定。考试前简单地复习一下,背诵一下,考试的时候就能考一个理想的成绩。这样的思想一旦产生,就会使自己不由自主地将历史等科目的上课时间作为放松时间,产生一种松懈的学习状态。于是,对历史学习有了一个长期的懈怠,没有能够真正地深入到历史学习当中去。再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最后导致初中历史学习效果较差,不能达到综合提升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陈旧
新课改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践行改革创新,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主体。就目前来讲,初中教育模式亟待完善,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仍然有待改善。课堂授课期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的环节,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枯燥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学习热情也得不到激发,教师只是将准备好的课堂知识通过叙述的方式讲述给学生,而没有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但作为教师,要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去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二、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新方式
(一)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教学观念
初中教学的关键性因素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新的、正确的教学观的树立[1-2]。初中生的意志力薄弱,上课时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这时候教师的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就需要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并以此展开教学,这样才能使传统教学模式得到有效的改革,同时为学生打造一个优质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
(二)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
初中教学评价系统不能再延续传统教育模式中成绩决定一切的评价方式,一定要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丰富和优化。例如,为学生建立日常学习情况的电子档案,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评价。建立这样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师就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地制订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然后结合丰富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一个高效性提升。
(三)教学课堂的转变创新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而初中历史编写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没有连贯性[2]。作为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课程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不仅如此,新课改下教学模式的改变既要基于课堂,也要突破课堂的局限,走出课堂,把历史文化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因为,将历史文化的学习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文化的同时感受生活中历史的存在。例如,有关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自主制作指南针等课下作业。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的同时感受古人在信息技术匮乏的情況下的智慧,而且更容易使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内容,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
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个体性差异性是比较大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谨记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具体来说就是,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下预习的方式,在新课程开讲的时候,进行角色互换,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来讲课。教师可以对课上学生所讲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发现学生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待学生讲完之后再进行补充说明。这样不仅落实了新课改下教学模式的革新,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要尽可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一视同仁地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开展“学生对学生”的帮扶行动,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就现下传统教育模式对初中教学模式的束缚状态来说,新课改下教学方式的改革至关重要。就初中历史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没有办法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了。历史教学需要融入更多的新元素,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获得综合知识与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翠香.关于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讨[J].读与写,2017(25):194.
[2] 雷道军.关于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讨[J].魅力中国,2017(3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