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红霞
摘 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开展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其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物理思维过程的揭示来不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而增强其科学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思维 培养 科学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广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科学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必须充分揭示物理思维过程,这样才能提高思维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很难自觉的完全的暴露出来,需要教师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揭示和挖掘,认证了解学生物理思维的过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方法启发诱导,对学生的思维作出正确的判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一种科学探究能力。[1]
一、加强抽象概括
物理学中概念就是从大量物理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而建立的,物理模型也是通过概括而建立的,从物理事实出发,建立概念。物理抽象思维是物理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许多物理问题的提出、物理概念的产生、物理规律的建立等都是物理抽象思维的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物理学习难,不易理解,就是因为缺乏一种抽象的思维,没有形成物理思维的模式,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吃力,方法不得当,学习充满痛苦,毫无乐趣可言,更无法培养一种科学探究能力了。因此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对于抽象物理概念的理解;要重视物理模型和物理概念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抽象物理模型和物理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进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2]
二、进行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这种常见的思维方法对于物理的学习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世间万物都是相通的,我们要学会从生活实践和不同的知识定理中推及其它的知识概念,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类比思维方式的训练,让学生逐渐领会并使用这一思维方法。例如,在关于电场力做功、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关系的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但不能进行强行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时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知识,找寻之间的相关点,进行类比,发掘最本质的内涵。如果授课时教师将其与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进行类比,那么学生自己就很容易得出结论。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学生不是之前盲目无法,而是找寻相关的知识的概念,进行类比,并且用一种科学的方法推理出答案,在这过程中要注意推理的严密性,这样才能使推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在物理教学中这种由已知推导未知,由实验总结规律的素材是十分常见的,因此我们要利用,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开展实验研究
物理思维就是物理学中的科学思维,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过程,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要通过动手实践,自发形成和不断完善的,教师的作用就是在于引导启发学生,将学生带领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相对于枯燥的理论定律来说,学生更喜欢实践,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得出理论,从而对物理定律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新学习的物理定律,可以启发学生先进行实验来求证结论,一步步启发诱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这过程学生或许会出现错误,但是正是在一次一次的试误探究中学生更进一步发掘科学的真理,培养和学会科学探究,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身学习也会具有很大的成就感,发现了物理学习的一种乐趣,以及培养一种科学求证精神,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是获得真知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贯穿物理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揭示学生的物理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挖掘思路方法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面临这样的一种状况,很多学生反映,物理的学习一听就会,但是一做就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不够到位,另一方面就是思维方法问题,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很盲目,大脑中没有形成清晰准确的认识和思路,在做题中存在瞎碰和乱套公式的现象,因此,不能单纯的进行题海战术,过多的刷题,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来说不会有很大的提高,关键在于要培养学生的一种物理思维,诱导挖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自己总结和探究,弄清题目解决的方法,从而学会解决一系列和一类型的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无形的提高,真正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拨开现象找出问题本质的能力。解物理题一般来说就是运用某个规律或几个规律从已知条件中去求得需求量的答案,因此要引导学生从定理本身出发,在定律中找方法,分析定律中的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概括的能力,从最一般的定律中摸索出解决常见物理问题的最佳思路和方法,并且不断的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对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学生为什么不能在物理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归纳和总结知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头脑中常常是一个一个孤立的概念和物理量,没有形成知识体系,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很难用综合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学会概括总结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及时整理总结所学知识,主动挖掘和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自己的一个知识体系,学生自己总结概括知识虽然有些难度,学生在初期并不能做到得心应手,但是经过一系列的练习之后,逐渐培养了这种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将完整的知识全盘呈现给学生,学生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知识概念不容易理解,也不会激发学习的兴趣,实现能力的提升,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种物理思维的过程,并且运用到物理知识的解决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从物理走向生活,实现物理与生活相结合相联系。
参考文献
[1]陈基.物理思维在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4):44.
[2]张星.关于高中生学习物理思维的思考[J].南北桥,201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