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分析

2018-06-29 03:00:00吴秀花
系统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稳定型病患肝素

吴秀花

山东省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心内二科,山东淄博 255120

患者出现有血栓形成、胸部不适、血小板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情况都会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来说,则会使病患感觉更加剧烈的疼痛[1]。为研究低分子肝素的作用,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5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病患,均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同时给予对应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共计为90例。全体患者均存在有心绞痛发作史,表现为胸部发闷、堵塞、压榨、烧灼感以及压迫性不适等,患者的症状与世界卫生组织中心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相符合。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率为24:21,年龄范围在43~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4±2.71)岁;观察组中男性与女性的比率为26:19,年龄范围在 45~6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14±3.57)岁。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体患者均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存在有心律失常、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或者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如进行阿司匹林 、硝酸酯类、调脂、钙离子拮抗剂组合等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将采用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J20090004)治疗法,使用剂量按照患者体重计算,如果体重<50 kg,则采用0.4 mL,如果体重介于 50~59 kg之间,则加 1 mL,当≥60 kg时,则再加1 mL,每天两2次腹壁皮下注≥射方式,连续1周,其他治疗方式与常规组相同[2]。

1.2.2 护理方法 ①在对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方式治疗之前,要了解患者的过往病史,询问患者是否在两周之内有过出血或者其他外伤等情况,近期是否有过消化道出血病史,患者是否会有血小板减少等情况,或者是有出血倾向性疾病等等情况,是否在接受降压治疗之后会有收缩压高于180/110 mmHg,以上情况都应该告知医生并且提供及时的提醒,避免患者出现出血的情况。

②护士要在治疗前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加以记录患者的情况,对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的治疗前检查,尤其是患者病发疼痛时,要加以心电图的检测,凭借此来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3]。

③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之时应注意低分子肝素的用量,避免用量问题出现不良副作用,在注射过程中,要依据患者的个人胖瘦情况进行注射,动作要分轻重,不可造成伤害,正常情况下进针一厘米左右即可,缓慢推注将药液注入皮下脂肪中注射结束后,应注意避免患者有出血情况,下次注射时应该要另外选取注射部位[4]。

④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及时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例如皮肤是否有淤斑、是否存在有咳血、大便黑色、血尿等特殊情况,若有头痛或者更有甚者出现改变意识的情况,则应该考虑为可能存在有颅内出血,应立即停止使用低分子肝素[5]。

⑤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加以引导,避免患者出现诱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在患者医治过程中,及时给与关怀与引导,能过妥善处理患者出现便秘、心情不舒畅等特殊情况,避免发生情绪激动、饮食过饱、劳累等情况,让患者注意饮食干预,避免加重病情,影响身体健康[6]。

⑥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安抚病患的心情,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调整患者健康阳光的心态,克服对病情的恐惧感,避免以上情况加剧用药副作用进而影响对患者的治疗,对于患者的腹壁皮下注射,应给与患者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减少病患者的恐惧感,医护人员应该细致入微,给与患者信心,提高患者对病情的了解度,增强治疗质量,赢得病患的配合,使病患能够顺利进行治疗[7]。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在治疗之后发生心绞痛的次数;患者病患发生时持续的时间长短;患者心电图中S-T段 、T波变化情况;患者是否有其他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指标

将治疗效果分成显效、有效、无效、加重4个阶段。

显效,则代表患者的心绞痛情况基本消失,或者说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患者发病的持续时间减少得情况比以前大于等于80%,静息心电图原有缺血ST段恢复正常。有效,则代表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患者发病的持续时间减少得情况为以前50%~80%期间,静息心电图原有缺血ST段有所回升,但是尚不正常。无效,则代表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患者发病的持续时间减少得情况比以前低于50%,静息心电图变化不明显。表示加重,则代表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患者发病的持续时间的情况比以前有所加重,静息心电图ST段、T波变化加重。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均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组间比较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中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4.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

2.2 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研究中对全体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ST段下降、T波下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阶段观察组中各项各项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s)

表2 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s)

分组 时间段 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min)ST段下降(mm)T波下降(mm)观察组(n=45)对照组(n=4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2.43±4.76 7.76±3.43 22.65±3.76 13.76±2.98 119.76±24.54 32.98±8.43 119.06±11.87 52.43±15.43 3.54±1.98 1.76±1.54 3.54±2.32 3.01±1.54 3.54±1.98 2.98±1.98 3.76±1.54 3.32±1.65

2.3 分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中的患者有2例发生恶心呕吐(4.44%),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治疗后发生恶心呕吐(6.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种病情复杂而且又具有多变特点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作为其中的一种临床表现,病情严峻,如若未进行及时的治疗,则有可能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更有甚者可能会引发猝死[8]。医学上认定,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的突然断裂以及血管收缩物质释放以及血栓形成会引发不稳定型心绞痛,而普遍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是相似的,其中的区别的堵塞血管的程度不同,对于这种情况的早处理方式,便是趁早采用抗凝治疗,这是极为重要的手段[9]。以上又被统称为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当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时,应采用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以及降低心肌耗氧量和血压等方式来对患者进行医治,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身体病痛情况。在相关的文献和种种实验中显示,低分子肝素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对于患者体内形成冠状动脉内血栓,可以使患者体内增加心脏供氧量,然而有种特殊情况就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因为其不稳当型,所以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更应该给予细心呵护,加强对患者的密切关注,帮助患者进行身心恢复,使患者身体健康,心理不良情绪能够获得调整。保持患者正常的日常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恢复能力,帮助病患预防病理的复发,加强对患者的多方面医护。该研究表明,患者在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并获得良好的护理之后,其总体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中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4.44%,与相关研究[10]报道中治疗有效率93.16%相符合,提示针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并配合良好的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上,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治疗疗效,可帮助患者的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

[1]胡其源,岳静雯,王寅.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抗联合早期应用血栓通、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5):29-31.

[2]李建明,张杰,史忠良,等.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2015,10(5):623-625.

[3]李炜,刘晓梅,李刚,等.不同剂量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4):66-68.

[4]郑容梅.优质护理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辅助干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4-7.

[5]钟双燕.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5,28(8):24-25.

[6]苏玉荣.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181-182.

[7]张新亚,魏红云.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2):96-97.

[8]王震.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分析[J].北方药学,2017(10):97-98.

[9]王福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30-31.

[10]杨天辉.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5):235-236.

猜你喜欢
稳定型病患肝素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当代水产(2019年7期)2019-09-03 01:02:24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智慧健康(2019年7期)2019-01-30 23:56:37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河北医药(2015年13期)2015-11-13 06:15:34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