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在小学课堂中的推进,人们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不能将目光局限在现成理论的讲授上,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数学技巧解决问题,打好数学学习基础。教师设计应用题教学方案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使得他们在高效的课堂中完成学习任务,打破传统数学学习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数学兴趣。本文结合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现状,探究如何有效开展应用题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要求学生有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解应用题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师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应用题教学方案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应用题教学的开展对教师能力也是不小的考验,教师要主动地从讲台上走下来,强化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了解他们实际的数学学习需求,以便对教学策略做出及时地调整,引导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道路上顺利前行。
一、 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认为现下的教学重点就是讲述理论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难以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重视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展,通过应用题的讲解让学生对数學知识点有新的认知,不会停留在浅层次,有助于下阶段教学的高效开展,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完善数学能力上的不足。
教师要为自己在应用题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做出明确的定位,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为学生详细讲解一些重要的解题技巧,指明具体的探索方向,避免学生浪费时间和精力。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中的体现,减少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限制,构建正确的课堂师生关系,让他们在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应用题学习中,优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更加坚实的数学基础。
例如在进行用方程解应用题这个单元的教学时,我会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开展,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数学题目:一缸水,用去了1/2和5桶,还剩30%,问一缸水能有多少桶?这对刚接触用方程解应用题相关知识点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但是我会给出一些提示,让他们先提取题目中的数字关系,这是写方程的基础,接着我要求他们根据实际情况一步步完善方程,最终解出答案。在他们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减少课堂限制,创建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应用题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帮助我更好地完成应用题教学目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明确应用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的重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二、 使用情境教学法
在现代小学数学课堂中,越来越多新型的教学手段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情境教学法作为其中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被很多教育工作者应用到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它能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形象化,降低学生理解和分析难度的同时为课堂增添更多的趣味元素,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升华。因此,教师在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发挥它的优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应用题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情境创设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教师在创建生活化情境时,可以挖掘应用题中包含的知识点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素材设计出贴近其生活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生活”的种种乐趣;再比如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将应用题重难点整合起来,提取出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我完善数学解题能力,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能帮助他们未来在数学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使用加减乘除解应用题”的教学时,我会选择使用生活化情境提高教学质量。我先为学生阐明应用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情境教学开展打好基础。接着我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超市购物场景,提出问题:一家超市购入了一批饮料,卖掉了2/3,还剩200箱,问这批饮料共有多少箱?这个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大关联,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明显被激发,主动深入探究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对关键数据进行一一梳理,结合加减乘除一步步完成问题。我也鼓励他们通过合作的方式提高解决效率,提高情境教学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效果。教师要发挥出情境教学法的作用,让学生融入情境,更好地完成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 开展课外应用题教学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对自身数学能力发展的要求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教师仅仅通过课堂上这段时间明显不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及时地拓展自己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去进一步学习应用题解题技巧,更好地提高数学综合能力。课外应用题教学活动的开展能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学生受到的限制大大减少,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升,改变了固有的数学学习观念,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例如在完成了阶段性的应用题教学后,我会开展课外应用题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在活动设计阶段,我会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开设解题竞赛,为他们布置几道和最近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应用题,给他们十到十五分的时间解题,评出优胜者。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会主动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应用题解决策略,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为的是在竞赛中脱颖而出,体现了课外应用题教学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应用题学习现状对教学方案作出优化,将课内外结合起来,丰富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四、 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模式的优化,以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体现数学教学的针对性,使得他们发现数学学习的魅力,提高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能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应用题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开展符合现代教育改革要求,能让学生做好小升初的衔接,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文论述了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希望能给其他教育工作者启发。
参考文献:
[1]张燚.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初探[J].教育:文摘版:00157.
作者简介:
张淑珠,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上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