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师只有提倡想象力无“禁区”,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表象,学生才能够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进行创新学习。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驰骋想象激活文字;运用想象领略内涵;放飞想象彰显个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想象力;培养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心灵的一种能力,是创新的基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维品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师只有提倡想象力无“禁区”,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表象,把幻想同创造想象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够不断地积累感性经验,展开畅想的翅膀,翱翔在创新的天空中。
一、 驰骋想象激活文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学生头脑中想象的画面就模糊,思维动不起来,想象飞不起来,找不到想象力的支点。这样,就不可能激活文字,进而理解作品的意蕴。教师善于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通过理解意境,透过文字语言解读文本,有效拓展想象的空间,才能够让想象训练事半功倍。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盘古开天辟地》这篇神话传说,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还要引领学生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把课文变成一本连环画,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到合理的“想象”是有法可循的。想象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会,让学生入情入境:
画面一:盘古开天辟地。通过老师的深情朗读,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想象到了那个力大无比的盘古正在挥舞着斧子、凿子对着那压迫他黑暗猛力地劈、凿。把本身不动的文字想象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画面二:盘古化生万物。教师在这一环节教学时,点拨学生继续想象:“现在存在的好多东西传说都是盘古身上化生而来,你能再想象一下吗?”学生畅所欲言:“他的毛发变成了森林,装点着大地。”“他的骨骼变成了千姿百态的石头。”“他的牙齿变成了一颗颗耀眼的珍珠。”“他的微笑变成了美丽的月牙。”“他闪动的眼睫毛变成了一颗颗星星。”……学生能够说出这样精美的句子,一方面源自课堂情境的创设,另一方面跟教师课堂上进行的“随文小练笔”也有很大关系。看来这样的学习形式还是值得继续坚持下去的。
二、 运用想象领略内涵
阅读有三重境界:初读,精读,诵读。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想象让学生引发个性化的生活感应,在理解、表达、交流、分享中沟通心灵和感悟内涵,以此触动个性化的思维过程,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解构文本来领略文本的内涵。
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这一课时,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感受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还要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交流时,捕捉以小见大的细节描写。
领略内涵一:学生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时吃的花生米到底是增加了还是没增加进行质疑问难。抓住文本中“好像”一词,教师因势利导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不能肯定说增加了,‘好像这个词语说明对花生米的数量作者是无法明确叙述的,只是意在体现周总理的生活简朴,花生米的数量不必追根究底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还有的学生认为:“周总理通宵达旦工作后,充饥的只是一杯绿茶和几粒花生米,通过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
领略内涵二:教师出示课件:周总理一句一句的审阅文件,放手让学生谈谈“让你感动的文字”,讨论周总理聚精会神审阅文件时在思索什么内容?在适时播放音乐激发想象中,启发学生解读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劳苦。课末还播放了歌颂周总理的一首MTV《你是这样的人》,在荡气回腸的歌声中,师生无不动容,这时一句“你想对总理说什么?”,为学生的情感认识“周总理忘我的工作精神多么崇高!”,从而顺理成章地升华到作者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周总理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了。这样,在想象中力求体现阅读的目的性、层次性,没有教师繁琐的分析讲解,只有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阅读。
三、 放飞想象彰显个性
小学语文教学无痕,贵在得法;花开无声,贵在引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求,通过平等对话指导学生去想象和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纠正学生想象的随意性,让个性彰显在想象中熠熠生辉,真正让学生的学习转变为创造性的个性化行为。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翠鸟》一课时,学生初读文本内容后,教师提问:你对翠鸟都有了哪些了解呢?学生的回答好比天女散花,异彩纷呈:“我读懂了翠鸟的羽毛非常鲜艳,它长得小巧玲珑。”“我知道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翠鸟很会捉鱼,小鱼是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的。”“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接着,教师让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翠鸟,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读一读……
彰显个性一:画翠鸟。学生交流和展示一下自己画的翠鸟:有的学生画了一幅翠鸟图,它头上的羽毛是翠绿色的,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眼睛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的;有的学生却只画了一幅只有苇秆和水波的图。大家迷惑不解:“咦?翠鸟哪儿去了?”那位学生解读:“因为翠鸟飞翔的速度太快了,我们还没有看到就飞走了。”多么了不起的个性创意!
彰显个性二:读翠鸟。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内容是翠鸟外形和捉鱼部分。让各位小评委评一评,以学生竞读的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点评,不仅仅说明了学生读得好,更重要的是教会了阅读的技巧!
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力的源泉,是一种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实践性活动,是智慧的信使。培养想象与发展思维唇齿相依,有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拘形式,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擎起思维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吴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知音励志,2016(8).
[2]殷定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小学语文教学,2013(7).
作者简介:叶溪成,福建省龙海市,龙海市程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