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

2018-06-28 10:23况爱武吴立烜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过程考核课程考核交通工程

况爱武 吴立烜

摘要:课程考核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措施,针对交通工程课程现状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从考核形式、考核内容等方面开展改革,在传统卷面考试的基础上增加课内测验、课后作业、专题讨论以及课外阅读等考核环节,试点班级的实践效果表明这种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考核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交通工程;课程考核;改革;过程考核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逐步确立,传统以闭卷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一种良好的考核模式应具有导向、诊断、反馈、评价、区分、预测等功能,同时还应对教风、学风以及考风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但是,相对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调整,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仍有所滞后,并对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开展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对课程教学全程质量控制、落实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交通工程课程考核现状分析

交通工程课程主要研究道路交通发生、发展的时空分布规律,交通调查,路网规划、设计、营运、管理控制、交通安全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与道路交通相关的“6E”科学。长期以来,该课程主要采用“平时成绩+期末卷面考试”的传统方式来评定学生成绩,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依据课堂考勤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这种考核方式在学生成绩评定过程中过于依赖期末考试,难以激发学生在课程学习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交通工程课程考核现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交通工程课程多年来主要依靠期末一次性考试来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容易导致“平时松、考前紧、考中作弊、考后忘”的不良学风。

一方面,该考核方式因平时成绩占比低,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参与度低,学习的自觉性差;

另一方面,期末笔试很难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始终没有带着问题去学习,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较大偏离。

(二) 考核内容不够全面,偏理论考核而轻实践考核

交通工程课程笔试题目多以单一知识点的考核为主,而综合分析方面的题目则较少。

一方面,卷面考试很难覆盖全部的教学内容,尤其是难以覆盖到一些既重要、关联性强而计算量又较大的知识点,如对于道路建设规模的论证涉及流量预测、通行能力分析等内容,在卷面考试中很难实现;

另一方面,卷面考试无法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学生根据实际工程问题综合分析能力的测试也极其有限。总体上,卷面考核偏重于对知识点的测试,容易导致学生偏重记忆,不注重理解和应用。

(三) 平时成绩难以合理量化,学生综合成绩评定不理想

一方面,考勤、提问以及作业等平时成绩评定环节的权重系数不明确;

另一方面,教师很难对学生是否独立完成课后作业进行监管,作业抄袭现象较为普遍。

这二者导致了平时成绩评定的随意性较大,教师很难客观、公正地对平时成绩进行量化,并可能出现抄袭作业学生的平时成绩高于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这既严重伤害了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也影响了高校良好学风的建设。

此外,部分学生因复习、临场发挥等各种因素可能期末考试成绩不高,在传统考核模式下,这些学生的综合成绩评定结果往往不够理想。

二、 交通工程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方案与效果

最近,我校专业教师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开展了初步探索,在成绩评定中大大增加了过程考核的比重,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左右。过程考核主要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合理安排考核内容,包含了考勤、提问、课内测验、课后作业、专题讨论以及课外阅读等环节,整个考核体系见图1。

图1交通工程课程考核体系

(一) 课堂考勤与课堂提问

按时出勤是保证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在考核过程中通过一定数量的集体考勤来督促学生按时到堂听课,集体考勤次数原则上不超过5次;在集体考勤的同时开展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检验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另一方面也是随机考勤的重要手段,原则上对每位学生要提一次问。

(二) 课内测验

课内测验是检验课堂实际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课内测验占过程考核成绩的15%,一般安排3次左右的课内测验。有针对性地在某些知识点教学结束后,预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展课内测验,课内测验以2个左右的题目为宜,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上交,教师在课内测验的同时应实时指导学生在完成习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测验结束后,教师对测验试题进行讲解和点评。本课程分别在交通流三参数关系模型以及交通分布预测的相关知识讲解后安排了课内测验,通过测验与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程重难点内容的印象。

(三)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为了检查学生对一些重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而布置,也是评定过程考核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课后作业宜占过程考核成绩的20%左右。教师应督促学生按时并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对作业成绩的评定除考虑上交是否及时、态度是否认真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在本课程考核改革实践中,共布置有10次作业,主要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交通特性、交通調查、交通流理论、通行能力、交通规划和交通控制,作业的布置涵盖了本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每次作业的题量在1-3道题目。在作业内容的设计方面应有意识地增加一些与工程实践相关的题目,如要求学生编程进行实际工程项目机动车OD调查数据的整理等。

(四) 专题讨论

交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常要求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能够较为系统地开展交通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并有针对性地给出缓解交通问题的思路与措施。专题讨论环节应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其成绩宜占过程考核成绩的40%左右。在核心教学内容结束后,由教师筛选出数个与交通工程相关的并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题报告题目,由学生分组选题并利用学到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专题讨论宜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6-8人/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协调小组成员分工,建议各小组采用2周左右的时间完成交通现状调研、问题诊断与交通改善设计,并形成最终的报告文本并制作汇报幻灯片。在各小组的成果完成后专门安排1-2次讨论课,每组推荐1-2人汇报小组成果并开展讨论,时间宜控制在20分钟之内,15分钟报告,5分钟自由讨论及回答。

专题讨论的成绩评定根据各组报告内容及结构、幻灯片制作情况、汇报情况以及回答教师及学生问题的流利和准确程度,由教师和其他小组组长共同评定等级。专题讨论形式既是水平的检阅,又是能力的体现,更是很好的交流,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能力并培养团队精神。

本课程考核改革安排了2次讨论课,教学班68名同学分成8个小组就交通工程领域的某一实际问题开展了具有一定深度的分析与研究,专题讨论的内容涉及立交交通量调查与交通流特性分析、交叉口渠化与信号优化、行人过街流量调查与过街设施设置、公交停靠站改善等,通过专题讨论训练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交通問题的能力,在课程考核改革实施过程中深受学生欢迎。

(五) 课外阅读

交通工程作为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在持续丰富,研究手段不断革新。课外阅读作为扩充知识面的重要手段应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外阅读在本课程考核改革实践中占过程考核成绩的比重为15%。该项考核要求每位学生阅读一篇交通工程领域核心以上的期刊论文,通过阅读理解文献的主要研究思路、掌握相关研究的方法,要求在文献阅读完成后撰写详细的读书笔记。

教师主要依据读书笔记的质量评定成绩,若学生能够通过文献阅读来再现该论文的研究结论则应评定为优秀等级。本环节考核的目的,主要培养学生查找文献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了解并追踪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与进展。

(六) 期末考试

在课程结束后开展期末考试,考试方式可以采用开卷或闭卷形式,考卷宜从试卷库中随机抽取。值得注意的是,期末考试试卷的设计应在兼顾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进行测试并适当弱化计算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如要求学生设计交通调查的方案、分析城市静态交通问题与缓解措施、论述封闭小区开放交通的利弊等等。

与此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在期末考题设计中使用部分与课内测验或课后作业相类似的题目,用以印证过程考核尤其是课内测验以及课后作业的实施效果。

针对我校交通运输2015级本科生实施了上述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实施效果表明学生的综合成绩有较明显地提高,优良率达到了45.5%。过程考核尤其是专题讨论以及课外阅读环节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的热情高,在开拓其思维的同时也有效训练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交通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 结语

交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以及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交通工程课程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交通工程课程的特点,在传统闭卷笔试的基础上增加了课内测验、课后作业、专题讨论以及课外阅读等过程考核环节。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充分发挥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律能力、口头及文学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工程意识,在得到大多数学生认可的同时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庞丽娟,薛小莲,王豪.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课程考核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53-54.

[2]陈志亮,关蓓蓓,韩瑜,王永亮,胡山.高校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现状及改革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173-174.

[3]况爱武,龙科军.浅论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J].管理观察,2012(6):133-134.

[4]王炜,过秀成.交通工程学(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5]陈宫,董明刚,谢晓兰.多元化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4):23-26.

[6]沈玲,李永红,侯金松.有机化学课程考核改革的尝试[J].滁州学院学报,2009,11(4):91-92.

[7]杨坤,李德富,吴重德,李永红,田永强,刘文彬.生物化学课程过程考核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25-127.

作者简介:况爱武,吴立烜,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过程考核课程考核交通工程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高校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核方式改革初探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