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

2018-06-28 16:46郭贵民
神州·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作用学案导学高中生物

郭贵民

摘要:学案导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通过导学案,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开展自主学习,对生物知识实现有效的掌握。本文针对学案导学的积极作用作出分析,然后就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展开探讨,希望可以给高中生物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案导学;教学作用;实践

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其主要就是根据导学案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从旁引导和辅助,帮助学生尽可能深入理解知识。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需要对此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掌握学案导学这一方法的实施路径,将其和高中生物实现有效的结合。

一、学案导学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积极作用

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来看,教学活动局限在教师讲解的单一模式当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依据书本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分析。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流畅性,但是同时也降低了有效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但是,通过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就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让生物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首先,学案导学可以指明学习的方向和重点,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总是抓不住重点所在,或者是无法全面抓住重点,在学习上存在遗漏。而截至学案导学,就可以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明确重点知识,这样在学习中就可以紧扣重点展开学习,提高了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学案导学可以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尤其是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在教学活动中更加需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在以往的教师讲解模式中,显然学生并不是课堂的主体。而学案导学,就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空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后,学案导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学能力,对于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学能力,这也是教育新形势下需要关注的教学重点。学案导学借助学案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自学的过程中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促进这两个方面的能力素养不断提高。

二、学案导学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新模式

(一)借助学案导入教学

课前导入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且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做好铺垫。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对于课前导入并不关注,在教学时就是直接切入主题,学生的注意力还没集中,也没有进行知识铺垫,这样就导致学生无法快速进入状态,从而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掌握效果较差。所以,便可以使用学案这一载体,进行课前导入。

比如,在教学细胞的生命历程相关知识时,其主要涉及到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几个方面。为了让学生可以对这部分知识实现有效的掌握,那么教师就可以提前设计学案,在课前阶段导入。如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学案:即准备几张细胞不同生命周期的图片,让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排序,然后说一说存在哪些异同。借助这样一个学案导入,学生就可以对细胞图片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根据积累的生物知识对图片顺序进行排列。在学生完成这一过程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总结,并且给出正确的答案,同时对学生出现的思考上的错误进行纠正。之后,就可以引入相关知识的教学。在前期导入的铺垫下,学生已经对细胞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形态有了认识,再来讲解增殖、分化、衰老等知识,学生就可以比较轻松的掌握了。

(二)利用学生引导学生自学

学案导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学,如果在设置学案之后,还是由教师全盘讲解,那么就失去了学案导学的意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利用学案来引导学生展开自学,对其中的生物知识进行探究和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进而实现有效掌握。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在学生遭遇问题的时候及时点拨;在学生完成自学之后进行总结归纳,解决学生疑惑。

比如,在对酶的特性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主要内容就是酶的催化作用以及影响催化活性的相关因素。对此,教师就可以提前设计酶的特性学案。在完成课前导入之后,就可以将学案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学。而在学案中,则可以依据思维导图的形式,对酶的特性、催化作用、影响因素等进行串联,同时融入一些探索案例,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实践。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点拨,如学生对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产生了认识困难,那么教师就可以从旁指點,帮助学生尽快突破。在学生根据学案完成自学之后,教师便可以进行总结和归纳,甚至可以借助知识树这一工具,将酶的特性知识归纳为一个知识体系,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理解。

(三)借助学案引导学生复习和预习

学案导学并不一定要集中在课堂上进行,课后同样可以借助学案引导学生学习。而在课后的学习中,则主要集中在复习和预习这两个方面。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适合运用复习和预习的学案,以此引导学生学习。比如对于复习环节,教师就可以将教学过的生物知识总结起来,结合实际的案例,阐明运用生物知识进行实践的思路,让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学案,加强对生物知识的巩固,提高学习效果。除了借助学案进行复习之外,还可以借助学案来指导学生预习。这就需要设计对应的预习学案,在其中突出知识重点,并设置一些简单的思考。在课后,学生就可以借助这一学案来进行预习,提前对所要学习的生物知识实现理解。同时,预习学案也可以作为课前导入的学案,这样就将预习和课前导入有效结合起来了,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结束语:

高中生物教学在新时期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学案导学则成为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对此,生物教师需要形成有效认识,了解学案导学的积极作用,然后从课前导入、引导学生自学、课后复习和预习等环节出发,有效落实学案导学,推动生物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段玲琳.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17):146-146.

[2]李帅.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利用学案构建高中生物知识体系[D].河南师范大学,2016.

[3]黄金玉.新媒体时代下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

猜你喜欢
教学作用学案导学高中生物
运动技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如何深入挖掘利用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作用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学案导学”之我见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浅论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论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