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旭东
【摘要】低年级的学生没有朗读基础,朗读技巧需要教师指导。朗读要做好示范性,朗读要講究形式,朗读要运用发散思维,揣摩人物心理,注重方法指导。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朗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朗读要做好示范性
低年级的学生没有朗读基础,朗读技巧需要教师指导。如一、二年级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简短语句或语段,学生朗读还基本没有大的障碍,到了三年级,所学的文章长了,这时候对学生的朗读必须重点指导。语文这门学科就是从“读中学”、从“读中悟”的一门学科。读得好,读得到位,文章中的情感才会流露出来,学生才能体味得深刻。
如《用冰取火》一文中的“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会受到威胁”,用激昂的语调去读,就能让读者体会到火的确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没有火人会寸步难行;相反用平铺直叙的语气,只能让学生觉得乏力。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范读,或者放录音范读,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读,就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多读才能领会的这个道理。朗读是把书面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是眼、口、耳、心并用,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脉络,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小学阶段语文朗读教学,一定要在教师或录音的范读下,让学生跟着朗读,才能收到实效。
二、朗读要讲究形式
朗读的形式不拘一格,但总括起来有这样几种:
一是整体朗读,也就是以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为对象,以感知作者的思路情感或审美倾向为目的的朗读。教师可以先范读,学 生再试读,并对学生的读给予一定的点拨,然后让学生有倾向性地读,使其全面深刻主动地感知作品的深刻内涵,从而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二是用丰富的情感去读,让读者融于文中,把自己喻为作者,让自己的喜、怒、哀、乐随意起伏,随文隐现,随意而感。如读《花儿也会放风筝》一文时,勾起了读者童年的岁月,读出童年的欢快心情。三是在读文之前设置一定的情境,把学生导入某种情境之中,让主客体达到一定的和谐,再进行朗读,会加快感知的速度,引起朗读者和作者的共鸣,甚至会产生对文本的艺术再创造。例如读《春天的雨点》一文中的“她望着老师善良的面容,认真的表情,心中暗暗发誓:再也不能在课堂上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了心里……”,读者通过想象,自己的面前出现辽阔的草原和老师深夜工作的情境。通过情境达丽玛觉得的确应回心转意,这样做对不起老师。故读时要讲究读的形式,恰当的形式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朗读要运用发散思维
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的时候,总喜欢抓重点词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品味,这样能帮助学生找到感情的落脚点。然而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词句的表面,而体会不到深层的含义。如《珍贵的教科书》一文,笔者指导“正在这个时候,三架敌机从东北方向飞来,在村子上空盘旋着,嘶叫着……”这句话时,学生开始只是表面理解“盘旋”“嘶叫”,没有深入品味,接着我问:“敌机为什么盘旋?为什么嘶叫?”此时,同学们都沉默了片刻,脑子里立即联想到当时的艰苦环境,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天上有敌机的轰炸,地上有敌人的炮弹袭击。当时一下子把学生代入到一个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环境中,此刻同学们已发出了叹声:教科书来得的确不容易啊!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们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同时体会到教科书的珍贵及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中感受文章的主题。这比教师多讲几遍强多了。
四、朗读要揣摩人物心理
常言说:“情感是作品的灵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文中情感焦点,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深刻领会情感蕴含的思想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朗读。如《平分生命》一文中的“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颤抖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此时我问:“一动不动”“颤抖”是什么意思?“一点而不动”“发抖的样子”。我又追问:“小男孩为什么会一动不动呢?后来又用颤抖的声音问医生。”此刻学生都揣摩小男孩的内心,担心不输血妹妹会失去生命,输血自己又会丢掉生命……然而就在输血的那一刹那,小男孩已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学生体会到小男孩既害怕,而又没有办法的这种情感。因此在读时达到情自心中来,情从口中出的境界。
五、朗读要加强方法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读书。1.疑读。于生疑处生疑,教师有意发难,使学生养成边朗读边思索的习惯。2.重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择其精要的词语,重锤敲打,使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溅出耀眼的火花,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发挥语文教材的多重教育功能。3.精读。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精华,进行圈点批划,咬文嚼字,读出感情来。要抓住某些学生容易忽略而又比较关键的地方适时地进行提问,培养学生抠词、抠句、精读、深思的良好读书习惯,训练学生咬文嚼字、比较推敲的基本功。
总之,朗读既要有一定的朗读形式,又要有丰富的情感,朗读要“目视、口诵、耳听、心思”,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文章,使文章之意皆出我口,文章之情皆出我心。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领会文中的感情,加上适当的语气语调,才能产生较好的朗读效果。让学生读中悟理,读中品味,读中找忧,读中找乐,读中找趣。让“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主线。
参考文献
[1]彭良.语文阅读教学探微[J].读与写,2014(15).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