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炜
摘要:受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信息化逐渐占据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也显得十分平常,促使多模态英语教学方式得到应用。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多模态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从多模态平衡交互课堂环境的构建、多模态交互实践环境的构建、教学内容的多模态化、教学手段的多模态化四方面,论述了信息化时代下初中多模态英语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多模态;英语教学
前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之中,最关键的教学任务便是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将来的学习提供有利条件。总的来说,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情况与学生英语学习成败息息相关,但很多教师将英语教学当做一种简单的教与学过程,对英语教学效果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一、多模态教学模式
(一)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定义
相比之下,多模态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具灵活性。在传统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以教案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人们将这种教学模式称之为讲授型教学。而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之中,主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增加一些新的教学手段,从而将教学内容和资料有效结合在一起,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使用,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对各种情景模式进行直观性思考,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师的讲述环节之中,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距离感全面消除,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二)初中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的意义
站在初中英语教学角度来说,具体的教学活动受到了文化体系的严重影响,再加上不同语言的限制,即使教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也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另一种语言含义,而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将教学主客体之间有效连接在一起,为互动环节的开展创造更多条件,并建立起合适的交互环境和语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多模态学习工具和交流平台,利用针对性较强的语言情境实现角色转换,最终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有效创新。另外,通过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欠缺进行补充,利用交互等手段,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完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从而激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创新精神。
二、初中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探究
(一)师生信息素养的缺失
信息素养主要指人们利用信息来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主要反映人们对信息的使用意识。受“互联网+”的影响,初中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必须与各种信息相结合,最终实现该种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环节的深度融合,并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完整的体现出来。但在實践过程中,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并未对信息技术和技能进行充分掌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之中,对所搜集到的信息更是不加选择的进行使用,也没有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总结。另外,站在学生角度来说,在信息化学习模式之中同样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学生没有较高的控制能力,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这也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失去了原本的初衷,对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施同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教学物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初中英语的教学环境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内部环境和学校环境,尽管很多学校对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应用,但教学内容依然相对单一,显示出很强的空间局限性,降低了教学工作的灵活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多模态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学校应该在课堂教学开展的同时,对班级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合理塑造,在建立英语互动学习平台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互动能力,最终实现内外部环境的充分结合。一直以来,我国对多模态教育理论的研究并不深入,而且发展时间较短,很多初中学校并没有将其中的教学真谛和内涵领悟。在多模态英语教学应用研究方面,很多学者对不同模态下语言和阅读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确定了该种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的心理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各个初中学校应该对该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重视程度[1]。
三、信息化时代下初中多模态英语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多模态平衡交互课堂环境的构建
在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需要确保课堂结构的有效平衡,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全面突显出来。另外,在多模态课堂教学系统的影响之下,现代课堂结构要不传统课堂更为复杂,为了对这种情况进行适应,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应该对课堂结构进行有效分配,将平衡和协调效果有效的突显出来,这对于初中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初中英语课堂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教师需要对模态结构失衡进行全面认知,将其具体的弊端合理展示出来,为后续对课堂进行全面把控创造基础条件。例如,在学习与动物园相关的英语单词时,教师可以利用iPad,构建一个有熊猫、有猴子的动物园场景,在学习与海洋相关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利用iPad对海龟、珊瑚等场景进行模拟。通过这种动态的环境刺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均会得到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iPad进行配音和配乐,这样一来,便能够建立起新的多模态平衡交互环境,将学生的多重感官力量激发出来,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二)多模态交互实践环境的构建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对语言环境进行构建,而英语并非我国母语,在语言实践环境的构建上显得十分吃力。为了避免学生在内心深处降低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组织学生进行演说、辩论等活动,对具体的英语对话环境进行模拟,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学习之中,提升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这样一来,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某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为学生们准备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或短片,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环境中放松身心。还有的教师会利用图片开展猜词游戏,最终实现英语词汇的进一步应用,并对其中的含义进行理解和应用。整体来看,多模态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综合性,在该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学生们可以有更多的实践活动参与时间,这种训练的效果和规模也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可比拟的。但该种教学模式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教师们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一起,才能实现提升学生记忆力的目的,如果模态选择出现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态度也会出现更改,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进步[2]。
(三)教学内容的多模态化
在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知识传达到学生耳中,并迅速消化和理解。在具体的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模态来开展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模态信息进行针对性查找和选择,并做好整理工作,之后根据事先设置好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配置。例如,在七年级英语“GoodMorning”一课学习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对国外起床之后的问候视频进行播放,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并通过真实语境,来掌握更多的词汇含义,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条件。另外,通过不同模态的应用,学生便有了更多机会来基础规范式英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出自己的英语学习体系,还能对学过的英语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避免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将以往学过的知识遗忘。
(四)教学手段的多模态化
在初中多模态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主要指教师在内容传授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根据不同模态对教学手段进行确定,如视频教学、音频教学等,还能将多种教学模态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形成互补式模态教学,提升課堂的活力和生动性,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持续性改进。例如,在传统授课方式使用过程中,教师的讲述以板书形式为主,这种单模态的教学方式很难将课堂内容生动有效的呈现出来,如果长时间使用一种模态,也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倦心理。相比之下,教师们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PPT展示应用其中,以多模态形式对电子文本、图片等进行展示,在冲击学生感官的同时,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通过研究证明,如果能够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应用多模态教学手段,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后续学习也能起到帮助作用[3]。
总结: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多模态教学模式得到了逐步完善,各个学校在享受该种教学模式带来的便利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理性对待。尤其是在教师层面中,需要对自身信息修养进行提升,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转变,逐步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学生也应该对新的信息化技术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的为学习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杨俊.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3):383.
[2]王青青.多模态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英语听力自主学习问卷调查[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8(01):109-113.
[3]王倩倩.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2):28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