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对策分析

2018-06-27 09:54孙巍徐洪元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高校现状

孙巍 徐洪元

摘 要:理想信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做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只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复兴。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有效对策,希望以此推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水平的提升,实现全面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 理想信念教育 现状 对策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价值观多元化、复杂化的时代,怎样使大学生在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事物和不良诱惑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真正实现自我價值,成为当代高校教育汲汲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作为人类发展精神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正日益受到了社会及高校的高度关注,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关键环节,而提升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也具有了现实性的价值和意义。[1]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1.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性和指导性不强

作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高校中的理想信念教育一直存在着教学内容空洞、晦涩、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进一步造成了当代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足,教师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迷茫,因此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不佳,目的性和指导性不强。此外,理论与实践脱节,也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实践方式和实践途径,高校理想信念教学工作往往乏味不堪,难以吸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遑论使他们在课程结束后能够真正的有所收获了。

2.部分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不足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和诱惑下,唯利是图的功利主义思想已经逐渐渗透到高校当中,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理想信念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对于国家大事、社会重点问题往往抱有事不关己的态度,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造成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举步维艰、难以取得突出效果的尴尬局面。[2]

3.部分学生的人文素养差,思想上存在一定的狭隘性

我国多年来的应试教育,过分看重学生课业成绩的高低,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导致部分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足,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缺乏,这部分学生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的狭隘性,他们过分看重自身活动与社会工作中的功利性和利益性,存在着严重的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这种思想上的误区,导致正确的价值观难以得到有效传播,学生们缺乏远大的抱负和高尚的理想,而高校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是效果不佳。

二、提升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对策分析

1.立足高校自身,摒弃说教为主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高校中的理想信念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正确价值观弘扬的重任,高校要努力尽到责任,立足社会现实发展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明确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向,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变化和社会发展需要,从而自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此同时,作为人才培养的特殊机构,高校也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而教育的根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因此高校也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创新性地做好思政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减轻课程以及教学内容中过分理论化的东西,争取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教育中做到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另外,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应该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注重理想信念教育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勤工俭学、社会调查以及志愿服务活动,使他们寻找到理想信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落脚点,从而将“形而上”的精神教育融入到脚踏实地的社会奉献中去,深化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从而坚定地为祖国和民族做贡献。

2.以人为本,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

高校中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是生活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着复杂的社会变化和多重的价值观影响,极易受到社会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的侵蚀,因此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决定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正确定位自身的理想。在这一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成长、成才要求,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对于自我和社会的认识,使他们意识到理想信念的层次性,认识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成长、成才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关系,以此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提炼工作

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当中,实用性教材的缺乏与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过强,一直是教育工作中的难点,因此,要想提升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高校首先就要做好教育内容的提炼工作,分清工作中的主次关系,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尽量做好课程设置,要特别重视进行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首先了解国情、认识国情,进而树立与祖国命运共同体的深刻认识,保持爱国情怀和改革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并最终投身于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工作中去。[3]

参考文献

[1]王晖,吕立志,孟凯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认知困惑解析[J].江苏高教,2017,(1):70-72.

[2]周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5):109-112.

[3]薛利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239-242.

作者简介

孙巍 (辽宁沈阳 ,1972.2 ,硕士研究生,沈阳工程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110136,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8号沈阳工程学院)

徐洪元 (辽宁沈阳 ,1989.2 ,硕士研究生,沈阳工程学院,助教,思想政治教育,110136,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8号沈阳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高校现状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