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分析
5月份,沿海地区气温迅速攀升,且政策利好影响于中上旬持续发酵,下游企业普遍维持较好的采购热情,加之钢材、海砂等货种运输需求明显转好,运力略显短缺,运价高位上涨。5月2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240.74点,较上月末上涨9.1%,月平均值1189.88点,较上月上涨13.8%。
5月份,调控政策在寻找煤炭市场平衡点时出现的倾斜,使得运输市场前后呈现完全不同的走势,运价先扬后抑。4、5月份工业用电需求增长较好,而今年水电增长仍较为乏力,火电需求持续向好,月中后沿海六大电厂日耗煤量一度接近80万吨,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同时,4月中旬进口煤进口节奏有所控制,调控政策重心调整,市场参与方普遍看好后期国内煤炭需求及煤价走势。同时夏季用煤高峰正逐步临近,部分贸易商及电厂提前囤煤,补库力度明显加大。受此影响,运输市场货盘陆续放出,成交氛围明显升温。此外,本期钢材、海砂等货种的运输需求情况也出现明显好转,且价格较好,吸引不少船舶南下。而燃料油价格上涨,运输成本提升,船东纷纷在原先高位的基础上提高报价。然而迎峰度夏还未正式来临,煤炭现货价格不断冲高,加之市场炒作情绪,给予电企较大生产压力。
由于钢铁企业盈利空间尚可,钢厂高炉开工率自3月以来逐渐走高,且铁水性价比在废钢价格高位面前逐渐凸显,给铁矿石需求的上行带来一定契机。但鉴于港口库存依旧高位,铁矿石供需基本面难有明显改善,大部分钢厂铁矿石库存状况基本维持正常,保持随采随用状态,增量不多,由此对铁矿石运输需求的推涨动力相对较弱。
临储玉米的大规模投放对现货市场形成较大压力,玉米现货价格呈底部企稳的态势,南北粮食价格依旧倒挂,贸易商发货积极性普遍不高,北方发运船舶艘数低位运行。而终端需求虽有转暖趋势,但是需求增长空间并不大,生猪养殖处于亏损状态,其整体存栏增长受到明显限制。但受煤炭运输市场运价影响,粮食运价依旧大幅上涨。据介绍,当前价格贸易商拉一船亏一船,基本“有价无市”。5月25日,粮食货种运价指数报收1158.37点,较上月末上涨30.3%,月平均值1033.39点,较上月上涨27.0%。
随着国内天气转暖,私家车出行频次增加,汽油需求逐步回暖。另一方面,国内基础建设增加,工矿基建等行业保持较高开工率,加上农业用油亦有一定增加,柴油整体需求保持旺盛。此外,国际油价上涨,市场“买涨”心理带动下游采购情绪,市场运输需求明显提振,而发运港资源有限,影响了船舶周转,运力现供不应求,5000—7000吨船舶运价上涨明显。5月2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成品油运价指数(CCTFI)报收980.53点,较上月末上涨0.9%;其中市场运价指数报收933.03点,较上月末上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