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光天
学习书法一般从楷书入门,因为楷书是基础,人们常常用“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跑”来比喻楷书的基础性。学习楷书大多数人又从唐楷开始,因为楷书大约萌芽于东汉, 成熟于汉末魏晋间,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逐渐取代隶书而成为通行的正式字体,隋、唐是其鼎盛期,尤其是唐代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著名书法家为后人留下了万古流芳的楷书瑰宝,一直成为后人学习书法的经典和楷模。学习楷书主要有三个环节:笔法、字法和章法。笔法主要包括笔画技法和笔画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前期《楷书黄金律》系列讲座中已经做了介绍,从今天开始和大家一起讨论楷书字法问题。
字法即结字法,是以笔画、部件构成字体的,所以又称结体、结构、间架结构或造型,也有与章法合并,统称裹束、布置、分布、分间布白的。楷书结构包含“造型”和“关系”两个方面:“造型”是安排字形的整体面貌或外形轮廓特征,可以将字写得或长或扁、或圆或方、或正或斜、或内擫或外拓;“关系”是安排字形中笔画、部件之间的内部关系,让各部分之间既有大小、轻重、形态、疏密、错落、置向、形势等对比变化,又成为相互关联的和谐一体。
一提起结字法大家都不陌生,可能许多朋友都知道清代黄自元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有的人熟悉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或许有的人知道唐代欧阳询的《结体三十六法》,但很少人知道隋代释智果的《心成颂》十八法(为了表述简约将上述四种基本结字法按照其名称尾数概况为 “二四六八法”)。不管怎样,有的读者会认为古人总结的结字法都很宝贵,都是经典,掌握一种方法就足够了,只要好好学习、好好运用就行了,还会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呀?然而,按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 “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继承”的原则,就会发现在继承传统结字法的同时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从“二四六八法”本身来说,由于是后人参照前人的工作,不断完善、改进,难免出现不少重复论述,比如黄自元的九十二法与李淳的八十四法的重复度多达66处。限于笔法和字法概念的认识,古人结字法之中也混杂有笔法的论述。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古代书论通常只是囿于技法层面,就法而法,很少将技法提升到审美高度,将技法问题化解为普遍原则;从传承角度来看,古代关于楷书结字法的文献,从隋唐以来几乎历朝都有,但是大多数的文献都只是对前人楷书结字法的收录,或者针对某种楷书结字法进行评析,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自己对楷书结字规律的阐释。虽然有的学者曾经对个别结字法做过化繁为简的整理,但还没有人对历代楷书结字法做全面系统研究和梳理以便全面继承宝贵的楷书结字法;从创新角度来看,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中国书法将为中国文化争得最大荣誉和最广泛的尊崇,为此就要“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继承”。比如“二四六八法”诚然正确,问题是它们能全面体现结字方法吗?它们能提升到审美高度做原理性概括吗?它们能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解释其中背后的道理吗?对于初学者来说,它们能做到简单、科学、实用吗?等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解决。
采用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的理念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上述问题是笔者花了九年时间的研究成果,详细请见2017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楷书之美——科学视角下的结构原理》一书,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研究思路和要点。
中国书法传承有许多千古流芳的佳话,其中颜真卿写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也记载了颜真卿向张旭学习书法秘笈的故事。从秦到晋,到了王羲之时代,王羲之完善了书法的顶层设计,并总结出一系列书法书写的笔法和笔诀,代代传承直至唐代末期。按照古代的宗法观念,王羲之等古人将这种书法秘笈视作内功心法,对外人一般秘而不传,而能够获得传授资格的人只限于内部家族,比如儿孙、侄子、外甥以及入室弟子(见图1),而且挑选学生的条件非常苛刻,既要人品好、智商高、悟性高,还要勤奋好学。中国古代对技艺内传秘笈的方式很普遍,不仅是书法界,比如河南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圣地,也是如此。如果你不是陈氏太极拳的入室弟子,即便你学了几十年的太极拳,也不会学到绝招,只是学到“太极操”而已。晋唐书法秘笈传承图如(图1)所示。
图1. 晋唐书法秘笈传承图
由于唐末战乱频繁,导致人物凋零,笔法失传。从宋代以后人们一直在寻找失传的秘笈,比如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等这些中国书法史上的大家都在寻找失落的古法。由此引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怎样寻找失落的古法?这也关系到对中国书法宝贵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十分幸运的是,充满大智慧的先贤早已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大约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在回答孔子的有关“六经”问题时明确指出:“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庄子》)老子的意思是说“六经”的确是先王说的话,但关键不在于他说什么,而是要知道人家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就像地面上的鞋印一样,鞋印和鞋虽然有关联,但不是一回事。你不能根据这个鞋印去学习走路吧,这不是笑话吗?如果真是这样你还不如“邯郸学步”的人。与老子的告诫类似,宋代的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向我们透露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的道理相通,是说古人学习书法并不都是简单地“照猫画虎”式地临摹字帖,要认真读帖,要专心思考,书法学习的关键在于“书道”,要懂得临摹古人范字背后的道理和规律,也就是方法,只有明白了这些,学书才变得容易起来。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涉及笔法、墨法、线条艺术、造型艺术、视觉艺术、书法美学、古代书论、文字学、物理学、系统科学等非常庞大而复杂的文化系统,下面仅讨论科学解析楷书结字法问题。
从纵向的角度看结字法,也就是从历史的角度梳理结字法规律,阐释结字法的道理。像临摹碑帖一样,不能只是简单地模仿、练习,关键是要弄明白古人结字法为什么是这样,要注重背后的道理。学完一种结字法之后,比如黄自元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会进一步思考,这样的结字法是否会指导各种结构汉字?如果不能,在一种求知欲的激励下你可能会进一步学习其他的结字法。如果你学完了“二四六八法”或者其他的结字法,在大有进步的情况下,你可能会感觉到还没有掌握各种字的写法。为什么会这样?你不能学习一辈子结字法呀!这就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在学习、继承的基础上,如何创新的问题。
图2. 楷书结字原理图
从科学和艺术相融合的角度看楷书结体,实际上是笔画和部件相互之间如何搭配合理,如何匹配美观的问题。科学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合理,怎样写才合理;艺术要回答的是为什么美观,怎样写才美观。由于汉字的每个笔画或部件都具有视觉重量,所以从力学角度看笔画或部件及其组合存在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及重心稳定的问题,即均衡关系;除了视觉重量,汉字的每个笔画或部件还具有大小和形态,它们在空间上存在远近和错落关系,即疏密关系;每个笔画或部件不但具有“形”,还具有“势”。所谓“势”是指笔画或部件在时间上具有书写方向性、顺序性及结构联系等因素,与运动趋势和时间节奏有关,传递书写者的情感和精神,而这种“势”又要通过笔画或部件之间的向背俯仰、开合收放等态势表达出来,即“相背出形势”,从整体和谐的角度看笔画或部件存在“形”与“势”如何融合的问题,即相称关系。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系统研究历代结字法的基础上总结出如下三大结字原理(见图2):
将楷书结构的轻重均衡原理的力学特性,称作“不动之动”艺术原理。
将楷书结构的疏密匀称原理的空间特性,称作“不匀之匀”艺术原理。
将楷书结构的形势相称原理的时间特性,称作“不齐之齐”艺术原理。
关于在三大原理下面的12项原则和G96法以及如何基于欧颜柳三体范字指导书写,将在后期讲座中详细介绍。
中国有两句诗“横看天下万户事,竖看历史亿千年”,是说认识大千世界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去观察,与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异曲同工。为了探索楷书结构的奥秘,也应如此。如果说前面我们从历代楷书结字法研究为线索认识楷书结字原理是一种寻根求源的纵向研究方式,那么这里采用科学中常用的“模型化”方法从多种角度抽象出楷书构型则是一种用广角镜头看多彩世界的横向研究方式,以便全面认识真实、立体的楷书结构。楷书构型的设计思路是提取出以各种构型为核心的结构特征和书写规律,以达到从该构型的角度深入认识楷书结构,丰富、完善结字方法的目的。这里共建立了八种楷书构型见(图2),其中启功结字黄金律是楷书构型的典范,对于建立其他构型具有指导意义。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八种构型的特点,以便活跃思路,为“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继承”抛砖引玉:
(1)启功结字黄金律。在前期的系列讲座中已经做了介绍,如果做简要回顾,结字法的奥秘可归纳为三句话“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内紧外松”和两句诗“行笔如乱水通人过,结字如悬崖置屋牢。”
(2)间架构型。主要在启功结字黄金律的基础之上总结两方面的规律。一方面在指出汉字的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不仅是不均匀分布而且是有宽有窄或有大有小的,并且宽窄或大小的比例关系是符合黄金比的,根据这条规律用黄金格练字会非常容易控制这种比例关系;另一方面汉字结构外形不是正方形,而是纵向高低错落,横向参差不齐的,而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很容易掌握。
(3)主笔构型。主笔是一个字的主要之笔,主宰之笔,关键之笔。主笔可喻作一出戏的主角,一幅画的主体, 即最突出、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那一笔画。主笔也可喻作山的主峰,水的主流,千军万马的主帅,即具有引领、统帅作用,决定全局成败的那一笔。主笔虽然如此重要,但古代书家关于如何写好主笔的论述并不多,多数人主张根据“字感”确定主笔。主笔构型的创新之处在于总结出如何找到主笔,如何突出主笔,如何避让主笔等一套完整的书写主笔的方法和规律,从而对如何认识主笔在结构中的作用,如何处理好笔法、字法和章的主从关系会有新的认识。
(4)偏旁构型。目前小学生语文写字课要求掌握82种偏旁,清代王澍、蒋衡合著的《分布配合法》专著总结出的偏旁达170种之多,如何从繁多的单个偏旁写法教学中提取出少而精的共同规律?偏旁构型从两个方面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是总结出一级避让和二级避让的普遍规律;二是提取出偏旁和配件之间的四种关系:避让关系、穿插关系、主从关系和相背关系,从而解决了“相同位置相同偏旁的写法”问题,因为相同位置的相同偏旁可以与不同配件组合成很多字,无法确定,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四种情况。
(5)向背构型。大家对简单的向背概念并不陌生,比如左右位置两个纵向笔画之间的“相向”和“相背”关系以及上下位置两个横向笔画之间的“俯仰”关系。“向背”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艺术特征和美学原则,在古代书论中多有论述,比如“向背出形势”关系到结字的关键“形”与“势”,足以说明向背的重要性。清代戈守智在《汉溪书法通解》中对左右结构的“向背”关系作了深度解析,总结出相向、相背、相助、相并四类结构。向背构型在此基础上,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古法中的向背概念,建立了适合于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包围结构广义的向背关系和分析方法。
图3 八种楷书构型与楷书结字原理的关系
(6)重心构型。许多书家、学者提出过多种分析汉字重心的方法,但一直停留在凭感观、经验的定性分析阶段。有的学者认为在汉字的正中心,也有的人认为在中心偏左上的区域,众说纷纭,始终无解。一直到1986年启功先生首次公布他发现的楷书结字秘密:字的重心“不在中心一点或一处,而是在距离中心不远的四角处” 。笔者用科学方法证明了启功先生的这一重大发现,从而为科学分析汉字的重心,指导汉字书写奠定了基础。重心构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结字黄金律 “内紧外松”“八面拱心”原则;二是包围结构“内外相称”“围而不堵”原则;三是调节汉字笔画和部件重心的方法。
(7)造型关系。结字法是一种艺术造型,邓宝剑教授率先从楷书结构中提取出“大小”“形态”“轻重”“疏密”“错落”“置向”六种造型元素或造型关系作为结构特征,研究书写规律,以达到深入认识楷书结构,丰富、完善结字方法的目的。造型关系结字法主要将“六种造型关系”(简称“R6”)与前面总结出的G96法结合起来,其特点是:用R6概括G96,使G96变得简单而不复杂;用G96解释R6,使R6变得具体而不抽象。
(8)外形构图。楷书结体包含内部关系和外部轮廓两部分,这里的“外形构图”不但试图体现楷书结构的整体造型,而且也反映外部轮廓与内部结构的关系。为了从外形构图的角度描述楷书结构,用“观物取象”的方法基于欧、颜、柳三体范字总结出的“12种外形轮廓图”。因为中国人讲究的是“无形胜有形”,“无声胜有声”,“天何言乎?”所有能讲出来的道理就不是至道,所以常用“观物取象”的方法帮助大家领悟那些不可言喻的深层意蕴,古人常从自然、社会中的万千气象找出恰当的物象(自然物象、人形物象、建筑物象等)来比喻书法的笔法、字法和章法,分别对应笔势、体势和气势。
魏晋、唐代和宋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三个伟大的历程碑,明代董其昌在《容台别集》中首次将这三个时代书法的审美趋向概括为“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清代冯班在《钝吟书要》中从哲学高度将古人结字法总结为“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他用“理”“法”“意”三个元素或三个层面概括结字法的时代特征。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可将由这三个元素组成的系统看作“古人结字法体系”,简称“古法体系”(图4a)。
古法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如何论“法”、立“法”和用“法”。冯班以“理”引领“法”与“意”,将三者的关系加以联系,其“理”即自然之理,也即“道”。立法要有依据、“道法自然”,唐人“因晋人之理而立法,法定则字有常格”。用“法”要理解“法”的本意和依据,所以“宋人用意,意在学晋人也”,注重个人学养、意趣、情怀的表现。从中颇受启发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在科学视角下审视古人结字法,如何用“科学”将晋人之“理”、唐人之“法”和宋人之“意”融合起来,以丰富书法艺术的科学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图4)。
如(图4)所示,图中的“三大原理、12项原则”对应古人的“理”,“纵向G96法”对应古人的“法”,“横向八种构型”对应古人的“意”。图中示出的两个结字法体系的共同特点是每个体系都包含“理”“法”“意”三个元素,不同之处在于“古人结字法体系”只是一种高度的特征概括,体现了冯班对结字法的深邃洞察和独特见地,而“科学结字法体系”不但将蕴含的“理”“法”“意”三个元素具体化了,而且是迄今为止首次建立的科学、完整、实用的结字法体系,详细请见《楷书之美——科学视角下的结构原理》 一书的“4.4.4古法体系”一。
图4. 科学解析结字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