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
【摘要】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入院前确诊,满足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标准,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研究组采用一般临床治疗结合尼莫地平治疗,而对照组则仅采用一般临床治疗方法,计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一般临床治疗方法,以一般临床治疗结合尼莫地平治疗肝硬化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更加显著,存在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 尼莫地平; 大面积脑梗死; 临床治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8.6.0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献标识码 1674-6805(2018)06-0141-02
作為一种急性病症,大面积脑梗死属于高危疾病,而且其发病主要源于急性脑梗死,发病人群多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而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死与致残率,因而治疗应当具备一定的预见性。此外,若是治疗不彻底,则会导致病情复发且进一步恶化,进而引发大面积的梗死问题。当下,国内外针对脑栓塞的治疗,均采用超早期溶栓为主,但是这类治疗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出血的危险性高、时间窗较短;对于溶栓禁忌证患者、错过溶栓时间窗的患者,最好的治疗手段便是脑保护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自由基治疗、改善循环治疗等。尼莫地平作为当下临床应用中最好的脑保护剂之一,本文将探讨尼莫地平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研究将针对2014年2月-2015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8例展开积极治疗,并且获得较好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脑血管会议通过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且;入院时MRI或头颅CT确诊一侧大脑中存在动脉区大面积的“早期低密度”变化,并且没有出血性梗死或颅内出血;初期治疗时间小于12 h;在病发之后未使用抗纤溶或者溶栓进行治疗;过往没有中风史;患者中存在房颤病史,但是没有严重的器官功能缺失、衰竭等病症。所有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且满足伦理委员会的评价标准。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39例,包含男22例,女17例,年龄23~76岁,平均(41.8±5.3)岁;对照组患者39例,包含男20例,女19例,年龄25~72岁,平均(41.8±6.1)岁。根据以上基础资料比较可知,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一般基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即包含采用拜阿司匹林、服用降压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消除水肿药物、注射血塞通、服用血糖药等一般治疗[1]。而基于以上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配合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即以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溶入生理盐水100 ml,同步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12 mg溶入生理盐水500 ml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给药2次,滴注速度保持在1 mg/h左右,可根据患者病况酌情调整,最后统计各组患者治疗情况[2]。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采取改善脑功能、降低脑水肿治疗,对于感染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针对对应的患者采取瘫痪肢体的康复护理治疗;同时,不采用其他的溶栓、扩血管、降纤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的疗效判定将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3个程度进行判定,即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率为70%~90%,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率为30%~70%,临床症状显著减少且减轻;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率低于30%,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39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引发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房颤。而本次调查研究表明,出血性梗死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区内有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区,与脑血肿的不同点为低密度区较宽广及出血灶呈散在小片状,而且研究组患者通过治疗,“低密度”变化病灶显著缩小,这也代表研究组患者通过尼莫地平治疗后脑梗问题得到一定的控制,而脑部神经与功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本文患者中均为突然发病,临床症状严重,同时有些患者发病时伴有一侧肢体完全瘫痪、意识障碍、失语等症状。患者在发病之后的6~8 h通过头颅CT可见一侧大脑中存在动脉区大面积的“早期低密度”变化。在治疗中对研究组患者注射静点尼莫地平,在治疗14 d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尼莫地平是新型钙离子拮抗剂,能够阻滞Ca2+的跨膜细胞内流,控制细胞中Ca2+的释放,促使细胞中的Ca2+浓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中,促使血流增加、血管扩张、平滑肌松弛,促进脑功能恢复,同时尼莫地平能够有效提高脑组织缺氧、缺血的耐受程度,改善病灶旁边缺血半影区域脑组织的代谢,同时具有抗局部缺血、抗血管痉挛的作用。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急性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发病率可达60%~80%。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特效治疗较少,且效果不明显[3]。根据大量调查研究显示,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4]。即如研究中首先运用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进而提升患者的一般生活质量,同时保证对神经的功能保护,而其主要的效用体现在控制与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从而减缓脑细胞脂质氧化速率,达到对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的防护效果[5-7]。对比其他神经保护药,依达拉奉能够氧化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磷脂性胆碱脂质体膜,提升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而尼莫地平则是钙通道阻滞药,其本身可以减少钙离子到达细胞内部,同时维持钙离子的含量,而且可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和脑血管痉挛,当脑梗死发生后,可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而且药物的主要作用还可以体现在微循环及脑水肿问题的缓和与治疗[8-10]。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方面,采用一般治疗配合尼莫地平的研究组39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2.31%,采用一般治疗的对照组39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对一般临床治疗方法,以一般临床治疗结合尼莫地平治疗肝硬化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更加显著,因而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运用[11-13]。
参考文献
[1]卫芳芳.观察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J/OL].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20):4191,4194.
[2]李娟.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死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109-110.
[3]胡红晓.丹红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5):686-688.
[4]顾向明,黄阶胜,李莹莹,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5,30(4):32-33.
[5]张馨,林永娟,徐运.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个体化治疗的现状和未来[J/OL].中国医药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4(4):7-10.
[6]兰天野.尼莫地平治疗脑栓塞的臨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4):285-286.
[7]朱新明.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7):110.
[8]郑超,陈奕,张凤,等.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18):2503-2505.
[9]李文娟,王玉凯,谢坚,等.尼莫地平治疗无症状脑梗塞认知功能障碍的对照研究[J].广州医药,2016,47(6):36-39.
[10]钱春艳.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塞后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15):105-106.
[11]李伯英.健脑通络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痴呆48例[J].西部中医药,2016,29(6):63-64.
[12]朱作权,陈皓,郑甜.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脑梗塞的临床疗效[A]//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中药杂志,2016.
[13]祝常金.尼莫地平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13(3):275.
(收稿日期: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