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铭
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曲艺形式,流行于河北省内,并流传至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北京、天津以及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西河大鼓发源地在河北,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艺人马三峰。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变化,西河大鼓的演出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自马三峰以降,经过两代艺人的不断发展,至1900年前后,西河大鼓已风靡冀中平原乃至河北全省,他们的演出方式主要是庙会、乡档子、灯棚等。1900年至民国初年,西河大鼓艺人逐渐由农村进入城市,演出方式先是季节性的撂明地,以后才发展成长年的暖棚、茶馆、书馆,逐渐固定了演出场所[1]。笔者六岁即跟随西河大鼓老艺人李连仲学徒,一直演出于河北各地区,结合自身经历和见闻,谈一谈当代河北省西河大鼓的演出方式,试将其粗略分为四类。
一是“书馆演出”。据不完全统计,至2018年初,河北省内书馆共有六家,在书馆演出的艺人约占河北省西河大鼓演员的十分之一。艺人们习惯把这样的演出方式称为“靠地”。普通书馆每天晚上一场书,两个小时,包含垫小段半个小时,说大书一个半小时,通常三个演员(两个演唱一个伴奏)就可以完成。有时为了节约开支,也可以两位演员“打铁”说书,互为伴奏,即大书演员为小段演员伴奏,半个小时过后,小段演员为大书演员伴奏。大书演员一般是三个月“一转”,换另一家书馆,如果没到三个月演员不“叫座”了,或者演员没有书说,书馆需要提前更换演员,演员要包赔书馆的损失。如果演员说得好,很“叫座”,到第三个月底,书馆老板会和演员续书,续期仍为三个月,双方也可以长期续书。书馆演出是非常历练演员的,若本事不够或不能和观众及书馆老板搞好关系,都是在书馆站不住脚的。肃宁县的王艳芬曾经在北京天桥楼外楼书馆十三年没动地方,除恶劣天气外天天满座[2],霸州市的武文志在保定一个书馆连说四年《回龙传》没封书,石家庄市的翟立欣在沧州市一个书馆说三年《薛刚反唐》不掉座,这些先生的业务水平都是被业内交口称赞的。
二是“乡档子”。“乡档子”是指在农闲或酷暑时节,请演员去村里说书,书资由村委会支付。村里有专人负责说书人的饮食,住在村委会或村民家里。这样的演出时间不长,一般在半个月至一个月。农闲时候一天两场:下午睡完午觉两点半说到四点半,晚上吃过晚饭七点半说到九点半。演出的书目往往是《王华买爹》(即《回龙传》)《金镯玉环记》《大衣箱》等短篇小书,内容贴近生活,多为家长里短的故事,受到农民们的欢迎。乡档子演出条件比较艰苦,对于演员要求也很高,因村里人常年听书,所听所见极广,说白了就是“耳朵馋”。如果说不好他们就不听,甚至把演员轰走,不让继续在村里说书。笔者幼年和几位演员去保定某村说书时,村里老听众纷纷大呼要听王书祥“大头板”的《走马观碑》,盖因当年王书祥久占该村,老人们非常喜爱他的唱腔。怎奈当时的伴奏员不会弹西河大鼓“大头板”,一时之间大家手足无措。因为笔者听过王书祥《孙庞斗智》录音,并且仿唱过几次,虽然没有“大头板”,但毕竟是王书祥的唱腔,于是自告奋勇给大家演唱。一段唱完把村里的老人们唱高兴了,频频鼓掌点头。老人们满意,并不是因为唱得多么好,而是一个孩子能学出王书祥的唱腔,他们感到可爱好笑而又欣慰。村里管事的人赶紧拿过来两盒烟冲大家一举:“给先生上烟了!”一场尴尬化解了。可见在村里说“乡档子”也是非常考验演员的哩。
三是“赶庙”。即在各个地区的庙会上演出。河北省农村几乎都有庙会,在某些地区庙会甚至比过年还要隆重,游子过年可以不回家,但是庙会必须回家。每逢庙会,村里负责人就会请演员来说书,名义上是给“正庙”的神仙说书,实际上就是说给村里老百姓们听,正所谓“上供人吃”。庙会上的风俗,请先生来要吃面条,送先生要吃饺子。庙会书时间不长,通常在正日子前后三四天,至多不过五六天,一般是一天两场书,正日子当天三场书。在当地民俗中,在庙会上说书的演员,相当于是“正庙”神仙派来的使者,将今比古,教化百姓,所以庙会上的书一定是《丁香割肉》《檀香哭瓜》《罗成算卦》这类劝人向善的段子。某些地区的庙会演出第一段节目要求有“死人”,譬如《天雷报》《刘公案》等,以求“书里死人替活人”,保四方百姓平安。艺人们口耳相传,被诗人艾青誉为“富有群众智慧的大众诗人”的西河大鼓老艺人李国春曾在庙会日演说被延安联大誉为“战斗大鼓”的新书《白毛女》[3],村民听得如痴如醉,拦住李先生不让离开,无奈何竟说七遍《白毛女》,东方大亮,方知听了一天一宿,这才放李先生回家。庙会说书至今依然普遍,村民们在庙会上听书的热情也没有减退。
四是“丧牌儿”。所谓“丧牌儿”就是有人过世请演员来说书,送亡人最后一程,同时可消解“守灵”亲人的寂寞。“丧牌儿”书一般说三天,从晚上八点说到凌晨十二点,送死者升天即告结束。书时是四个小时一场,现在改为两个小时一场。“丧牌儿”书有本家请的,也有亲朋好友送的,就像“随份子”一样,只不过写账的时候需写上“某某送某某先生西河大书几场,书费若干”,如果送书的亲友较多,就会出现几位说书演员打对台的场面,谁说得好自然观众就多,这才有“舍命王”吐血打擂朱大官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同于《中国曲艺志·河北卷》上的记载[4]。“舍命王”叫王来恩,是任丘地区的竹板书艺人,也是西河大鼓艺人,只因竹板书与西河大鼓同宗,后来“弃鼓板改竹板”而已[5]。王来恩在文安县和朱大官打对台,年轻的王来恩好胜心切,为了吸引观众,使出浑身解数,以致劳累吐血,仍坚持演出。朱大官得知,立刻收起鼓板不说了,到王来恩书场跟前说:“孙子!师爷输给你了,你赢了!”王来恩这才下台,从此落个外号叫“舍命王”。朱大官爱护后辈,亦被交口称赞。为什么演员要如此拼命?如果在一个地方惨淡收场,也许就从此失去了这个市场。这也是旧社会底层艺人生活没有保障造成的。“丧牌儿”书的演员无需会书甚多,四五段足矣。因为“丧牌儿”书只说三天,人们也无心听书,只需要个响动罢了。与其他三种演出方式相比,“丧牌儿”书实属下乘,但河北省百分之九十的演员都在说“丧牌儿”,因为白事说书的习俗极为普遍,是底层艺人的生活保障。
这四种演出方式在当代河北有西河艺人四五百人,西河大鼓书有着庞大的市场和观众群,有本事的西河大鼓书艺人书价达两三千元一场,虽难比明星大万儿,而温饱足矣。当然,艺人必须会说大书,只会短段难以立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这正是西河大鼓书艺人的真实写照。打铁还需自身硬,青年演员应努力提高自身艺术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河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曲艺志·河北卷》,中国ISBN中心,2000,第52~53頁。
[2]李国春:《西河世家—著名西河大鼓演员王振芳及其子女王艳芬等的艺术生涯》,《中国曲艺志·河北卷》编辑部编《河北曲艺资料·第三辑》,2000。
[3]钟惦菲:《李国春和他的战斗大鼓》,《中国曲艺志·河北卷》编辑部编《河北曲艺资料·第三辑》,1948。
[4]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河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曲艺志·河北卷》,中国ISBN中心,2000,第492~493页。
[5]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河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曲艺志·河北卷》,中国ISBN中心,2000,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