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6-25 05:57阚翠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19期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护理

阚翠娥

(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2)

感染性休克(SS)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危重、病程进展快,若未早期识别和干预,可发展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增加患者临床死亡的风险。尽管临床可通过常规方法治疗以改善患者症状,但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致使患者临床预后多不良[1]。综合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服务方案,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对促进患者早期恢复、降低临床病死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对ICU收治的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并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我院ICU病房收治的15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均符合《中国急诊感染性休克临床实践指南》[2]的诊断标准,脓毒症引起的低血压,即收缩压(SBP)<90 mmHg(1 mmHg=0.133 kPa)或平均动脉压(MAP)<70 mmHg,或SBP下降超过40 mmHg,同时在充分液体复苏情况下(20~30 mL/kg液体冲击)仍存在组织低灌注,或乳酸>4 mmol/L;患者临床表现为烦躁或意识不清,呼吸浅速,心音低钝,脉搏细速,表浅静脉萎陷,血压下降,脉压小,皮肤湿冷、发绀,尿量明显减少;年龄18~80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休克晚期、凝血功能障碍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障碍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脏疾病、颅内病变等其他疾病引起的休克者,严重基础疾病无法治愈者,严重创伤、需急诊手术介入者,有中心静脉置管禁忌者,脑死亡状态者,入住ICU<48 h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22~78(53.6±3.4)岁;基础疾病:重症肺炎16例,溃疡穿孔14例,重症胰腺炎15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感染1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10例,其他5例。对照组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22~78(53.6±3.4)岁;基础疾病:重症肺炎14例,溃疡穿孔15例,重症胰腺炎16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感染14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11例,其他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针对病因和抗休克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如加强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改变、记录24 h出入量,同时建立2条静脉通道,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及早实现液体复苏,并告知患者该症临床预后、相关治疗方法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心理护理 感染性休克患者突然发病后会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较大的心理波动,且入住ICU,常因担心病情加重,且与外界隔离,家属探视受限,会产生自我评价过低、孤独感等心理负担。对此,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进入ICU病室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并在交流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动态心理变化,并给予人文关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信任感,减轻ICU病室的孤独感,同时,向患者耐心解释病情,及时解答患者的顾虑和疑问,满足患者正当的护理需求,并为患者举例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内心的负性情绪,使患者全身心地积极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工作。

1.2.2机械通气护理 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时,根据患者病情优选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并使用密闭吸痰管吸痰,保持连续性呼吸,以利于血压、血氧饱和度处于稳定状态;在吸痰过程中,为预防患者出现躁动而引发坠床等不良事件,可在吸痰前做好保护性约束措施;调节病床床头高度20°~30°,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血流量,有助于减轻组织缺氧;及时更换呼吸管理,以防止废物淤积引起呼吸道感染;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改变,若发生异常者立即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及时通知医生。

1.2.3药物护理 血管活性药物是感染性休克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逆转器官功能损害,并可有效预防MODS的发生,但患者存在全身循环系统障碍,用药后可能引起血压波动。护理人员在给药时,应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中的一个单独静脉通道持续给药,先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给药,再逐渐增加剂量,每间隔5 min监测1次血压,待血压平稳后每间隔30 min监测1次,并严格控制给药剂量及滴速,调整药物剂量时需逐步增减,以免血压大幅波动。同时详细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若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此外,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生素,并注意给药配伍禁忌。

1.2.4控制感染的护理 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需尽快明确感染病原体,可在抗生素应用之前留取血、尿标本送检,同时在脓毒症明确诊断1 h内,遵医嘱早期、足量、联合静脉应用广谱、高效抗生素,以早期控制感染;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导尿、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操作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制度,同时加强ICU病房管理,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1.2.5营养支持的护理 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且多合并严重代谢酸中毒,此时不宜开展营养支持,然而当患者休克纠正、病情稳定后,则需予以营养支持,以改善代谢紊乱,预防低蛋白血症。营养支持目标30~35 kcal/(kg·d),若不能进食,可选择胃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机体所需热量及营养摄入量。

1.3观察指标 ①经护理2周后,记录2组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②记录2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CRP)。③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2组护理前后不良心理状态[4],2个量表均各含有20个项目,均采用4级评分,中国常模标准分=总粗分×1.25,其中SDS分界值为53分,SAS分界值为50分。分值越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④于出院前,对生存患者及死亡患者的亲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比2组对护理满意情况。参照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护理满意度[3],共有5个维度,分别为护理技能水平、服务态度、临床预后质量、心理疏导服务、护理服务质量,每个维度20分,满分为100分,其中非常满意为100~80分,满意为79~60分,一般为59~40分,不满意为低于4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临床预后情况 观察组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不良预后发生情况 例(%)

2.22组临床护理指标比较 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理后的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2组心理状态比较 2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2 2组临床护理指标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注:①与干预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感染性休克是ICU常见危症之一,随着病情进展一旦发生MODS,病死率可高达60%以上,尽管目前临床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抗菌、恢复组织血液灌注等治疗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多,但在ICU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其MODS发生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5-6]。因此,如何降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MODS发生率、病死率则成为ICU病室医护人员共同研究的课题。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ICU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对降低感染性休克病死率,改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7-8]。近年来,随着医疗理念和技术的发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多种护理措施配合,并注重护理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将单纯以治疗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向为以患者为中心,继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9-10]。本研究中,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分别从心理、机械通气、用药、控制感染等方面开展护理服务,通过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正确认识感染性休克,解除思想顾虑,提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11];且可保证机械通气质量,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12];并加大对患者用药护理,有助于保障血压稳定,以利于充分发挥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继而利于积极控制休克进展和MODS的发生[13];同时,通过积极控制感染和营养支持护理,以减少治疗中的不良因素,进而对促进改善临床症状,缩短ICU时间,改善临床预后质量提供有利条件[14-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ODS发生率、病死率和血清CRP水平、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常规护理,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进一步减少MODS和死亡的发生, 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还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柳营,闫秋佚. 感染性休克的研究现状及护理进展[J]. 全科护理,2012,10(1):77-78

[2]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国急诊感染性休克临床实践指南[J]. 中国急诊医学,2016,36(3):193-206

[3] 张春花. 1例感染性休克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0,8(28):2631

[4] 隋韧虹,卢绚丽. 产褥感染致感染性休克5例的护理[J]. 中国乡村医药,2017,24(9):68-69

[5] 赖云青. 外科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8):20

[6] 肖燕. PICCO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377

[7] 晏娟.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效果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5):154-155

[8] 陈素娟.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J]. 中外健康文摘,2011,8(42):341-342

[9] 甄玉嫦. 集束化护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9):81-82

[10] 区燕云,董秋林,陈世春,等. 60例感染性休克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 天津护理,2013,21(3):206-207

[11] 孙映雪,郭伟,姜尧尧.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评价[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10(1):57-59

[12] 高健.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7):859-861

[13] 黄娇. 输尿管结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干预[J]. 实用临床医学,2016,17(9):70-71

[14] 毛新娟. 24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2,10(7):619

[15] 张玲. 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急救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52-53

[16] 朴美花. ICU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优质护理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3815

猜你喜欢
感染性休克护理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7》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