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梅
普洱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云南普洱 665000
乳腺癌术后进行淋巴结性质的检查手段包括磁共振、钼靶等,超声检查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常规超声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自2016年4月—2017年9月间在该院接受腋窝淋巴结诊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择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腋窝淋巴结应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回顾在该院接受腋窝淋巴结诊治的患者资料,选择88例对象,所选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腋窝淋巴结,存在精神异常、肾病、心脏病等患者均排除此次研究。共纳入88例腋窝淋巴结,患者年龄23~78周岁,年龄平均值为(51.2±10.3)岁。2例浸润性小叶癌患者,5例导管内癌患者,18例浸润型导管癌患者,61例浸润性癌患者,2例双侧乳腺癌患者。全部88例腋窝淋巴结中共22例患者未发生转移,66例患者发生转移。此次研究征得患者与其家属同意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诊断,取患者仰卧位并指导患者上举双手,对双侧腋窝进行扫查,选择存在典型形态学改变的淋巴结并进行标记[1]。对患者进行多切面扫查,观察患者血流类型、淋巴结皮质厚度、腋窝淋巴结长短轴比、丰富程度等。选取淋巴结长轴切面并将双幅超声弹性成像弹性模式开启,将探头与淋巴结保持垂直并进行连续手动压缩,图像稳定性标准为压力指数3~4,对图像进行保存并对感兴趣区进行保存。调节感兴趣区范围为病变面积2倍及以上,防止腋血管以及胸部肌肉的影响[2]。
二维超声依照形态将腋窝淋巴结分为Ⅲ型,Ⅰ型(正常型):可见形态规则淋巴结,皮质厚度低于3毫米,淋巴结门结构居中;Ⅱ型(皮质增厚型):淋巴结门结构偏心或者居中,皮质厚度不低于3毫米;Ⅲ型(低回声型):淋巴结门结构消失,皮质厚度超过3毫米[3]。彩色多普勒超声分为Ⅲ型,Ⅰ型(无血流型):淋巴结周围以及淋巴结内没有血流信号;Ⅱ型(淋巴门型):淋巴们存在血流信号;Ⅲ型(混合型):淋巴结周边以及淋巴结内存在血流信号[4]。应用CHOI4分法进行弹性评分,1分:淋巴结内可见少量蓝色或者全部为绿色;2分:存在散在蓝色区域且面积低于45%;3分:蓝色区域面积超过45%;4分:整个淋巴结呈现绿色,边缘可见绿色或者不可见绿色[5]。
该次研究所用数据资料分析软件为SPSS 17.0统计学软件,应用[n(%)]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转移性淋巴结形态以Ⅱ型、Ⅲ型为主,6例Ⅰ型患者,42例Ⅱ型患者,18例Ⅲ型患者,非转移性淋巴结形态以Ⅰ型为主,13例Ⅰ型患者,9例Ⅱ型患者。
转移性淋巴结血流分型以Ⅲ型为主,2例Ⅰ型患者,28例Ⅱ型患者,36例Ⅲ型患者,非转移性淋巴结血流分型以及Ⅰ型、Ⅱ型为主,21例Ⅱ型患者,1例Ⅲ型患者。
常规超声检查腋窝淋巴结准确度为70.45%,特异度为66.67%,敏感度为73.08%,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分别为85.23%、77.78%、9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参见表 1、表 2、表 3。
表1 腋窝淋巴结性质超声检查结果
表2 腋窝淋巴结性质超声联合弹性评分检查结果
表3 比较超声检查、弹性评分以及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检查(%)
乳腺癌属于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由于淋巴回流丰富,因而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高,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能够防止病情发展。超声检查在临床上具有较广应用,但是在腋窝淋巴结诊断方面的能力有限[6]。常规超声可通过淋巴结长短轴比、皮质以及血流等病理基础进行判定,癌细胞不断增殖后血流类型和丰富程度也会出现变化,甚至出现癌细胞蔓延至淋巴结外的现象,大量肿大淋巴结发生融合现象并与周围组织相互粘连[7]。常规超声检查能够根据皮质增厚程度、血流等进行判定,缺点在于具有较低的诊断敏感度[8]。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依照不同的组织硬度以及在组织受到外力发生的变形程度转化为实时彩色图像判断病灶良恶性[9],出现较大位移变化的组织具有较小弹性系数,图像为红色,出现较小位移变化的组织具有较大弹性系数,图像为蓝色,出现一般位移变化的组织具有适中弹性系数,图像为绿色[10]。
此次研究中,常规超声检查腋窝淋巴结准确度为70.45%,特异度为66.67%,敏感度为73.08%,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分别为85.23%、77.78%、9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临床诊断准确度约为90%,与该次研究结果相符,综上所述,对腋窝淋巴结应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谭建凤,王福明,田莉.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腋窝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520-4521.
[2]郑晓芳,付赵虎,于晶晶,等.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腋窝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5,(9):1239-1241.
[3]Lee B,Lim AK,Krell J,et,al.The efficacy of axillary ultrasound in the detection of nodal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J].A jr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2013,200(3):314-320.
[4]杨美琴,刘桂林,方明,等.弹性成像对超声诊断乳腺癌腋淋巴结性质准确性的提升作用 [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11-113,152.
[5]Choi JJ,Kang B J,Kin SH,et,al.Role of sonographic elast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xillary lymph nodes in breast cancer[J].J Ultrosound Med,2011,30:429-436.
[6]卢春燕,刘雪玲,林春苗,等.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结性质诊断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19):3188-3190.
[7]Zhang YN,Wang CJ,Xu Y,et,al.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in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to the axillary lymph nodes in Chinese patients[J].Ultrasound in Medicine&Biology,2015,41(7):1835-1841.
[8]余晋涛,李敏儿.常规二维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性质的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8):135-137.
[9]王怡,张欢,唐蕾,詹维伟,等.常规超声、钼靶和磁共振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诊断价值评估[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5):391-394.
[10]余丽惠.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5):793-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