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玲玲,孙昭睿
1.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 222000;2.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 222000
急性肠梗阻是消化科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主要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而这两种肠梗阻在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情况完全不同[1]。相关研究表示,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约在20%~37%,确诊后需尽快进行手术[2]。临床上术前将早期绞窄性肠梗阻误诊为单纯性肠梗阻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区分单纯性与绞窄性肠梗阻,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但目前临床上缺乏用于检测急性肠梗阻病情严重程度的高特异性血液指标。研究表示,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及D-乳酸是早期诊断肠缺血的敏感指标,2项指标水平与创伤、炎症严重程度以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而急性肠梗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与患者炎症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程度有明显关联[3-4]。当前关于IFABP及D-乳酸对急性肠梗阻患者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面的相关研究甚少,因此,该研究将探讨IFABP及D-乳酸水平对该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6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早期指导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择在该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8.6±9.2)岁;包括30例单纯性肠梗阻,30例经手术确定为绞窄性肠梗阻。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6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0名,女性30名;年龄 43~78 岁,平均年龄(58.8±9.3)岁;经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纳入对象均签署过书面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纳入标准 观察组:①患者入院时有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急性肠梗阻相关临床症状,且经查体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肠梗阻[5];②未合并肿瘤、腹部外伤及门静脉高压者。对照组:①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等慢性病;②无腹部创伤、肿瘤及手术史本;③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良好。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血管,肝肾肺系和造血系统的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②患精神疾病者;③存在肠梗阻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病史的患者;④过敏体质,治疗存在巨大风险者或已知对本组药物成分过敏者;⑤胃肠道穿孔倾向者;⑥严重感染者;⑦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⑧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病史;⑨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实验者。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1h时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进行IFABP及D-乳酸检测,并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于入院后6 h时再次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进行IFABP及D-乳酸检测;对照组人员则在体检时抽取血液进行IFABP及D-乳酸检测;IFABP及D-乳酸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IFABP及D-乳酸试剂盒购自南京森贝伽生物,具体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中说明书进行。
对比观察组入院1 h与对照组血清IFABP及D-乳酸水平,探究血清IFABP及D-乳酸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意义;同时记录并对比观察组患者入院1 h及入院6 h(治疗后)血清IFABP及D-乳酸水平。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各组计量资料结果用(±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计数资料结果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并根据曲线下面积对血清IFABP及D-乳酸诊断机制进行判断。
观察组入院1 h血清IFABP及D-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FABP及D-乳酸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FABP及D-乳酸水平比较(±s)
组别IFABP(ng/mL) D-乳酸(μg/L)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982.34±86.77 160.76±75.82 55.23 0.00 326.19±110.85 218.46±65.17 6.49 0.00
对观察组入院1 h和对照组的血清IFABP及D-乳酸水平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FABP及D-乳酸的AUC分别为0.808和0.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IFABP及D-乳酸诊断急性肠梗阻患者粘膜损伤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43.96 ng/mL和335.37 μg/L。
入院时,观察组中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血清IFABP及D-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性肠梗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6 h后,观察组两种疾病类型患者血清IFABP及D-乳酸均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两种疾病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单纯性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血清IFABP及D-乳酸水平比较(±s)
表2 单纯性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血清IFABP及D-乳酸水平比较(±s)
组别IFABP(ng/mL)入院1 h 入院6 h t值 P值D-乳酸(μg/L)入院1 h 入院6 h t值 P值单纯性肠梗阻(n=30)绞窄性肠梗阻(n=30)t值P值736.12±72.68 1538.02±142.13 27.51 0.00 212.06±68.83 210.98±70.21 0.06 0.95 28.67 45.85 0.00 0.00 283.52±102.92 415.31±130.97 4.33 0.00 234.61±64.05 235.86±64.57 0.07 0.94 2.21 6.73 0.03 0.00
急性肠梗阻是指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患者梗阻肠段先会出现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而丢失体液及电解质,并会出现肠壁循环受阻、坏死、继发感染等,最终会引起患者出现毒血症、休克,甚至死亡[6]。因而,快速并准确的诊断肠梗阻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相关研究发现,IFABP在肠梗阻患者急性肠缺血的诊断中有较高价值,IFABP是诊断缺血、肠坏死的敏感指标,并对患者肠梗阻术后的预后有指导意义[7-8]。D-乳酸可作为新的血浆标志物应用于急性肠粘膜损害的早期诊断[9]。
IFABP为一组低分子量的细胞液蛋白,主要存在于人体小肠的成熟肠上皮细胞胞液中,具有较好的组织特异性;其在健康人体血清中的含量甚微,当出现肠缺血时,IFABP分子可以通过通透性增大的细胞膜进入到血液中,在创伤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预测有较重要意义[7-8]。D-乳酸主要由肠道内大肠杆菌、乳酸菌等多种细菌产生,在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急性肠缺血或者肠梗阻等病变时,会引起肠道内细菌大量繁殖,从而产生大量D-乳酸,并进入血循环。因此,血清中D-乳酸含量可反映机体肠黏膜损伤程度及肠通透性变化情况[9-10]。相关研究表示,血清D-乳酸在机体缺血45 min后升高,再灌注2 h时达高峰,与小肠黏膜损伤评分呈正相关[10]。
由上述研究结果得,观察组入院1hIFABP及D-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绞窄性肠梗阻患者IFABP及D-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经治疗处理后,入院6 h时观察组两种疾病类型患者IFABP及D-乳酸水平均明显降低,表示IFABP及D-乳酸的测定对肠梗阻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明显的指导价值;另外,IFABP及D-乳酸的AUC分别为0.808和0.875;IFABP及D-乳酸诊断急性肠梗阻患者粘膜损伤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43.96 ng/mL和335.37 μg/L;表示IFABP及D-乳酸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参考价值高,且D-乳酸诊断效用高于IFABP。与郑莉[7]等研究结果中IFABP的AUC为0.805,最佳临界值为84.29 μg/L,陈韵名[9]等研究结果中D-乳酸AUC为0.882相近。
综上所述,IFABP及D-乳酸能够有效区分急性肠梗阻患者疾病类型,且在患者预后中指导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1]朱石柱,吴俊峰,尹振琪,等.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6):77-79.
[2]邸玉芹,俞维宝,曲希侠.CT和X线在绞窄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综述,2017,23(12):2495-2497.
[3]陈永亮,刘晖,黄风贞.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控制性降压的胃肠保护作用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3):2407-2408.
[4]王天鹏.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对小肠外伤手术预后的评估价值[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6.
[5]方松山.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运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7):18-20.
[6]张经文,陈海龙,张桂信,等.阳明腑实证时肠道屏障损伤与肺损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11):699-702.
[7]郑莉,冯舟,韦风远.IFABP检测在急性肠梗阻患者肠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4):410-411.
[8]何干,杨强,刘洋,等.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成人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4):87-89.
[9]陈韵名,邓烈华,张媛莉,等.D-乳酸跨肺梯度在肺炎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意义[J].重庆医学,2015,44(31):4355-4357,4360.
[10]姜冰.肝硬化患者DAO、内毒素、D-乳酸变化及在肠黏膜屏障功能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