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8-06-25 03:16余小梅
系统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满意度

余小梅

丰都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重庆 408200

脑血管疾病为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占脑血管疾病的50%以上。脑梗死为脑血管疾病常见类型,占所有脑卒中的60%~80%,具有高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脑梗死的病死率虽然逐年降低,但致残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研究发现,脑梗死肢体功能的恢复和康复介入的时机相关,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该研究纳入该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4例脑梗死,并给予中医康复护理措施,获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患者入院后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初次发病,生命体征平稳;排除合并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器官功能不全患者,意识障碍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8~83岁,平均(60.13±10.32)岁;发病时间 5~17 h,平均(11.37±2.13)h。对照组 42 例,男 24 例,女 18 例,年龄36~85 岁,平均(61.28±10.51)岁;发病时间 6~18 h,平均(10.93±2.30)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产后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做好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测,遵从医嘱给药,指导患者健康饮食,简单的康复锻炼,做好病房的清洁工作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1)情志护理:在中医中,认为不良情绪过度会增加疾病发病率,且会造成疾病进一步恶化[4]。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士加强对患者的情志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不良情绪对疾病产生的不良影响,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让患者的朋友、同事、亲属多来探望患者,给予患者鼓励,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焦虑、抑郁、难过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预后。(2)针灸治疗:常规铺巾消毒后,取毫针针刺曲池穴、肩髃穴、梁丘穴、外关穴、委中穴、环跳穴等,在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过程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保持放松,不要紧张。可以为患者播放舒缓轻松的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得气后留针 30 min。1次/d,10 d 为 1个疗程。(3)穴位按摩:让患者保持放松,取合谷穴、阳陵泉穴、手三里穴和肩前穴等穴位按摩,每个穴位按压2 min,并结合揉法、推法等方法对患者患肢进行推拿,1次/d,10 d为1个疗程。(4)康复锻炼:①语言功能锻炼: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式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先让患者练习发音,坚持练习对话30 min/d,并根据患者训练的效果调整练习强度。为患者播放收音机或播放器,让患者进行鼓腮、伸舌、张口、舌面唇肌刺激,鼓励患者说话,并让家属与患者多交流,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②吞咽功能训练:脑梗死患者多伴有吞咽功能障碍,护士采用压舌板对患者口唇周围、面颊部内侧和舌部进行刺激。让患者加强空吞咽功能练习,逐渐恢复吞咽功能后,加强对患者摄食训练[5]。③坐立训练: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让患者头部保持正直,将重心由健侧转移到患侧,并反复训练。在家属的协助下,指导患者完成前后平衡训练。先从半坐位开始加强患者的坐位耐力训练,若可以坚持30 min且未出现低血压,可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6]。④站立训练: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坐位——站位训练,做好各种状态下的平衡训练,纠正患者异常步态,逐渐恢复患者的步行能力。⑤行走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进餐、刷牙、捡豆子、梳头、更换衣服、沐浴等训练。20 min/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7]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8]评价,分数越高,提示心理状况越差;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9]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患者出院前,向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量表评分结果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护理满意度用[n(%)]表示,行 χ2检验,QOL、SAS、SDS 和NIHSS 资料用(±s)表示,比较进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QOL评分对比

观察组社会功能、身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护理后QOL评分对比[(±s),分]

表 1 两组护理后QOL评分对比[(±s),分]

组别 社会功能 身体功能 角色功能 生活质量总评分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值P值2.28±0.21 1.26±0.22 21.735<0.01 2.08±0.25 1.25±0.18 17.461<0.01 2.29±0.26 1.55±0.16 15.709<0.01 7.88±1.29 6.06±1.25 6.566<0.01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和NIHS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和NIHSS评分对比[(±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SDS护理前 护理后SAS护理前 护理后NIHSS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值P值56.37±5.67 55.88±5.89 0.388>0.05(28.35±2.74)#(38.46±3.28)#15.330<0.01 60.55±5.37 61.05±5.78 0.411>0.05(26.83±3.56)#(37.62±3.18)#11.125<0.01 10.25±1.74 10.32±1.68 0.188>0.05(5.35±1.38)#(6.35±1.43)#3.261<0.01

2.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和NIHSS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后的SDS、SAS和NIHS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致残率比较高,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的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脑梗死患者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大部分患者治疗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语、偏瘫以及吞咽功能障碍等[10]。脑梗死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虽然是不可逆的,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很难获得逆转。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也会康复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发现,早期康复锻炼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刺激运动通路上的各个神经元,促进侧支循环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促进脑梗死患者实质上的康复[11]。该研究中,将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总评分达到了 (7.88±1.2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6±1.25)分,这与史文平等[12]报道的(7.9±1.1)分和(6.0±1.2)分相当。 提示中医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和NIHSS分分别为(26.83±3.56)分、(28.35±2.74)分、(5.35±1.38)分,均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这与朱蕴红[13]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脑梗死患者中枢神经组织的重塑,并建立代偿机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该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提示中医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于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Hu GC,Hsu CY,Yu HK,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the volume of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the risk of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4,95(2):269-275.

[2]刘晓花.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3,33(10):117-119.

[3]马静.中医康复护理配合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23(6):118-119.

[4]陈庚.中医康复综合疗法对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28(6):254-255.

[5]王嘉麟,邢佳,贺立娟,等.脑梗死恢复期与后遗症期中医社区综合康复模式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5,32(11):652-656.

[6]冯秀贞,刘兴华.中医康复卒中单元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2):94-95.

[7]黄旭,郑超英.中医康复卒中单元治疗脑梗死30例[J].河南中医,2010,30(8):766-767.

[8]王益平,冯莉,杨雪,等.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技术应用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79-180.

[9]单琴.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6):16-17.

[10]王启月,陈燕,杨旭,等.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附43例临床资料[J].江苏中医药,2014,22(11):62-64.

[11]周元成,吴新贵,肖贻财,等.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对脑梗死大鼠GAP-43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1,31(1):55-59.

[12]史文平,吴萍.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2):127-129.

[13]张瑾.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7):115-116.

[14]朱蕴红.早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2,34(8):1191-1193.

猜你喜欢
脑梗死康复满意度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