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皱肺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长期随访观察

2018-06-25 07:17李秀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评分表步行阻塞性

李秀娟 刘 菊 孙 洪

(武汉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湖北 武汉 4300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1〕,居死亡原因的第4位。COPD以持续性和进行性的气流阻塞为特征,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2,3〕。COP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包括吸烟、空气污染、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及呼吸道感染等。内因包括免疫功能降低、遗传因素、呼吸道反应性增高等〔4,5〕。COPD的中医病机则多因久病肺虚,痰瘀潴留,可以归属于“肺胀”的范畴。肺胀即肺气胀满,属于因为肺气壅塞而导致的虚满喘咳之证。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导致肺气胀满,每因复感外邪而使病情反复发作或者急性加重。中医药在COPD的防治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研究发现,采用补肺纳肾的方法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6〕。本研究旨在通过长期随访观察,探讨加味皱肺丸治疗COPD的长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治疗的107例COPD患者,采用2007年中华医学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标准进行诊断,排除标准: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精神性疾病等,男55例,女52例,平均年龄(68.55±5.17)岁,平均病程(11.65±5.17)年。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男26例,女27例,平均年龄(67.57±5.25)岁,平均病程(11.75±5.05)年;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平均年龄(68.05±5.57)岁,平均病程(11.45±5.67)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给药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止咳、祛痰、平喘、抗感染、呼吸训练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每天口服加味皱肺丸(五灵脂,柏子仁,胡桃仁,党参,地龙,山药等,炼蜜为丸,由本院药剂室制),6 g/次,2次/d,8 w为1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连续3个月,每月行1次随访,随后每3个月行1次随访,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

1.3检测指标 在随访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复发再入院情况;同时采用美国Vmax6229综合心肺功能测试系统测试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FVC百分率(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功能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随访期间,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含量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估:采用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蔡映云〔7〕教授所制定的生活质量评分表,有2名医师在治疗前及随访期间对两组进行同步评定,取其平均值。该评分表共分4类35项,第1类为日常生活能力,共13项(F1/13);第2类为社会活动能力,共7项(F2/7);第3类为抑郁症状,共8项(F3/8);第4类为焦虑症状,共7项(F4/7)。每项分设1~4分,1分为最好,4分为最差,所有项目评分相加为总分,将总分除以项目数为总均分,各大类因子分由组成的项目数而得。6 min步行距离:受试者在安静及空气流通的100 m长的走廊上来回行走。试验前先让受试者熟悉测试方法和环境。试验中让受试者尽可能快地行走。如有必要,也可以减慢速度或者停下来休息。到6 min时,喊“停”,然后测量步行的总距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χ2、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长期随访中复发率比较 按随访时间分为6个时间段,与对照组≤1个月、≤2个月、Q3<且≤6个月、6<且≤9个月,9<且≤12个月再入院次数及再入院率〔5(9.26%)、7(12.96%)、15(27.78%)、21(38.89%)、10(18.52%)、9(16.67%)〕比较,治疗组各时间段的复发再入院次数及再入院率〔1(1.8%)、3(5.66%)、9(16.98%)、10(18.87%)、5(9.43%)、2(3.77%)〕均明显降低(P<0.01)。

2.2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FEV1、MVV均明显下降(P<0.05),FVC未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FEV1、MVV指标均未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VC指标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的5个时间段内,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FEV1/FVC、MVV指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gG、IgA、IgM及CD3+、CD4+、CD8+、CD4+/CD8+未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血清IgG、IgA、IgM及CD3+、CD4+、CD4+/CD8+显著增高,CD8+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的随访期间,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IgG、IgA、IgM及CD3+、CD4+、CD8+、CD4+/CD8+均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见表2,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经给药治疗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和6 min步行距离未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显著降低,6 min步行距离显著提高(P<0.05)。在治疗后的随访期间,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显著降低,6 min步行距离显著提高(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3)P<0.05;4)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g水平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下表同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

3 讨 论

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急性加重的特点。严重时可合并肺心病、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8,9〕。目前对于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种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了COPD的发生发展。其中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被激活和黏附,并进一步释放蛋白酶和氧化代谢产物,造成呼吸道损伤。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三烯(LT)B4刺激炎症细胞聚集和移行〔10,11〕。COPD患者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往往伴有免疫功能异常。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较,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往往会发生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下降〔12,13〕。COPD相当于中医的“肺胀”、“喘证”、“咳嗽”、“痰饮”等病范畴,病机为痰饮瘀血互结和肺脾肾虚衰。治疗则应该从扶正固本,益肺脾肾之气为重点。加味皱肺丸由五灵脂,柏子仁,胡桃仁,党参,地龙,山药等组成,炼蜜为丸,具有补肺益肾,止咳平喘之效,方中五灵脂活血散瘀;柏子仁滋阴养血;胡桃仁补肾温肺;党参益气生津,补益肺气;地龙清肺定喘;山药益肺止咳,滋肾益精。全方以补肺益肾为主,化痰平喘佐活血化瘀,通过扶正固本,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来改善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复发率〔14,15〕。综上所述,加味皱肺丸口服通过增强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可以改善生存质量,减少患者急性复发的次数,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4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López-Campos JL,Tan W,Soriano JB.Global burden of COPD〔J〕.Respirology,2016;21(1):14-23.

3Negewo NA,Gibson PG,McDonald VM.COPD and its comorbidities:Impact,measurement and mechanisms〔J〕.Respirology,2015;20(8):1160-71.

4Rab A,Rowe SM,Raju SV,etal.Cigarette smoke and CFTR:implication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PD〔J〕.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2013;305(8):L530-41.

5de Miguel Díez J,Chancafe Morgan J,Jiménez García R.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PD and heart failure risk:a review〔J〕.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3;8:305-12.

6张文伟,曹雅丽.中医药治疗肺胀、肺痿体会〔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4):48-9.

7蔡映云,粱永杰,汪钟贤,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6):241-5.

8Sohal SS,Ward C,Danial W,etal.Recen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inflammation and remodeling in the airway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Exp Rev Respir Med,2013;7(3):275-88.

9Corsonello A,Antonelli Incalzi R,Pistelli R,etal.Comorbiditi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urr Opin Pulm Med,2011;17(Suppl 1):S21-8.

10王翠茹,李 玲,韩云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1;17(32):19-20.

11Ishii T,Kida K.Predicto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xacerbations〔J〕.Curr Opin Pulm Med,2014;20(2):138-45.

12Brusselle G,Bracke K.Targeting immune pathways for therapy in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nn Am Thorac Soc,2014;11(Suppl 5):S322-8.

13Holtzman MJ,Byers DE,Alexander-Brett J,etal.The role of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and innate immune cells in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J〕.Nat Rev Immunol,2014;14(10):686-98.

14房莉萍,丛 鹏,冯 璐.补肺益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26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5;7(2):282-3.

15徐桂琴,李雪苓,王 欢,等.肺系病中医证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19-21.

猜你喜欢
评分表步行阻塞性
魔方小区
步行回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本年度谁是冠军
改良GRACE评分表在急诊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新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起重机械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