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瑞环 谢秀慧
摘 要: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很难满足农业生产的具体需求。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整体性和长远性两个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了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实现原则;其后,围绕主要内容、实现逻辑、实现措施三个角度,重点研究了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实现方式。意在通过本文的讨论,为农田水利工程的生态化、科学化建设发展做出文本支持。
关键词:农田水利规划工程;生态功能设计;耕地保护
总的来说,我国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农田水利建设方式过于重视粮食生产,而疏于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补偿,造成当前农田周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窘境。在這样的时代背景下,集生产、生态与隔离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式被开发出来,为农村区域经济的综合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据此,我们有必要对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实现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一、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实现原则
第一,整体性的设计实现原则由于农田水利工程需要涉及到地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多个方面,所以相关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以及实现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起整体性的原则。据此,在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功能分化、功能整合、标准评估时,必须要做好经济、生态与生产间的协调统一;第二,长远性的设计实现原则。一项农田水利规划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系统的、全面的、具体的。同时,农田水利规划工程成果对地方农业的影响作用也较为深远。基于以上,决定了相关人员一定要坚持长远性的设计实现原则,充分考量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长远发展的干预影响,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农田水利工程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二、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实现方式
1.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主要内容
首先,应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规划评价,确定出农田水利生产功能、隔离功能、生态功能等各个分区的重合性,以此实现统一分区的多功能设计发展;
其次,应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占用较多的地域作为基本农田,并通过建模法、归纳法等多种手段,分析出城市工程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用地之间的隔离需求,并据此制定出合理、实际的农田水利规划方案。这样以来,一方面能有效地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可行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还有助于避免城市其他领域建设与农田水利规划间的冲突问题,以此确保农田水利规划可完全按照设计方案落实进行;
再次,在生态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相关人员还应对农田周边的生态环境、水文分布特点、气候情况等进行综合考察,并将考察结果以数据的方式准确记录下来,以此为农田水利规划的多功能设计工作夯实基础,实现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性、生态安全性的有效评估;
最后,相关人员还着重对相应区域的土壤结构、土壤质量加以考量,从而进一步确定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作用价值,避免“事倍功半”的负面建设情况发生。
2.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实现逻辑
第一,要想达成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高质量实现,相关人员就必须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背景做出全面考量。从当前来看,影响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的背景因素,主要是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与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其中更是以用地矛盾问题最为尖锐。在实际的设计实现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协调好上述矛盾的相互关系,在开展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的同时,加强对工程用地规模的有效控制,并建立起一定的补偿机制,以此保证土地生态、土地保护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发展一致性。
第二,要想达成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高质量实现,相关人员就必须要明确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的功能特点。从隔离功能、生产功能两个角度的设计来讲,现代农田水利工程与传统农田水利工程基本相同,都是为了更加稳定、高效地提升农田的水资源供给能力。而与之不同的是,现代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功能设计,与传统农田水利工程有很大差异。在传统的角度讲,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围绕“生产”二字展开的,重在增强农业生产活动的整体质量水平,而并未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存在足量支持;而在现代农田水利领域当中,人们在开拓工程建设用地的同时,还应预留出较大部分的生态用地空间,从而使农业生产、工程运行更加和谐化、自然化,尽量弱化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第三,要想达成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高质量实现,相关人员还应做好各类功能指标的评价工作。具体来讲,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中的评价活动可分为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两种,间接评价的对象主要为农田用地,直接评价的对象为生态功能用地及未占用土地。
3.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实现措施
第一,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用地行为的调整控制。在实际的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分析好农田土地的利用限度,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对土地建设速度、土地利用范围进行严格把控。同时,还应结合土地用途的限制条件,对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占用土地进行结构调整,以此提升单位土地面积的用途多样性,从而有效提升农田土地的利用率,减少满足功能设计所需的土地建设面积。
第二,要做好农田水利各功能方向的分类管理。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分为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隔离功能三个方面。对此,为了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相关人员应对各功能方面的多项指标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对农田水利生态功能建设涉及到的林地保护、水系保护、耕地保护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评估,并积极加强各类功能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联结,从而做到“以建设促保护,以工程带自然”的理想效果,进而有效提升农田水利建设用地的整体生产运行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证国家平稳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农业领域的建设发展与我国整体的经济能力息息相关。此时,相关人员必须对农业水利建设这一农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加以重视,通过协调建设用地、耕地、生态用地间的相互关系,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各项工程指标的分析控制,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化、现代化、绿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峰,闵军,李中华.关于如何做好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7,17(08):45-47+54.
[2]韦凤年. 借鉴城市规划管理理念 破解农田水利建设难题[N]. 中国水利报,2012-05-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