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与《根鸟》成书差异的原因分析

2018-06-24 10:16曹越
牡丹 2018年11期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守望者

曹越

成长,是人类个体生命的重要体验,也是人生的必然阶段。成长小说在文学史上自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当代小说家塞林格的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和我国北大教授曹文轩的《根鸟》都被誉为“成长小说的现代经典”。本文就从成长模式入手,分析塞林格的《守望者》和曹文轩的《根鸟》能够成为成长小说经典之作的原因差异。

一、中美两国文化

曹文轩的《根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下生成的,传统文化向来以群体为本位,提倡和推崇“为人民服务”;塞林格的《守望者》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体现,注重人本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自由平等。这种差异是由支撑它们各自的哲学思想决定的。中国的三大宗教是“群体主义”的根源:儒家,以“仁爱”为核心,提倡每个人要从全局出发,凡事先想到别人,关爱别人,摒弃私心杂念,学会和别人相处,根鸟成长道路上出现不少领路人,受到很多人的帮助,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根鸟性格中谦虚谨慎,做事考虑周全是道家强调克制和“度”的体现;佛教,以“隐忍”为基本教义,认为人生来就是受苦的,而根鸟在成长历程中经历艰难困苦,最终找到梦中的大峡谷,正是佛教先苦后甜,经历大困苦最终到达彼岸的体现。

产生《守望者》的美国是一个新生的国家,其思想根源来自欧洲,最先接受的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这种文明是一种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又形成一种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文艺复兴时期地“人本主义”思想也为美国的个人主义观提供了可能。美国人信奉“先为自我,我再帮人”,首先考虑的是民主、自由和国家利益,然后是物质财富和个人幸福的追求,最后才会想到帮助别人。霍尔顿想回归童年,不想看到成人世界的虚伪、社会的冷漠,在他成长的道路上缺乏精神引路人,无一不是对美国文化很好的表达。

二、时代背景

《守望者》发表于1951年,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政府在战争中大发横财,一跃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政府为了维持地位,对内实行麦卡锡主义,镇压异己;对外发动侵朝战争。美国人民处于一个物质极大丰富而精神备受压抑的时代,生活在其中的青少年最具活力,较早地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闷,最先起来反抗。可是,整个社会人性的准则已荡然无存,他们一味地用四肢生活而不是用脑子,青少年已无能为力,患上了“时代病”,苦闷彷徨,孤独厌世,成为“垮掉的一代”,霍尔顿成了这一类型的代表。塞林格以他深刻的笔触对这一社会现象严加批判,对青少年精神成长充满担忧,对美国工业文明充满质疑。

《根鸟》发表于1999年,20世纪末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不用再为温饱担忧,求神拜佛不再流行,甚至走向了一个极端,将一切信仰粉碎,怀疑一切,认为“梦”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人们更多地追求物质享受,精神世界相当贫乏。根鸟的寻梦道路是那样的艰难,不仅是来源于他的心智不够成熟,更重要的则是周围人的不理解。《根鸟》的问世,人们能够看出曹文轩有唤醒群众追求精神幸福,重视内心世界的呼吁与呐喊。曹文轩同样关注现代人的精神层面,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他认为“文学要有担当,要写生活中缺少的东西,要写生活中应有的东西”。

两部作品的发表有着各自的时代背景,却傳达出共同的心声,更多关注青少年精神层面的成长。

三、作家个人经历

美国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认为,“一切严肃的作品说到底必然是自传性质的,而且一个人要是想要创造出一件具有真实价值的东西,他便必须使用他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和精力”。虽然这种观点有其偏颇之处,但是不可否认作家的生活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1919年1月1日,塞林格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学业上,塞林格的表现一直都不出色。他在纽约学校时,成绩不佳,几乎可以说被勒令退学,他父亲为他联系了一家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准军事学校。中学毕业后,塞林格在纽约大学读了一年就退学,接着去欧洲学习从事家族生意,但是欧洲之旅又让他认识到不能继承父业,不久继续回国读书,先后进了三所学校都未毕业。《守望者》很难说是完全意义上的自传体小说,但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塞林格的影子,霍尔顿的出身、一系列的成长经历以及霍尔顿愤怒消极的情绪,无一不是塞林格这个愤世嫉俗者对自己内心的最好表达。他揭示了成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代沟,提倡个性自由,让不少青少年产生共鸣,他用内心的声音传达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怀。

曹文轩出生于江苏盐城的农村,虽然他在北京生活了多年,但他依然认为自己是个乡下人。他曾说:“20岁之前的岁月,我是一个道道地地的农村孩子,乡村用20年的时间,铸就了一个注定了要属于他的人。”后来,他进入了北京这个大都市,城市文明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并没有让他忘却乡村;相反,他越来越想念那纯净的农村生活,这种生活可以使他在燥热的大都市获得一片心灵的净地。纯净的乡村生活孕育着他,美丽的乡村故事感染着他,时机一旦成熟,他就会把这些尘封的记忆公布于世,从而感染浮躁的人们,使精神世界贫乏的青少年获得心灵的慰安与感动。《根鸟》这部成长小说,就是在于“指引”,而非表现真实,他是曹文轩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对个体成长的终极追问。

四、结语

就是在这样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作家笔下,两部“成长经典”应运而生。塞林格和曹文轩都从人和人性方面关注青少年成长,关注少年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为个人的成长探寻出路。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守望者
洞见塞林格——塞林格诞辰100周年
大桥上的守望者
守望者
不拒绝善于用心的人
汉白路的守望者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麦田里的守望者》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小说《塞林格的信》出版
不赴“总统宴”的塞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