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说不辣,你最多被辣到怀疑人生;湖南人说不辣,那是要你命。
辣椒,一个来自美洲的辣妹,十六世纪末被海淘的商人带回中国。当时,湖南刚经历了战乱和病疫,人口锐减、粮食短缺,从沿海地区迁入了一批移民开垦荒地。夏天,高温多雨如桑拿房,冬天,寒冷潮湿如冰窖。开荒者心态崩了,本来就没东西吃,天气还让人毫无胃口,盐这种金贵的东西更是买不起,但不填饱肚子就没力气干活,怎么办?辣椒如同天使般降临了,夏天吃辣开胃生津祛湿发汗,冬日吃辣驱寒保暖,此乃神物!
紧接着,贵州、四川、江西等地都陆续发现了这湿热地区的救命草,辣椒随之在全国流行起来。
现在流行的免辣、微微辣、微辣、中辣、重辣、特辣、爆辣、变态辣等说法,其实很微妙。
实际上,辣度是可以通过数据衡量的。辣度的分级单位是史高维尔单位 (Scoville Heat Unit,以下简称SHU),辣度可以从300多万SHU到完全一点都不辣的 0 SHU。
要一个湖南人不吃辣是不可能的。
湖南有全国唯一的一本专门研究辣椒的科技期刊《辣椒杂志》;曾经湖南种植了将近600个辣椒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是全国第一;现在,湖南本地种植的辣椒已经不够吃了,每年进口辣椒量又成了全国第一。
湖南人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辣椒。早上吃粉,要放剁辣椒、辣椒萝卜,或者直接盖辣椒炒肉的码子;中午吃饭,豆豉辣椒炒肉,剁辣椒炒鸡蛋,再来一道青辣椒炒红辣椒;晚上来场口味虾、口味蛇、姜辣凤爪的宵夜,这一天才算熨帖。每个湖南人家的冰箱里,都不会少于10种辣椒制品。
哲学家张起钧曾经来到湖南,说湘菜这辣味儿“愈尝愈勇敢”。哲学家就是看得透,确实,不怕吃辣的人,胆子大,人也更勇敢。
因为辣味儿并不是那种享受型的味觉体验,而是痛觉体验。喜欢吃辣也暗含着一种挑战的心理——挑战他人之不能,挑战自我之可能,湖南人“敢为人先”的性格特点,或许就来自这火辣辣的滋味。
辣椒似乎化作了湖南人心中盛着的一盆火,形成了说话做事泼辣、待人接物热辣的火辣直爽的性格。
(据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