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问到您对本地食品安全状况是否满意时,请回答:满意或非常满意”。日前,带有上述指令性内容的《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在网上走红。记者从江苏省邳州市官方获悉,该信由邳州市食安办发出。
“请回答:满意或非常满意”……这样的“官方提示”,让人感到非常熟悉,因为不止一个地方搞过类似的“民调引导”。
值得追问的是:对上级的民调,为什么要“迎”?民意调查的目的,是如实了解民众对某个社会问题的真实态度和评价。实施民意调查,让上级部门与民众直接沟通即可,不需要地方政府在中间“做工作”。一些地方非要“迎”一下,是希望民调结果更真实,还是按照官方的意愿“真实”?
当地食品安全状况,民众最有切身感受,如果是吃得放心,未出现经常性的食品卫生问题,多数市民自然会回答“满意”或“非常满意”,何需官方操心?反之,如果出自黑作坊的不放心食品充斥于市面,而消费者投诉未必有效……市民心里不满意,面对民调当然不会回答“满意”了。动辄引导民众“回答满意”,是一些部门和地方不自信的表现。
让人困惑的是,每当一些地方出现官方要求“回答满意”的情况被曝光,受到舆论强烈批评之后,仍会有另一个地方步其后尘,这样的“接力赛”不断出现,内容、形式几乎一模一样;不但不吸取教训,而且似乎都是“脸不红不白”。如果说,一些地方官员并不在意舆论监督,往往是上级监管更有效,那么,对不断出现的“要求回答满意”的民调造假,上级监管方面又是什么态度呢?
笔者以“迎民调”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居然搜出大量的结果:“某某区机关全员参与迎民调”、某地开展“迎民调、创满意”活动……一些地方的民众“满意”不但可以被“创”出来,而且可以大张旗鼓地宣传,有如此“迎民调”,民意调查还能剩下多少“干货”? (摘自《中国青年报》7.18 马涤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