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回顾中国历史,在现如今可称为古代哲学的历代名家中,孟子曾长期被世人称之为亚圣,其地位也是居于孔子之侧;而其对于哲学(儒家)发展史上,也同样担当着不容小觑的角色,孟子学说中,人性问题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本文也试以历史背景,理论渊源等方面入手,对其人性论思想的主要内涵及论辨逻辑进行分析。孟子的性善说可以说是儒家内部第一个,自觉建立的、系统的、人性学说。并且,纵观儒家文化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性善说开辟了儒家人性论的主流与传统,奠定了儒家文化的基本性格。由此可以认定,孟子对于儒家正统人性论的建立具有开创之功,同样也是研究、理解先秦乃至历史各时期儒家人性论的关键。
关键词:孟子;人性论;性善论;影响
作者简介:曹荻,女,汉,河南省郑州市人,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2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而其最根本的本质,是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儒学作为中国文化之主流,更为尤其的注重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等。在儒家看来,理想人格的培养总是和人性问题所联系在一起,历代儒家学者通常认为构造理想人格,从而实现道德理想是成人之本,但是如何达到这一境界,可以说是对于人格学说的具体展开了。而作为儒学大家的孟子,他的人性论一直以来也同样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一、孟子人性论思想的背景
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长河中,孟子的人性论思想一直受到了许多注目与青睐,但不可否认的是,孟子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观点,并在这一观点上进行贯通,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一)孔子的人性论思想
作为儒学开山鼻祖的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了人性的一些本质问题,但人性究竟是怎样的,孔子没有说明。他虽然没有像孟子和荀子等人一样明确地提出人性论,但是却有许多直接和间接关于人性的论述。孔子的人性论从人情出发,对人性的弱点有着独到的观察,注重人性的经验论考察,充满人性关怀。因此,他所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等道德条目,对后世影响颇深,特别是对孟子人性论思想产生,起到启蒙作用。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为其重中之重,虽然在现存的孔子的相关史料记载中,鲜有关于人性论的叙述,但我们仍不难在其对于“仁”的阐述中,看出孔子人性论的具体体现。陈德述先生曾提起:“仁被孔子认为是人的本质,也就是‘仁者人也。在这里的仁,就带有爱人的意思,因此孔子在本质上是持人性善这一观点的。”
孔子认为,人的本质天生带有人性的闪光点,当然这不代表孔子没有看到人性中的弱点,但他不同于后来者,如孟子、荀子等人那样,陷入对性善、恶之间的争论中,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外在环境以及个人积累对于人性的影响,所以说,先天的优并不能直接决定后天成为君子,而是要在教育与日常生活中不断的锻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通过“礼”来规范和矫正行为,从而完善人性。他将“礼”与“仁”进一步扩充到政治层面,这对于孟子后来的“仁政”学说的建立也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四端”之情
孟子提出了一套系统的人性学说。这套人性学说不仅是孟子学说的核心内容,而且对后来的宋明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继承孔子思想的孟子,把孔子的仁、义、礼、智阐发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四心说”是孟子人性善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人人都具有这四种情感,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皆知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的“四心”和“四端”继承了孔子“仁”的概念,强电“仁”就是人心,就是人的道德依据。因此,孟子说“仁,人之心也;义,人之路也。仁,人之安危也;义,人之正路也。”由此可见,孟子不仅仅将孔子的“仁”学说进行了吸纳融合,还独创的把义纳入到人性的范畴之内,从而构成了他所独有的“人性善”的基本论断。由此可以得出,孟子人性论的形成与建立,不仅仅继承了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也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發展与深化。
二、孟子人性论思想探析
(一)人性与物性的区别,是道德的根源
孟子通过拒斥杨墨、辩难告子突显了“人禽之辨”对于人性探讨之重要,故而在承认“生之谓性”这一原则的同时,自觉地加入了“人禽之辨”这一原则作为人性探讨的前提与轴心。孟子将仅依“生之谓性”得出的“食色”等本能欲求排除在了人之为人的本性之外,因为本能欲求虽然是生而具有的,但第一不能区别人与禽兽;第二欲求对象是外在的,得与不得受客观之限制,不能自主自由,所以在生理欲求上既不能突出人之为人的特质,又不能彰显人的主体性,所以不能作为人性。那么人性与物性的差别大不大?其实严肃来说是不大的,单单从生存本能来讲,人与物之间的差别很小,人与人的差别那更是细微,区别就在于,人在后天的积累与生活中有没有坚持人的本性,圣人与君子正是在种种磨难与考验下,秉持本性,即“尽心、养志。”并最终达到“立人”。孟子也对于人性作出了善的价值限定,而他与告子的辩论中不难看出,孟子具有一种强烈鲜明的信念,即人的价值,是依靠“性善论”支撑起来的,在告子“生之谓性”的理论下,孟子企图跳脱出共有的普遍性,而立足于其个别的特殊性,即不同于牧畜之共性,强调人性的不同,即“道德性”,也就凸显了孟子的观点,即人性是道德的本原。
(二)性善论
在对于性善论的讨论中,不难看出孟子的巧妙之处,他即认同了人与物之间共性的存在,又进一步择取出人所具有的特殊性,性善论一方面规定了人所要达到的道德制高点,另一方面与成人(立人)之道密不可分,不可忽视的是,性善作为事物法则的同时,也同样是一个过程。性善论作为一门完整而有效的伦理道德学说,有自己独特的基本原则,它对于理想人格的实现有着自己独特的过程,即:存心养性;以本心规约利欲;心正无邪,无所愧怍;始于思,达于诚。
孟子以善端为成人过程的起点,即要存心,在他看来,君子与小人之间本无大差,但就是因为君子能够保存本心,所以才能够成为大人,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即存心养性不可分割,诚然,人皆有善端,也就同样具有形成理想人格的條件,但是为何千差万别,如何秉持这种本性,并且不生恶心呢?在孟子看来,恶的产生无外乎两种影响:一是环境;二是利欲。孟子本人十分在意环境的影响,他曾用大麦的种子作为例子,论证了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其次是利欲的影响,耳目的利欲对于道德之心有侵蚀作用,如果事事都以利欲为重,人就会丧失本心。可见在孟子看来,恶的来源基于本心的流逝,只要秉持本性,就可以维持性善。这就意味着要以本心来规约私欲,良心本心为大,食色利欲为小,倘若颠倒,必然会走向一条毁灭之路,孟子向来主张以“大体”决定“小体”,还曾用“天爵”与“人爵”来比喻区分,良心本心指引向善,只有把持住本心,才可以避免流于世俗,沦为不堪之人。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人高尚品格的一个判断也有心正无邪一说,人所做所为 应坦荡浩然,不愧天地,这一点在孟子性善论中以“葬亲”为例,父母亡去,为尽孝心自然要办丧,只有将父母后事妥善料理,才是“尽于人心”。孟子指点评议各国政治,也同样会用“无愧于心”来立论,这一点也突出了理性自觉的态度,在孟子“无愧于心”这一点上,在现社会中对于理想人格的塑造有着极大的自我约束性。
性善论虽然完善,但就其本原还是一个道德理论,若想要使其成为可行,就必须要知之必行,即要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如何运用,即要始于思、达于诚,也可以称其为“反求诸己”,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即是建立了道德自律的学说,那么指条路的走法,就是要反求内心,而不是向外追求,不是追求名利富贵,而是渴求内心的善与幸福,在孟子学说中,这个“思”也就是“反思”的意思,他认为人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才可以探求本心,也可以回归本心。只有自反,才可以在利欲熏心之时牢牢地把持 本心,做到“诚”,无论是“反求诸己”还是“始于思,达于诚”;都要求实现本心要经过实践的打磨,后世儒家提到的知行合一,也是由此而来。只有知与行紧密结合,才可以树立理性人格,实现成人之道,成为圣贤。
三、性善论的现代启示
(一)推动以德治国,坚定文化自信
孟子的性善论,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其为道德自律的学说,在中国社会主义高速发展的今日,强调以德治国,提高公民素质并宏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政府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得到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只有人民能够与己为善、与人为善、与社会为善、与自然为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方能安居乐业。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提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人作为道德载体,从立法到司法、再到执法都离不开道德的辅佐。而孟子说人性是道德的本原,由此可以看出,孟子的人性论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弘扬社会主义文化,都离不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公民个人素养的培植
现如今的社会,公民素质普遍很高,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可视而不见,近几年总会出现令人唏嘘的事件,老人假摔讹诈,幼童街头被碾压无人问津……诸如此类令人触目惊心。这种情况对于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同时也是独立的个人,倘若人人都可以用性善论中有益的方面约束自我,做到无所愧怍,那么社会主义中某些令人心寒的状况也就必定会大大减少。
国家现在大力推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加快的儒家文化的普及,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人们对于自我道德的修养有了更高的意识与主动性,社会之大,我们不可能达到人人为圣贤,但是我们应有一种信念,能够时时约束自我,做到无愧于心。
四、结论
孟子的人性论思想,以性善论为其主要基石,既强调人本心之重,也要求人的知之必行。虽说孟子的性善论最终是为仁政所服务的,但是其中对于个人“立人”的要求仍然值得今日的我们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