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移动学习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

2018-06-23 11:24王玉娥
现代交际 2018年7期
关键词:雨课堂微信平台移动学习

王玉娥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开展了基于雨课堂的移动学习网络课程资源设计研究。根据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和课程特征,结合雨课堂微信平台的特点,开发适用于在校大学生进行移动网络学习的课程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课程质量,同时也为进行混合式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移动学习 雨课堂 微信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009-02

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7.7亿,普及率达到55.8%,其中利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超过7.5亿,占比接近98%,而这一比重在2016年还是95%。[1]可见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移动网络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尤其是教育领域,互联网和教育相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领域,移动学习逐步发展为人民群众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尤其是微信这一平台的构筑,为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应用空间,更多的学习者将微信作为获取知识的渠道之一,尤其是具有开放性知识分享性质的微信公众号作为知识的获取媒介之一。[2]就大学生学习实践而言,微信平台的学习时间占大学生整体学习时间的比重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移动学习的资源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资源的质量对于学习的掌握情况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科学高效的移动教学工具,并且结合技术实现网路课程构建,能够有效提升当前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有利于促进教学信息化程度的提升。

一、作为教学工具的雨课堂

雨课堂作为一种智能终端连接媒介[3],是学堂在线以及清华大学相关科研机构两者共同开发的交互式教学平台,具有突出的智能性特征。雨课堂能够实现从课前到课堂中,进而课后复习各个环节的新鲜体验,能够提升教学互动的效率。通过雨课堂这一微信公众平台,教师能够在课前将教学的内容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移动设备上就可以提前了解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课堂实时问题回复,或者通过弹幕的模式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4]除此以外,雨课堂还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实现学生学习数据分析的目的。从教师的角度上讲,能够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这些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实现技术难度并不高,只需要掌握基础的办公软件操作和微信后台操作即可,具体的步骤如下:首先,登陆雨课堂的官方网站,进行雨课堂软件下载并且安装,同时在移动设备上进行雨课堂公众号的关注;其次,在电脑上进行PPT的制作和修改,使其能够适应手机观看的模式即可;再次,将课堂需要的材料和PPT和文字资料发布到雨课堂平台上,进行预览,预览后将内容发布给学生,这还需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推送安排;进而在课堂进程中,开启雨课堂实时授课模式,点击“开启雨课堂授课”,选择课程和班级,确认“开启雨课堂”,等待学生扫码;点击打开手机端“遥控器”推送,点击“开始上课”,手机控制PPT切换(电脑端也可开启授课及翻页);还可以进行随堂习题,点击“发送此题目”,直接或限时发送单个习题。发送习题,学生作答后,老师手机端出现学生答题实况;随堂考试,调取试题库中的试卷,发送到班级,进行考试;课堂弹幕,手机端页面下端“更多”-“弹幕”;随机点名,系统每次选出一名学生,如想选出多名学生,持续点击“继续滚动”即可,通过信息互动交流等功能,实时进行互动教学;最后,在课堂反馈环节上,对于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和调整,即使修正教学计划,整合教学资源。当老师结束授课后,微信端教学日志会留下老师的授课记录。[5]同时,雨课堂会向老师手机端推送一个名为“课后小结”的消息,点击查看此消息,老师能够精确地了解到本次课程数据。[6]雨课堂模式的推出,为移动课堂开辟了新的道路,对于师生教学方式创新有所改变,能够真正落实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理论。[7]

二、基于雨课堂移动学习平台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一)移动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基本流程

根据上文讨论不难发现,雨课堂对于移動学习具有良好的效果,基于笔者的教学实际经验,利用雨课堂的移动网络,进行网络课程设计开发的过程就是进行安装雨课堂插件、关注雨课堂平台、编写脚本、准备素材、制作课程、上传课程、预览课程、推送课程、数据分析和处理反馈。[8]

根据以上的设计原则和策略,基于雨课堂的移动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基本流程如下:安装雨课堂插件→关注雨课堂平台→编写脚本→准备素材→制作课程→上传课程→预览课程→推送课程→数据分析→处理反馈。

(二)雨课堂微信平台下的移动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根据以上移动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基本流程的分析,现结合笔者讲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课程教学内容,作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案例研究。

1.学习目标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课的一种,是针对全体在校学生开展的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三位一体的公共素质必修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旨在传播大学基础心理知识的基础上,与学生产生良性的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有所掌握,适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也让学生本身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出一定的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进而发展到助人自助意识的提升,也能够掌握基础心理学方法看待事物,形成健康并且健全的心理人格,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发展。

2.学习内容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学习发展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压力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9]

3.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校为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对象主要为高职学生。学生们的整体素质比较有限,通常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发生旷课等现象较多,传统的教学课堂更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并非学生的精力不足,在课堂上和课后时间,学生对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依赖性非常强,使用操作能力强,对于手机展示的内容也十分感兴趣。[10]可见,移动设备已经成为年轻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这也是利用雨课堂的学生基础。在这一背景下,高职教育应当积极调整思路,从岗位实际出发,将信息化互动融入学生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细节,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几十分钟的教学时间,这也是移动学习的优势所在。移动信息化学习能够令学生突破传统学习中的时空限制,提供更多学习可能性。就我国当前教育实践而言,“高职”“高专”等职业教育领域深度推广,也能够促进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深度扩展,提升整体教学质量,高的教学质量自然带来更高的人才培训质量,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输出更多满足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4.教学内容与媒体设计

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主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设计。利用模块化设计的整体思路,构筑的体系主要由“关注心理”“善待心理”“认识自己”“规划生涯”“塑造人格”“学习创新”“管理情绪”“人际沟通”“恋爱心理”“真爱生命”十个模块组成。

5.资源开发分析

在教学资源这一领域,学生可以在手机端实时观看多媒体展示的课件,避免因着急记课件内容错过老师讲课内容,如果对课件内容有疑问,可以点击“不懂”按钮,向老师反馈。如果认为课件内容重要,可以点击“收藏”按钮。在课堂答题环节,学生通过手机端答题,教师可以即时掌握学生答题效果和错误率。有些心理量表,可以将量表链接发布至“群公告”,学生点开链接做量表,把结果页面截图,发布至“习题”,老师可以对结果逐一分析。另外,学生也能够通过手机实时互动进行文字交流,实现在不打扰课堂纪律的基础上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在课后,教师可以下载课堂数据,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部分理论较为枯燥不利于理解的内容,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模式展示,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知识预习和复习。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当中都可以便捷地找到所需的内容。通过雨课堂这一平台,课程资源被更为高效地整合利用起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为核心的是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复习和预习,方便进行学习计划管理。

三、结语

本文将移动学习理论作为基础理论,雨课堂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展示基础平台,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融入移动学习这一理论框架中,进而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移动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和课程开发流程,为未来移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创新性视角。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www.cac.gov.cn/2018-01/31/c_1122346138.htm.

[2]陳峰.基于微信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臧晶晶,郭丽文.滴水成雨——走进雨课堂[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8):235-236.

[4]赵哲,宋俊德,鄂海红.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应用构建研究与设计[J].新型工业化,2013,3(6):78-89.

[5]徐亚峰,蒋晓峰.基于NET平台的交互高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2013,34(2):7-9.

[6]卢胜男.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型移动课程的设计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24.

[7]柳延东.移动学习资源需求及设计策略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1):120-123.

[8]戴浩.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专业“云+端”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软件,2013,34(5):150-152.

[9]朱军文.基于移动学习的网络课程特征研究中国远程教育[J].福建电脑,2014(12):14-16.

[10]朱学伟,朱昱,徐丽.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4):77-83.

责任编辑:刘 健

猜你喜欢
雨课堂微信平台移动学习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