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松,吕岩,张建坤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于抵抗甲氧西林及其他抗β-内酰胺酶抗生素具有独特的作用[1],由于其具有多重耐药性,并且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耐药性不断增强,因此常常诱发医院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扰[2]。但到目前为止,对于MRSA的耐药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很难预防和治疗MRSA感染,该文针对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间MRSA临床收集菌株78株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为相关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基础,现报道如下。
该文研究对象为抽取的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收集分离的MRSA菌株78株,其中43例来自内科病房,26例来自外科病房,9例来自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平均年龄为(63.5±6.81)岁,男性51例,占总人数的65.4%,女性27例,占34.6%。研究对象均以征得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且该研究方案已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对符合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患者采用设计格式化的调查表对信息进行收集,包括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科室、菌种、基础疾病、治疗药物、标本类型、预后和血液生化指标。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信息需要与患者核对,治疗药物、菌种等指标查阅病例资料收集。按照1:1配比的方式,并收集相同疾病同期MRSA阴性住院患者资料,判断预后效果。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选取同期、相同疾病MRSA阴性住院患者作为比较,MRSA阳性21 d治愈出院率为47.4%,显著高于 MRSA阴性组 (P<0.05),MRSA阳性 30 d住院病死率为42.3%,显著高于MRSA阴性组 (P<0.05),见表 1。
表1 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预后情况比较
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治疗药物和预后情况是影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OR>1,且 95%CI下限值>1),见表 2、表 3。
表2 Logistics回归分析赋值表
表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近年来,临床检验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越来越多,因而导致的MRSA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因此大量的研究集中于MRSA分型以预防和治疗MRSA感染[3]。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球菌,菌株直径在0.5~1.5 μm,没有鞭毛与肉芽,呈葡萄状排列[4]。人类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宿主,流行病学显示,30%~50%的健康成年人均有此菌株的定值[5],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属于顽固性定值菌株。D’Agata等人[6]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研究了社区相关MRSA,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相关MRSA可能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群。该研究针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了解临床特征提供依据。
该研究结果显示,与MRSA阴性住院患者作为比较,MRSA阳性21 d治愈出院率为47.4%,显著高于MRSA阴性组(P<0.05),说明MRSA感染增长了治愈时间,这与Micek ST等人[7]研究结果一致,MRSA是属于耐药性的顽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耐药性较强[8],在治疗相同种类疾病的基础上,由于MRSA感染增加了治疗时间,这无疑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MRSA阳性30 d住院病死率为42.3%,显著高于MRSA阴性组(P<0.05),说明MRSA感染增加了疾病风险,增高了死亡率,这与邱玉玉等[9]研究结果一致,证明MRSA感染能够恶化基础疾病,增加了治疗难度,导致住院病死率较高。而继而观察发现,导致病死率较高是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较低,老年群体是病死率的主要群体。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治疗药物和预后情况是影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为菌种毒素对老年患者影响更大,其免疫力低也是造成感染MRSA的主要原因,药物治疗的及时性可以有效预防MRSA的感染,预后情况是MRSA的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0],预后情况决定了疾病严重情况对MRSA感染的风险,病情MRSA的感染也加重了对重症疾病的治愈率[11]。
综上所述,该研究为预防和治疗MARS感染和传播提供临床信息支持,对防治MARS风险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1]刘彩林,孙自镛,陈中举,等.2006-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8(38):467-472.
[2]尚杰,梁德玲,严仔敦,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危险因素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5):972-974.
[3]陈斌泽,李泽慧,冯强生,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与分子分型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9):2824-2827.
[4]韩莉,马英杰,王华启.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MRSA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5(19):3225-3227.
[5]Naas T,Fortineau N,Robert J,et al.Three-year survey of community 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producing 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 in a French university hospital[J].J Hosp Infect,2005,61(4):321-329.
[6]D’Agata E MC,Webb GF,Horn MA,et al.Modeling the Invasion of 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to Hospitals[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09,48(3):274-284.
[7]Micek ST,Pharm D,Dunne M,et al.Pleuropulmonary complications of 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 positive community-acquired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mportance of treatment with antimi-crobials inhibiting exotoxin production[J].Chest,2005,128(4):2732-2738.
[8]黄东红,范春梅,朱炎,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LST分型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3):5312-5314.
[9]邱玉玉,李晓霞,于爱莲,等.医院内气载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1):27-32.
[10]温晓星,李华茵,周晴,等.医院获得性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1):5301-5303.
[11]朱吉超,魏莲花,杨永清,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7):1462-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