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瑜,韦锦翠
(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广西 来宾 546100)
临床耳鼻喉科中,外伤型鼓膜穿孔属于常见的耳膜疾病,病情程度较轻时,会对患者的听力带来不利的影响,引起听力下降现象发生;病情程度较重时,患者的听力功能损失,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对此本文选取58例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及目标心理护理方法的对比应用,现报道如下。
本次研究中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我院开展外伤性鼓膜穿孔疾病治疗的患者58例,均满足临床外伤性鼓膜穿孔诊断标准;并经检查发现鼓膜存在显著的穿孔症状。致病因类型:挖耳戳伤10例、车祸伤20例、手掌击伤18例、鞭炮震伤5例、其他5例。将患者对象按数字比例1:1原理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各29例。参照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42.5±1.11)岁,病程6~24 h,平均病程(15±0.98)h;护理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9±1.13)岁,病程6~32 h,平均病程(19±0.81)h。比较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及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护理工作内容为:做好患者耳部防污水进入护理,避免发生逆行感染,指导患者休息时正确睡姿的维持,避免对患耳的挤压。叮嘱患者注意保暖,降低发生感冒的几率,防止病毒细菌自鼻咽部侵入。告知患者不可用力呼气及擤鼻涕,避免在中耳通气效应作用下将贴在伤口部的棉布吹松。同时开展针对性的抗感染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耳闷、耳痛及耳鸣现象,监测患者的听力是否有所恢复。
护理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目标性心理护理,具体工作为:(1)恐惧心理,患者在鼓膜受伤时因发病的忽然性特点,会对机体出现的耳鸣、听力下降及耳内胀痛等症状引发心理的恐惧不安。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疾病常见的症状,并让其了解当前先进的治疗手段,以此缓解其恐惧的心理;(2)焦虑及焦躁心理,患者并不具备对该病的全面认识,在鼓膜穿孔后引起的后遗症症状作用下,部分患者会存在显著的焦虑情绪,并对治疗不抱有信心。由护理人员耐心的向患者开展病症后遗症发生机理的介绍,并借助治疗成功的病例进行治疗方法的说明,开展对治疗期间各注意事项的告知,通过沟通及专业化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减轻焦虑。以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化解患者存在的愤怒情绪,倾听患者的倾诉及建议,建立轻松愉悦化的治疗氛围;(3)悲观心理,患者因患病后听力功能的损伤,在生活中会有诸多不便,担忧病情后遗症会伴随之后的生活及工作。护理人员对存在悲观情绪的患者应及时排解其存在的负面情绪,借助纸笔、提高说话声音等方法,确保与患者的有效沟通,询问患者的需求,并开导患者,引导其负面情绪的转变[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该评分为评价患者心理状态的量表,包括焦虑、抑郁、恐怖、敌对等9项因子,每项评分等级有无、轻度、重度及较严重、严重,分别对应0分、1分、2分、3分、4分,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差。
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SCL-90评分)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生理状态评分在9项因子中的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躯体化 焦虑 抑郁 敌对 恐怖 人际关系敏感 偏执 强迫 精神病性护理组(n=29) 1.24±0.05 2.17±0.29 1.43±0.14 1.35±0.61 1.26±0.12 2.29±0.42 1.28±0.58 1.23±0.65 1.17±0.32参照组(n=29) 1.75±0.25 1.95±0.38 1.73±0.55 1.74±0.35 1.84±0.46 1.79±0.41 1.71±0.37 1.75±0.28 1.69±0.34 t 10.772 2.4784 2.8466 2.9863 6.5701 4.5875 3.3659 3.9566 5.9976 P 0.0001 0.0162 0.0062 0.0042 0.0000 0.0000 0.0014 0.0002 0.0206
鼓膜为位于外耳道和鼓室之间的呈椭圆形、半透明状的向内凹入的膜性结构,分为内膜层、中层及外层三部分。鼓室与外界为相通的关系,鼓膜对鼓室有保护作用,其所具有的一定韧性及弹性在正常情况下不易损伤。在较大的直接性作用下会引起耳腔内气压上升,发生内外压的不平衡[2]。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生理状态SCL-90评分在护理后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目标性心理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显著的原因为: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绝大数患者无感染症状,由此可通过棉片贴敷局部治疗方法进行自愈,但需要患者的合作及配合,由此实施心理干预方法极为重要。病症发病的突然性使得患者在心理方面不能很好的配合,不具有较好的心理状态适应性,基于患者的个体性差异,目标性心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站立在患者的角度上开展工作,以乐观、热情、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来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为治疗提供有力的条件,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3]。
综上所述,在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治疗中配合有效的目标性心理护理方法,能够极大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 郑锦香.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行鼓膜修补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8):133-134.
[2] 邱秀环.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5,17(30):112-113.
[3] 易 妳.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