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超
(青岛市城阳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山东 青岛 266112)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护理效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25例。现根据入院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63.2±6.6)岁;对照组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62.9±6.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入院后在安静的病房中进行绝对的卧床休息,进行吸氧治疗,将静脉通道建立起来进行静脉给药治疗[1],并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可通过积极沟通的交流,全面了解患者所需,耐心的解答患者心中的疑虑[2],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2)情绪干预:针对患者存在的消极情绪,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将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的宣泄方法告知并教会患者,避免影响溶栓治疗[3]。
(3)行为干预: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放松,通过想象和调整呼吸的方法来帮助患者全身都得到放松,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
(4)认知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向患者耐心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进行溶栓治疗的必要性,可以多讲述一些成功案例,强化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4]。
(5)支持性干预:发动周边朋友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爱护、安慰与陪伴,使患者能够充满安全感。
利用抑郁(SDS)和焦虑(SAS)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比较,分数越低表示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情况越良好。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分)
组别 SDS评分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30) 62.17±3.78 40.76±2.89 64.07±4.03 41.13±3.07对照组(n=30) 61.43±2.96 53.51±6.72 63.68±3.54 55.67±5.96 t 0.9118 10.3115 0.4301 12.8307 P >0.05 <0.05 >0.05 <0.05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急性缺血性心脏疾病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严重不足或者完全性闭塞所造成的心肌坏死、缺血,临床症状以胸痛剧烈、心肌酶和心电图动态变化为主,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上主要进行早期溶栓治疗,但早期医务人员只重视治疗过程而严重忽视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致使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烦躁和焦虑等[5]。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较于仅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又通过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后焦虑与抑郁情绪均得到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1] 王雪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53(2):616-617.
[2] 党 丽.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2(1):289-290.
[3] 刘艳萍.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1):197+201.
[4] 王 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6):5609-5610.
[5] 龙金荣.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效果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