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玲
(张家港澳洋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张家港 215600)
随着我国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随着透析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低位內瘘血管通路慢慢耗竭。我院138例依靠动静脉內瘘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位动静脉內瘘人数25例,占全院透析动静脉內瘘患者的18.1%,且此数据随着患者透析时间的延长,会不断增加。在进行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反复穿刺、位置特殊,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和引发多种并发症。本次试验选取在我院就诊的20例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对比不同的穿刺方式,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护理满意率,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使用高位动静脉内瘘的透析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5.2±2.6)岁。所有患者每周透析2~3次,每次4 h左右。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基础护理
两组高位动静脉内瘘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穿刺前对患者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压力,以便穿刺的顺利进行。两组患者均需加强瘘管护理,指导患者压迫止血的基本方式,加强血管通路的自我护理。
1.2.2 穿刺方法
对照组采用逆穿法,即针头朝向吻合口穿刺;研究组采用顺穿法,即针头向心性方向穿刺。两组均指定同一组高年资护士完成穿刺处理。
①疼痛: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内瘘穿刺疼痛程度,于白纸上依次呈直线标有1~10数字,指导患者选取其中一个数字为VAS评分结果;②满意率:透析结束指导患者独立不记名填写满意率调查表,该量表由本科室自拟,目的在于掌握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率,内容涉及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服务态度等,满分0~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率越优(正相关),60分以下不满意、60~80分一般、80分以上满意。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高位动静脉内瘘患者经不同方法穿刺后,研究组VA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度对比分析(±s;分)
表1 两组患者疼度对比分析(±s;分)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
组别 n VAS评分研究组 10 3.21±0.47*对照组 10 5.66±0.71
两组护理结束后,研究组高位动静脉内瘘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n(%)]
高位动静脉内瘘由于血管位置深,穿刺难度加大,特别是上臂肌肉的松弛,血管下无显著的可支撑点[1],容易导致皮下出血、血肿。在穿刺的过程中,由于神经末梢丰富,患者的疼痛感十分灵敏,为了躲避疼痛则会引起穿刺部位的位移,这些将直接影响到穿刺点的选择和评估。
因此,穿刺的过程中需要护士对穿刺点的选择、穿刺方式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以优良的穿刺技术完成相关操作。在拔针后提高对并发症的预防意识,加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并发症的预防方面,由于多次穿刺会造成血管壁受损[2],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需要加强关注。而透析过程中,不宜脱水过多,防止内瘘功能丧失[3]。研究表明,高位动静脉内瘘经传统逆穿法因体位、习惯等因素并无法获得良好效果。顺穿法是近年来推广的新型穿刺方法,护理操作者顺血流方向完成穿刺,此法更符合一般右手优势护理人员操作习惯性,有利于一次性穿刺成功及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利用顺穿法完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可显著降低其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值得今后推广。
[1] 王 芳,徐琴娟,马芳琴.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6,12(30):141-143.
[2] 蒋九华.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穿刺角度与疼痛的护理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12(30):204-205.
[3] 黄家莲.远红外线照射联合马铃薯外敷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