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晓君
摘要:近年来,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这个自媒体时代的宠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当下人们话语权表达的重要场域。据微博财报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6月,微博月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8%,至3.61亿,其中92%为移动端用户;微博2017年6月平均日活跃用户数较上年同期净增约3300万,至1.59亿。由此可見,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十分庞大。微博独特的传播方式为公众打开了新的话语空间,培养了新的媒介习惯,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其时效强、速度快、传播广、等优势让微博成为前下载数量最多的社交工具之一。然而,也正是因为微博用户数量的庞大,加上网络空间监管制度不完善等,谣言一旦滋生,将会以病毒式传播的方式几何倍数的增长和扩散,所以微博舆论传播要格外重视并积极加以引导。
关键词:舆论传播;新浪微博;引导
一、新浪微博网络舆论传播的特征
(一)微博网络舆论传播时效强
在微博平台上,网络舆论传播的时效强的特征体现的尤其明显。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的平台,传播者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多种终端设备,QQ、微信、BBS等多种信息传输工具实现某一条微博的发送和传播,微博的存在,让网络舆论传播实现了即时传播。以新浪微博“王宝强离婚事件”为例,2016年8月14日零点21分,王宝强发布离婚声明,迅速引炸新浪微博舆论场,自零点21分至3点,王宝强微博热议度达94K。在夜深人静的凌晨时分,只有一少部分“夜猫子”刷微博才能看到这一信息,然而微博舆论发酵的都如此之快,足以看出网络舆论传播的快速和即时性。总体上看,“王宝强离婚事件”爆料阶段微博评论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是其网络舆论呈爆炸式传播,传播速度和传播数量惊人,短时间内位居微博实时热搜榜榜首,可见微博舆论影响力之大、时效性之强。尤其是在重大舆情事件中,微博往往以其实时传播、快速传播的特征,成为舆论发酵的主战场,成为传统媒体第一手信源。
(二)微博网络舆论传播建构速度快
微博的即时、便捷,让每一个人扮演信息接收者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信息经过转发和评论,使网络舆论呈现出“一传十”“十传百”的裂变式传播形态,传播速度极快。一个在小群体范围内热议的话题,经历分分钟的传播过程,就会发展成为一个能够上热搜的全民热议的舆论。无疑,微博的开放性,促进了舆论的快速建构和传播。以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为例,7月23日20时27分,距事故发生前7分钟,温州当地居民“@Smm_苗”通过新浪微博发出动车行驶缓慢的消息。事故发生4 钟后,D301次列车车厢内的乘客“@袁小芫”通过新浪微博发布出第一条事故消息,称动车紧急停车并停电,有两次强烈的撞击。事故发生13 分钟后,乘客“@羊圈圈羊”发出第一条求助微博。截至2011年8月3日晚20点,也就是在事故发生后的11天时间内,新浪微博累计共产生与此话题相关微博10505166条。从该起事故的舆情产生、发酵等过程来看,微博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舆论建构速度之快、影响之巨大都是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
(三)微博网络舆论传播广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新浪微博超越Twitter成为全球注册用户最多的社交平台,这意味着舆论的传播范围极广。微博作为一种社交工具,通过关注、转发、评论、点赞等互动方式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信息不仅在互相关注的人群之间传播,在陌生人之间也可以进行传播,传播的广度是其他社交工具所无法比拟的。在人人是麦克风的时代,每个人都会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传受实现了一体化,因此舆论实现了在更大范围的传播,在新浪微博平台上,我们能看到一篇文章被转发了1000次,但并不意味着传播的范围只是在这1000人的小范围之内,因为这个文章的发布者只是数以亿万计的传播者或受众中的一员。
二、新浪微博网络舆论传播面临困境
(一)虚假信息泛滥
网络信息的准入门槛较低,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当下环境中,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发布任何信息都变得唾手可得,由此而产生的虚假信息必将会在网络环境中蔓延,造成以讹传讹,而微博这种即时通讯工具则成为谣言的“始作俑者”,在虚假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017年8月11日根据网民举报,经北京市、广东省网信办初查,新浪微博存在有用户传播暴力恐怖、虚假谣言、淫秽色情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信息。新浪微博因涉嫌违反《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其平台用户发布的法律法规禁止发布的信息未尽到管理义务,因此,新浪微博积极配合国家网信办进行立案调查。而这次国家网信办针对微博虚假信息的惩治只是揭开了微博虚假信息的冰山一角,要想网络空间得到净化、虚假信息得到根治,还需要漫漫长路要走。
(二)信息监管难度大
传统媒介发布的信息监管较为集中、治理可控,主要源于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数量是可控的,因为所要监管的对象和内容都较为集中,所以监管难度较小。然而,对于网络舆论来讲,尤其是微博舆论,监管的难度则大幅度提升。以新浪微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新浪微博平台上每天发布的信息有上亿条,这样庞大的信息数量,监管极其不易。尽管某些知名博主进行了实名认证,并且成为加“V”的舆论领袖,但是越是这样的人发出的言论越容易引发公众的关注,进而形成舆论效应。微博舆论监管难度不仅表现在微博信息数量巨大,还表现在传播形式丰富多样,很多信息源在发布之初是真实信息,但经过网友们层层的转发和删减,最后呈现出的微博早已经面目全非,成为“粉饰、加工”过后的虚假信息。
结语
微博在舆论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微博舆论传播的特性也决定了其监管难度较大,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同引导舆论向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对于个人来说,要树立自律意识,坚持“不信讹不传讹”。对于政府及相关部门来讲,要主动发声,掌握话语主动权,要主动设置议程,要利用好意见领袖的声音,引导舆论走向。对于媒体来讲,要加强信息监管,杜绝虚假信息滋生,要注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互动,发挥各自在舆论引导中的优势特征,发布真实、全面、客观的信息。
笔者不才,对于微博舆论传播的研究不够深入,仅供参考。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抛砖引玉,为后来的研究者有所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曾长秋:《中国网络舆论传播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2]刘宏毅、何芳《微博舆论传播特征及面临的困境》,《传媒观察》,2012年第8期。
[3]李玥:《新浪微博热点事件的舆论传播与群体心理》,《内蒙古教育》,2016年第11期。
[4]胡静、黄传武:《突发事件中微博的舆论场分析——以马航失联事件为例》,《新闻世界》,2014年第8期。
[5]孙琪:《微博舆论传播特点探析——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23期。
[6]王艺:《对微博舆论场的传播学解构——以“温州动车事故”的微博传播为例》,《新闻界》,2012年第1期。
[7]宋晨宇:《微博的传播特征与舆论引导策略》,《今传媒》,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