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胜琼 聂莲莲
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关营养健康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上海市金山区某镇共14523名在校中小学生的健康体检资料,分析学生的身高、体重、消瘦率、肥胖率、贫血率及生长迟滞率。【结果】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各年龄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均数均高于全国同年龄学生的平均水平;该镇中小学生3年间消瘦率、贫血率、生长迟滞率有下降趋势,学生肥胖率有上升趋势;男生及女生消瘦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中小学生的贫血率、生长迟滞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肥胖率未见明显变化趋势。【结论】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区分年龄差异,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志码:ADOI:10.19428/j.cnki.sjpm.2018.18604
文章编号:1004-9231(2018)04-032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health status of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area,providing evidence for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related nutritional strategy. [Methods]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data of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Jinshan District,Shanghai from 2014 to 2016 were collected.To analyz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students,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Excel 2010 and SPSS 20.0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s] The height and weight of the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Zhujing Town of Jing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 City were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of students of all ag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By the linear chi square test,the rate of emaciation,anemia and growth retardation of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Zhujing Town had downward trends;the rate of obesity had an upward trend.By the trend chi-square test,the emaciation rate of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Zhujing Town,increased with age.The anemia rate and growth retardation rate of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age.However,their obesity rate showed no obvious changing trend. [Conclusion] The health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hould not be neglected.We should take practical preventive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age,so as to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health status of students.
Keywords:primary 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health status;intervention strategy
中小學生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和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教委对中小学生的保健工作极其重视。为了解上海市远郊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营养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本项目分析近年来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旨在发现该辖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营养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金山区朱泾镇2所高中(毕业班除外)、2所中学(毕业班除外)、2所小学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收集其在2014—2016年间的体检资料,共14523人,其中男生7723人,女生6800人。
1.2 方法
体检人员经过严格的培训,统一标准。身高测量使用移动身高计,体重测量采用电子体重计,测量误差≤0.1 kg。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进行评价,即同等身高标准体重90%~110%为正常,低于90%为消瘦,高于120%为肥胖。贫血:儿童少年血红蛋白筛查判定标准,6~11岁,血红蛋白<110 g/L为贫血;12~14岁,男生血红蛋白<120 g/L为贫血,女生血红蛋白<115 g/L为贫血;15~17岁,男生血红蛋白<130 g/L为贫血;女生血红蛋白<120 g/L为贫血。消瘦率:体重低于同等身高标准体重的90%人数除以总体检人数;肥胖率:体重高于同等身高标准体重的120%人数除以总体检人数;贫血率:根据儿童少年血红蛋白筛查判定标准判定为贫血的人数除以总体检人数;生长迟滞率:身高低于该年龄段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的人数除以总体检人数。
1.3 质量控制
朱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选派专业人员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并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学生体检工作指导和督查;学生健康体检所需的设备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和维护;体检现场设立质控员,对所有体检表进行审核验收。每天按体检人数的5%(男、女生各半)进行随机抽样复测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确保测量数据质量可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Pearson χ2检验比较患病率的差异。用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检验比较各年份及年龄的线性趋势。
2 结果
2.1 身高及体重平均水平
2014—2016年上海市朱泾镇中小学生体检人数总计为14523人,其中男生为7723人,女生6800人。不同年龄学生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中全国同年龄学生的平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海市朱泾镇男性、女性各年龄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均数均高于全国各年龄学生的平均水平。见表1,表2。
2.2 不同年份的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
对2014—2016年上海市朱泾镇中小学生的消瘦率、贫血率、生长迟滞率、肥胖率进行线性趋势卡方检验,消瘦率、贫血率、生长迟滞率有逐年下降趋势,学生肥胖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见表3。
2.3 各年龄的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
经趋势卡方检验,学生消瘦率隨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而贫血率、生长迟滞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学生肥胖率未见明显变化趋势。在经过性别分层后分析也呈现相同趋势。见表4。
3 讨论
调查发现,上海市朱泾镇6~17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各年龄段中男生的身高、体重均高于女生,这可能与遗传体质及男生体力活动量大、户外活动多有关[1]。上海市朱泾镇6~17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均高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中全国学生的平均水平。这与该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较高有关,同时与学生家长对饮食营养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也有关[2]。
上海市朱泾镇中小学生消瘦率、肥胖率、贫血率、生长迟滞率分别为9.65%、7.74%、5.96%、22.37%。消瘦率低于黄珍茹等[3]报道的11.4%,肥胖率低于王赟等[4]报道的9.03%,贫血率高于贵阳的报道结果(4.73%)[5],生长迟滞率高于青岛的报道结果(1.2%)[6]。2014—2015年上海市朱泾镇中小学生消瘦率、生长迟滞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各年龄段中中小学生的贫血率、生长迟滞率呈降低趋势,显示了干预效果。
各年龄段中中小学生的消瘦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脂率降低、学生对自我外在形象的期望有关[7]。各年龄段中小学生的肥胖率未见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上海市朱泾镇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好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中的平均水平,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低年龄段学生贫血率和生长迟滞率较高,应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的干预措施。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存在的营养健康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应积极利用健康促进策略,采用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综合干预模式,各级卫生工作者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继续完善医教结合工作,促使教育与医疗卫生融合发展,并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卫生资源的优化与整合[8]。同时社区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家长对饮食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丰富的营养知识是建立正确的营养态度,采取健康营养行为的基础,进而提高学生营养健康状况[9-10]。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4.
[2]桂新池,居康明.上海市部分学生家长营养知识水平与其子女营养状况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57-559.
[3]黄珍茹,高润颖,张雅莉,等.上海市中小学生在校午餐与营养状况调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7(1):106-109,117.
[4]王赟,谌丁艳,吴宇,等.深圳市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现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5):676-678.
[5]宗恒.2014年贵阳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2017,31(1):4-5.
[6]吴寒,魏晶,刘小晖,等.2013年青岛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4,20(9):682-684,688.
[7]贾俐挺,王黎荔,山若青,等.温州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13,42(2):269-272.
[8]徐瑞芳,李丹华,丁玎,等.小学生肥胖的学校-家庭-社区综合干预模式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0,27(6):342-345.
[9]李馥宣.校医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思考[J].健康必读,2013,12(7):59.
[10]张志军,胡昌标,刘立亚.怀化市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5):1425-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