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生人格教育内容的再思考

2018-06-22 09:15王瑞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积极情绪心理品质

王瑞

人格作为一项重要的心理品质,决定着一个人个性品质的特性和活动状态。人格教育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要求,结合人类基本的美德,以及对青少年本身的认知规律,落实到学生优秀个人品格上的教育,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涵养正确的价值观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潮流,6大美德24种积极心理品质是其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成果,为新时期学生人格品质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既要借鉴国外品格教育的相關研究,又要结合我国德育实践,兼顾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与成长需求,注重“人”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

中小学生处在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任务。首先,在认知层面,中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化向抽象化、逻辑化递进的过程中,存在思维面狭窄、思想偏激、看待问题角度不客观不实际等问题。积极思维习惯的培养与塑造,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的解释风格,能为学生应对困惑、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中小学生情绪波动大,常常会出现一定的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具有动力作用,能拓展思维,激发青少年认知与内驱力,调节负性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增强幸福感,提升学习成绩与学习效果,因此也应该成为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方面。同时,中小学生处在镜化自我时期,受同伴影响大,因此,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育积极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今中小学生成长环境优越,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受到过度保护,很少遭遇困境,缺乏面对失败、克服挫折的能力,亟需进行相关教育引导,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基于此,海淀区中小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主要从积极的认知品质、积极的情绪品质、积极的交往品质和积极的意志品质四方面入手,以学生主体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进而为道德品质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1.积极的认知品质

积极的认知品质是学生进行正确道德认知与道德判断的基础。它是在辩证的认知图式指导下,使学生既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也看到其不利的一面。但更多时候能够从积极的方面出发,积极地认知自我、他人、外界,并以此为视角进行深入探究,形成乐观、合理期望等认知方式。积极的认知品质需要从两个方面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乐观的认知风格,在对具体事件及自我两个层面上,都能养成内部、稳定、可控的归因风格,进而促进学生形成乐观的认知图式。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意味着对更多不确定因素的探索,通常情况下,与熟悉的事物相比,不确定因素和各种挑战能带来更深远和持久的价值,会提高积极事件带给我们的快乐程度。好奇心不仅是关注与注意,更是一种认知视角,指向的是如何对事物进行关注。

2.积极的情绪品质

积极情绪是一种正向价值的情绪,包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积极情绪体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情绪品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与个体自尊存在高相关。开展幸福教育,传播提升积极情绪的方法,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培养学生愉悦、满意、快乐的情绪品质。希望主要指向个体未来的积极情感体验,受预想的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差异所左右,预想的积极情感若大于消极情感,希望感则越强。希望感与学生的目标及意义感相联系,具有动力作用,影响并决定着学生的行为。

3.积极的交往品质

学生是处在社会中的个体,存在与外界建立联系的需要。积极的交往品质主要指个体在与他人(包括父母、同伴、师长)交往过程中对待他人的态度、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及适应社会规则、融入社会的能力。感恩既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具有利他性。学会感恩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健全人格的重要指标,能够冲破自我中心的小圈,融入到大的社会环境中,利于稳定、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重要的方面,友善是指能够从积极角度与他人或外界建立联系的态度及能力,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体现。友谊和团队合作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规则意识是具备遵守集体或社会共同规范的思维视角,是促进个体融入集体、适应社会的重要载体与能力,也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桥梁。

4.积极的意志品质

积极的意志品质能促进个体建立积极自我,激发内在动机,应对挫折与挑战。勇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作为一种积极特质,是开启积极行动的基础,能够调动个体的能量并调控其行为,勇气与自我效能感、价值观等因素相互影响。坚毅性能促进个体积极应对挑战,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拥有坚毅品格的个体能够对长期目标具有持续的激情与持久耐力。自控力也是意志力的重要方面,具有自控力的个体能够对自身行为进行良好把控,是完善自我认知、促进自我和谐的有效载体。

人格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基础与心理品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开发及实施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CDEB1622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积极情绪心理品质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