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鄄城谢家砖塑技艺发展与传承

2018-06-22 01:09苗红磊修茹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运谢家活儿

苗红磊 修茹

菏泽地区的乡土技艺——砖塑,过去曾经广泛用于宅院、房舍、墓碑等建筑装饰,其中,又以鄄城彭楼镇谢家砖塑技艺最有代表性。

谢家世祖本姓李。据李氏合族重修《李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初,谢家一世祖士元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今山东郓城,建村李家垓,并以石门为誌,即现在牡丹区胡集乡胡集村。六世祖崇进迁居谢庄,并改姓谢。民国十九年《谢氏谱序》载:“至四世恩祖之长女适濮境谢家时,因谢家庄谢姓自六世祖崇进承嗣遂易姓谢”。至十世祖承道迁居现在的彭楼镇,并延续至今。

谢家砖塑技艺的起始年代已无从考证,普遍说法大约始于清咸丰年间谢家十七世谢名芳(1856-1924年),经谢振乾(1891-1962年)、谢学运(1928-2012年)、谢瑞德(1952-),到现在的谢新建(谢继建)。然而,现在从当地遗存的少量清代古建筑砖塑装饰和部分出土的砖塑实物推断,谢家砖塑手工技艺并非起始于谢名芳,其年代可能要早很多。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关专家对郓城曾家祠堂装饰雕砖和鄄城北齐亿城寺遗址出土的雕砖构件进行鉴定,推断为清代乾隆年间的物品。又经谢学运的辨认确定应是其祖上的遗作。由此可见,谢家砖塑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清乾隆时期,甚至很有可能更早。

图1 砖塑艺人谢学运

图2 砖塑艺人谢瑞德与谢新建

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手工技艺是融于生活的。一个家庭的手艺活儿就是吃饭的活路,祖祖辈辈,子承父业。一代代看老人们做、听老人们说,言传身教,平常而普遍,很少有人刻意去关注它,也不被官方重视,更没有文字记载。谢家砖塑的传承便是如此。现在,我们也只能靠谢家十九世传人谢学运的记忆口述,并结合当地仅存的少量古建筑砖塑装饰和部分出土实物来了解谢家砖塑的发展和传承。

谢学运,1928年生,自小跟随祖父谢名芳、父亲谢振乾及三叔谢振环学习砖塑制作。经过六十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谢学运的手艺达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经他捏塑、烧制的装饰砖塑造型饱满、朴实率真、做工细致、生动传神。1986年,谢学运为鄄城文物管理所集中制作了一批戏曲人物和花鸟瑞兽的砖塑,作为永久馆藏。2009年,谢学运被文化部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据谢学运回忆,自己从小就跟着祖父和父亲、叔父做砖塑,或在家里或外出揽活儿,哪里有活儿就去哪里。那个时候,父辈们做的活儿齐全、精细,别人需要时就来叫(请),他们就去人家当地加工,直到做完、安装好。什么宅院、房舍、脊顶、屋檐的装饰,都没问题。父辈们的手艺很好,用谢学运的话说,他们制作的砖塑形象能根据雇主的要求捏出“劲和骨头喳”来。现保存下来谢名芳捏塑的一对骑马俑,表现的是武将形象,一说是“姚刚征南”(传统豫剧),一说是“神枪罗成”(《隋唐演义》)。这对骑马人物动态装扮一致,都是头戴尖顶盔,身穿战袍,分别抬右臂和左臂,胯下战马,眉目端庄,那身架、那面目、那筋骨、精气神都细致入微。不到余尺的泥巴,通过艺人的想象与巧手,把整个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谢学运说,“他是捏不出来,即使能捏,活儿也不能跟老人比,捏不到老人那样”。

由于活儿做得好,过去周围百里的地方有活就来请,而且较远的地方如嘉祥、梁山、巨野也都来订货。谢学运说:“如果活儿做得不好,压不住人家的话,是没法去人家的地盘揽活儿,即使去了也一样挣不出饭吃”。谢学运回忆,有一次跟祖父、父亲到菏泽郓城西南王营村为回族马氏加工碑记楼子(墓碑的顶盖)的装饰,雇主要什么就捏什么,如八仙过海、八仙醉酒以及龙凤、花卉等都能捏塑出来。细致、精巧、繁缛,很费工夫。当时碑记楼子上需要放七八十块砖塑装饰,什么都有,很齐全,现在这些东西早已经没有了。当时,当地做砖塑的都不如谢家的手艺,雇主一比就知道,谁家的活儿好就用谁家的。谢家的活儿做得最好,一直也卖得好,因此也得以在郓城干了三辈。

图3 砖塑“凤戏牡丹”

旧时,曹州一带从事砖塑行当的艺人有不少,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谢学运讲,他小时候跟祖父去郓城候庙做砖塑活儿时,光烧制砖塑的窑口就有十几家,姓梁的,姓曹的……都相距不远。制作的砖塑样式各不相同,每家每户都把自己烧制的砖塑成品摆在窑旁,供买主们挑选。如果你家的被选中,买主就订你家的货,然后你就按照人家的要求加工制作。烧制好,还要帮人家安装好。可见,过去砖塑这一行业在鲁西南是很普遍的,有很多人从事这个行业,而且社会需求量也很大。无论盖房,还是修墓碑,只要用到建筑装饰都需要这种工艺。谢家的砖塑活儿艺术性高、质量也好,因此得以传承下来。其他很多人家由于各种原因,或者手艺不行,做出的东西不被接受,没有了销路;或者子孙后辈从事了其他行业,家族中无人继承;又或者随时代变迁社会需求越来越少,生意萧条,便渐渐歇业,失传了。

从一定角度讲,民间技艺就是生活技艺,它展现出来的是人的生存技巧。据谢学运讲,他们祖孙几辈家里都很穷,上不起学,也没读过书受过教育,家里也没有地可种。笔者在与谢新建的母亲聊天时,老人就一再重复“原来的时候家里很穷,人口多,手里也没有钱”,即使现在老人家的生活也不宽裕,可以想象当年的生活窘况。为了生存,过去全家只能靠这手艺活儿来糊口谋生,可见手艺的传承还是因为生计。由于这活儿又脏又累,很辛苦,不好学,外人不愿意受这罪,只有自己家的人不得已才学,因此这手艺至今没有传给外人。其实,旧时家族式技艺在传承上都有一定的排外性,这不仅是传统手艺人的保守,更主要的还是为了生存需要,因为自家的手艺外人学了可能就要影响到自己的生存。

以“家”为单位的民间手艺都是明显的家族传承模式,子承父业、代代相承、辈辈相传。其实,谢家砖塑手艺没有太多保密的技巧,可以说非常简单,没有专业的制作工具,没有严格的技巧程式,也没有专门的技艺口诀。谢学运说,“这手艺不用专门学,有年纪的会啥下辈就会啥,看看、帮帮手就会了,跟蒸馒头一样。”这道出了民间手工艺的自发性和传承方式。技艺全靠想象和双手,靠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反复的、创造性的实践,多看、多记、多做、多琢磨,当然也需要心灵手巧。谢学运讲,自己从记事儿起就跟着大人到处做活儿。开始年龄小,不懂事,只是提着鸟笼子到处玩,玩着看大人们做。大点的时候,就开始帮着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提水、和泥、踩泥……到了十四五岁,便开始跟着老人动手制作泥塑,用和好的泥学着捏塑一些简单的动物和图案。做不好或捏不像的时候,老人们就给你说道说道,动手帮着拾掇拾掇,随时指点纠正。虽然做出的东西还很不成熟,但慢慢地就知道怎么做了。每天做的时间越来越长,反复的实践,积累经验,摸索规律,直到渐渐的能独立操作,由单个花、鸟、鱼虫、马、狮子到花鸟动物组合、戏曲人物等复杂的场景,各个捏塑工序也渐渐的掌握。等到成人后每次有活儿时,听着雇主的要求,要做的砖塑形象基本就在脑子里呈现出来了。

图4 砖塑“双狮”

砖塑的造型与特征是随时代变迁而变化的,在“传”与“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而又创新的方式。经过近六十年的砖塑实践,谢学运练就了很强的造型表现力,任何形象都可以信手拈来,其制作的装饰砖塑生动稚拙、朴实无华,又个性细腻,极富生命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门的订单应接不暇,范围包括鲁西南一带,南起单县、曹县,东至济宁嘉祥、泰安东平、北至河南濮阳、滑县,被广泛用于神庙、家祠和民居等建筑上。

谢学运有五个儿子,其中有三个跟他学习砖塑制作,尤以第五子谢瑞德技艺最突出。谢新建算是谢家第五代制作砖塑的传承人。他1970年生,现在是当地的小学教师。谢新建从小也像父辈学艺那样看爷爷做砖塑,也玩着自己捏制。据谢建新讲,上世纪80年代末,他开始正式学习砖塑,在父辈们的指导和自己的实践下渐渐掌握了砖塑的制作工艺。2013年,谢建新被认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15、2016年,他还被菏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为菏泽市优秀非遗传承人。现在,谢新建只是在工作之余抽时间进行砖塑制作,一方面研究祖辈遗留的作品,另外进行砖塑创作。但是,在急剧变迁的社会现实和生活压力面前,我们分明看到了谢新建的无奈,也感受到了这手艺的没落迹象……

在中国广阔的城乡村野,有数不尽的像这样的民间手工艺,在特定的时期,它们可能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来源,同时也是一个家族的心灵慰藉。但随着社会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乡土手艺消失了,它们带走的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艺和生存之道,同时也带走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记忆。

1.山东省鄄城县史志编篡委员会.鄄城县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6

2.张清芳.菏泽民居装饰—脊兽[J].民俗研究,2005(4):183-189

猜你喜欢
学运谢家活儿
喂,不准偷听我许愿
打假是个技术活儿
春 归
看图画 写一写
“说话”是门技术活儿
“说话”是门技术活儿
“太阳花”周年,台严阵以待
浅谈安源工运与萍乡早期学运
地下同学
陈为廷搞学运交到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