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 王峡
图1
在数学中,数字是抽象的,1+1=2是人人皆知的正确答案。而在视觉传播领域,一个物与另一个物的形象相加,则不同于数学的相加,二者相遇之后产生的新形象、新事物、新观念、新趣味会远远大于二者之和。这种1+1力量的产生是想象的结果,是两种异质要素对话、碰撞后产生的一种奇妙的创生物。从图形设计的角度来说,就是异质同构,亦是一种生态思维的产物。以下是笔者从生态观视角进行图形设计的一些思考。
生态观是建立在当代生态学研究基础之上的,其涵义是把人与自然、生命与环境作为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来加以认识。这一思想从内在精神实质而言,与中国道家传统文化思想有着很多的契合点。东方道家为我们提供了深刻和美妙的生态智慧的表达,它强调本源的唯一性和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能动本性。[1]这个能动本性也就是所谓的天地运而相通,天地万物不相离也,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彼此相通的、生生不息的有机整体。人们熟知的反映传统道教文化的太极图形即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在现代社会,传统的生态思想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伴随着人的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果将其具有的广泛的哲学意义,引入到现代图形设计中,以生态观的视角看待图形设计的元素,则会获得与以往不同的理解,会为我们重新认识图形设计,把握其内涵提供一种新的视界。
图2
所谓同构图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形(均以实在形)以某种共性特征构成的新形态。[2]同构作为图形设计的表现方法,因其视觉呈现的新颖性、奇特性而被广泛运用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它强调异质元素相依共生的整体力量和价值。这个整体不是事物部分与部分简单的相加,而是寻求部分与部分之间能够联系起来的独特关系,即利用代表着某种含义的事物的形态和代表另一种含义的事物的形态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协调好二者之间关系。如图1中树与铅笔的结合,钢笔与手指的结合。
同构图形的元素众多,世间万物皆能成为其同构的对象:可以是人、物、事;有生命的、无生命的;运动的、静止的……。彼此间相互对话、碰撞,形成整体,产生新质,这与“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思维不约而同,亦与诞生于1912年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处。“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词汇的音译,在我国被译作“完形”,其核心在于研究形的完整感觉。[3]因为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任何一种事物,或事物的每一部分都与其他部分有着联系,并因此拥有其独特性。所以由局部构成的整体,并不是由个别元素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整体的关系,如同音符组成的优美、恢弘的旋律一般,皆为同构的结果。东方的生态思维和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事物整体价值的认识,也为图形设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使世间的人、事、物没有界限而共通同构成为了可能。
基于生态观视角的图形设计,在内容上拓宽了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一个物与另一个物的形象相遇或相加,不是各自完整形象的叠加,更不同于数学的相加,而是二者之情感特征的融合,融合之后会得出比二者之和大得多和多得多的新生事物和形象。[4]这种新事物、新形象注重的是艺术上的合情合理,而非客观生活上的真实。其意义与价值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们呈现出新鲜、别致的一面,而且能够起到视觉传达导向的作用,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文化宣传及商业广告中。
在生态思维里,人是一个生命体,是有血有肉、有着喜怒哀乐的生命整体,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无限的开放性。这个生命体就象一个功能健全、工作有序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在完成各自工作的同时,又构成了整个系统的一个部分,且各部分彼此相互作用着。以人体元素作为同构的对象进行设计时,根据表达的需要,把可视的人体元素通过相互组合,构成另外一种全新的、整体的视觉形象,并以此传达信息,给予观者强烈的、丰富的心理感受和视觉刺激,是一种生态思维的创生设计。
图3
图4
图5
图2是人体元素同构的小品,手与脚构成的“手足情深”、牙齿与手指构成的“不足挂齿”、眼球与乳房构成的“了然于胸”、耳朵与脚构成的“道听途说”,表达简洁、生动、幽默,内涵丰富。人体元素间的同构注重各部分组成的整体效果,这种效果再经过人的感知活动,产生的价值与信息量会远远大于各部分机械相加的总和,展示出图形艺术的魅力。
图3是款小型电子产品广告,画面中手指与强壮有力的上臂出人意料地结合在了一起,令人始料未及的同时,如磁铁般把人的视线牢牢定格于图形上。这种同构的力量是强大的,产生的作用不仅在于对视觉与心理的刺激,更在于清晰准确地传达出产品的功能与卖点,强化了受众对产品的印象,升华了设计意念。
自然界中的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物物相需,异质的性质或事物,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可持续的共生平衡关系。自然生态思维为图形设计在内容上提供了丰富的可以借用的元素,且不受任何时间、空间限制,在平凡的事和物中,通过异质同构,创造出新形、新物。如图4中汽车与鞋、车轮与龟的同构便是如此。
“徽商源”(图4)是笔者以印象·安徽为主题、以宣传安徽地域文化为目的设计的宣传广告。徽文化是安徽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作为徽州文化最高成就的徽派建筑的出现,直接得益于当时徽商雄厚的资本。因此,用表示徽商的古钱币与提炼出的徽派建筑图形“粉墙黛瓦,封火山墙”进行同构,简洁、巧妙的表现形式,单纯、醒目的色彩运用,传达出徽文化与徽商的依存关系,以及徽商的经营活动对徽文化的完善、发展、昌盛和传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图5是一幅商业广告,图形同样运用了物与物同构。啤酒瓶与黄瓜肌理异质属性的结合带来的强烈反差,极具视觉冲击力,接地气又不失亲和力,准确地传出该产品清新、清爽的诉求点。非客观、非常规的构成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在信息传播上体现出了整体性,使人产生图形设计原来可以这样做的思考。
作为生物的人,不是孤立的实体,而是与万物处在不断循环、共生的生态链中,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构成了一种“共生”与“共在”的关系。这一观念作用于图形设计,便可以用人体元素与物进行同构,从而产生另一种有意味的、可以传情达意的新形象。
图6
人体元素与物的同构,是“有中生有”的创生活动。运用时根据设计内容的需要,将不同信息、不同文化、不同要素的物与人体元素融合,以此产生新形象并传达信息。图6是牙膏商业广告设计,主体图形是牙齿与金属开瓶器的同构。这两个元素,不管是在外部形态还是在物质属性上都相距甚远,因为二者有着相类似的“功能”,便有了联系起来的可能,两者的结合也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此广告图形设计简炼、独特,有幽默感,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如被削尖的利器般,轻而易举地刺入观者的大脑,令人记忆深刻,过目难忘,有效地传达出“坚固牙齿”产品的功能,建构起独有的产品形象和消费魅力。
不管是何种异质元素的同构图形,再现形象时,重要的是发现两种要素之间的共性因素和相互关系。通过同构的手法,使之达到一种最佳的组合状态,并生发出整体的力量和作用。这与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须达到一种平衡才能形成生机勃勃的生态关系是一致的。
现代信息社会,图形成为视觉传播中最直接、醒目的表现手段:一方面运用领域日益广泛,显示出了强大的传播力量;另一方面设计师们从没停止过对图形设计的研究与探索。注重共生、互补、不同要素相互联系互生的生态智慧,不仅适合于整个自然,也适用于视觉传播领域,并以异质同构的方式影响着人的知觉和想象活动,激发设计灵感,丰富视觉表现,为图形设计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动力,无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可持续发展性。所谓的师法自然便是如此。
注释:
[1]葛荣晋主编.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2]杜杰,王家民.二维同构图形的设计思维在三维包装设计中的转化[J].装饰,2010(12)
[3][美]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J].社会科学战线,2009(1):236-247
注:图1、图2、图4、图5为笔者的设计实践;图3、图6为韩国的商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