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步法训练对底线击球质量的影响

2018-06-22 12:28孙海潮
运动 2018年6期
关键词:步法成功率底线

孙海潮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

在网球比赛中,大部分击球都是在底线位置完成的,因此底线击球训练是网球训练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底线位置移动范围相对较大,击球范围广,因此底线击球更加强调与步法相结合,通过合理的步法,调整身体位置,为击球创造有利条件。步法训练是网球基础技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针对步法所进行的训练内容较多。对于网球初学者而言,在步法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与击球技术相结合,促进击球技术的形成,提高击球的质量。本研究通过对宁波北仑体育局网球培训中心学生进行步法教学实验,分析步法训练对学生底线击球技术形成及质量提高方面的影响,了解步法与击球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网球步法训练科学有效的开展,进一步提高网球步法能力和击球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网球步法训练对底线击球质量的影响。调查对象为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启点网球俱乐部12名网球学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及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广泛查阅有关步法训练及底线击球方面的文献质量,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准备。

1.2.2 访谈法 笔者结合本研究实验内容,对北京体育大学长期从事网球运动训练的教师进行访谈,了解网球底线步法教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了解底线步法教学对促进网球底线击球质量之间的关系 。

1.2.3 实验法 将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启点网球俱乐部12名网球学员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教学,从而了解步法教学对网球学生底线击球质量的影响。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3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常规的分析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2.1 底线步法教学实验设计

2.1.1 实验对象选取及分组 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启点网球俱乐部中选取12名进行网球学习的男学生,其年龄在14~16岁之间。将12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经测量,2组学生在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全部学生均只进行过网球基础击球技术训练,且练习时间不超过半年,在网球专项技能上也均无明显差异。具体实验对象见表1。

表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及身体素质对比表(平均值)

2.1.2 实验过程 本实验共计进行8周,每周进行3次教学,每次教学时间为90min。教学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由同一名教练员进行教学。2组学生的区别在于实验组学生先进行专门的无球底线步法移动练习(表2),而后进行底线多球击球训练。对照组学生则直接进行底线多球击球训练,在练习中形成和纠正步法。8周教学实验结束后,测量2组学生底线原地击球、底线移动击球的成功率,以及对击球落点的控制能力方面的数据,并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了解底线步法训练对网球学生底线击球质量的影响。

2.1.3 实验控制 为确保教学实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实验前告知所有学生在实验期间,除网球教学外,不要进行大运动量的体力活动,从而降低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实验期间,为避免因不同教师授课方法不同出现的误差,两组运动员在学习技术动作过程中,均由同一名教练员进行教学授课及讲解。两组学生的技术和身体素质训练均按照统一的进度进行。实验时间为2016年7月—9月间,实验地点为宁波市北仑区启点网球俱乐部室外场地,具体教学时间安排在每周一、三、五下午的15:00—17:00之间。为避免系统误差,实验记录均由作者亲自进行。

2.2 底线步法教学实验效果

2.2.1 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底线击球稳定性对比 通过8周的教学实验,在底线原地击球方面,实验组学生正手击球成功率为90.8%,反手击球成功率为81.7%;对照组学生正手成功率为89.2%,反手击球成功率为82.5%,2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原地击球不需要移动位置,学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对球的控制上,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击球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异。在底线移动击球方面,实验组学生正手击球成功率为87.5%,反手击球成功率为82.5%;对照组学生正手成功率为80.8%,反手击球成功率为76.7%,实验组学生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底线步法训练对提高学生底线移动正手、反手击球成功率方面由明显效果,从而保证了击球的稳定性。

2.2.2 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底线击球准确性对比 教学实验8周后,在底线原地击球方面,实验组学生正手击球入区的准确率为89.2%,反手击球入区的准确率为78.3%;对照组学生正手击球入区的准确率为为88.3%,反手击球入区的准确率为76.7%,2组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底线移动击球方面,实验组学生正手击球入区的准确率为84.2%,反手击球入区的准确率为77.5%;对照组学生正手击球入区的准确率为为77.5%,反手击球入区的准确率为70.8%,实验组学生击球的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由此可见,通过底线步法训练,对发展学生底线正、反手击球的准确性有明显效果。

2.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底线击球技术对比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测评得分进行对比,在底线滑步击球和底线交叉步击球方面,正手击球两组学生的技术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反手击球方面实验组学生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在底线上步击球方面,2组学生正、反手击球的技术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底线后退步击球方面,2组学生正、反手击球的技术评分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整体来看,底线步法训练,对发展学生底线击球技术能力有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在反手击球方面,效果更为明显。其原因在于正手击球技术相对简单,在步法与击球技术的配合方面均比较容易掌握。通过2种教学方法均较为容易掌握。而反手击球技术相对复杂,不仅需要快速的脚下移动,还需要在移动过程中将身体姿态调整至反手位置。通过底线步法练习,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合作击球动作前步法移动的肌肉记忆,提高步法移动和调整能力,因此在技术相对复杂的反手击球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

2.3 底线步法训练对学生底线击球质量的影响

步法训练是网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步法是及时准确地使用与衔接各项技术动作的枢纽,也是执行各项战术的有力保证。网球技术训练相对来说是一个反复熟练的过程。通过底线步法的专门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步法的特点和运用时机,学生掌握了良好的底线移动步法后,能够在击球过程中能够根据来球特点,在不同步法之间进行合理切换,并提高击球前步法移动和身体姿态调整的结合能力,这样就能够准确找到击球的准确位置,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且稳定的击球条件,因此对提高底线击球技术运用的规范性、击球质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表2 底线移动步法训练安排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网球步法训练对提高学生底线移动状态下正手、反手击球的稳定性、准确性以及技术能力有明显的效果。

3.1.2 网球步法训练有助于学生学生更好的理解不同步法的特点和运用时机,提高学生击球前步法移动和身体姿态调整的结合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底线击球质量的提高。

3.2 建 议

3.2.1 教师应结合网球教学需要,在训练过程中合理的安排步法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击球步法技术,从而合理地衔接各类攻防技术动作,促进击球质量的提高,提高网球教学效率。

3.2.2 网球步法训练应注意循序渐进,步法内容安排应与网球击球技术特点结合,由浅入深,逐渐提高难度。在学生网球技术能力形成的初期,可尽量多地安排步法训练,促进学生正确击球技术的形成。在学生技术能力形成后,可适当减少专门的步法训练内容,适当采取与击球技术相结合的步法训练,提高实战中步法的运用能力。

[1]马丽娜,吴黎.网球步法移动对反手击球技术掌握的影响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2):231-233.

[2]彭国雄.网球步法移动对技术掌握的影响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4):187-189.

[3]璩晓沛.青少年网球击球技术中步法训练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2):254-256.

[4]康芳.网球球感与训练方法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1):11-12.

[5]刘勇,吴松伟.移动步法在网球技术战术中作用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6):33-36.

猜你喜欢
步法成功率底线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大众武术健身之步法问题辨析
真相与底线
底线①
女人啊,美是底线
女子跆拳道49 kg 级优秀运动员比赛步法使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