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视角下的体育课程干预研究
——基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体质健康监测数据

2018-06-22 12:28牟春蕾
运动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生体育课毕业生

牟春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70)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二十多年来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我国从2002年开始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与总结,于2007年正式推出《标准》,并要求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测试工作已成为各大高校每年开展的日常工作之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体质健康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优秀硕博士论文库、互联网等查阅了大量相关内容的论文与书籍,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8位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对当前大学生体质特点、变化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并进行相关的分析与研究。

2 分析与讨论

2.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2012年、2014—2016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本科生测试数据的分析

2.1.1 学生在读期间的测试数据分析(1)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测试数据分析。选取2010级学生,即2014届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毕业生。取于2010(入学测试年)—2012年(大三测试年)均参与测试且有得分数据的学生,共1990人。 由于财经类院校的特点,数据样本中男生698人,占35.1%,女生1292人,占64.9%。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0级学生的测试成绩平均值呈逐年下降趋势,且离散系数逐渐增加,说明测试成绩在学生中的分化程度不断上升,但是应注意的是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整体测试成绩均有下降的趋势。

(2)在读期间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测试数据分析。选取2012级学生,即2016届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毕业生。取于2012年(入学测试年)和2015年(毕业测试年)均参与体侧且有得分数据的学生,共1922人。 由于财经类院校的特点,数据样本中男生588人,占30.6%,女生1334人,占69.4%。从表2可以看出,2016届毕业生的测试毕业成绩整体要好于入学成绩,在体测结果中表现为总成绩平均值2.67分的增长,且离散系数缩小,均值代表性提高,成绩的稳定性同样得到提升。继续对入学成绩和毕业成绩进行峰度和偏度的考察,发现2项数据均呈高度左偏和高度尖峰分布。2012级学生的毕业成绩同入学成绩相比,男生和女生的平均测试成绩均有所提高,成绩稳定性有所改善。对比以上结果可以发现,2012级学生同2010级学生相比,经过大学的体育教育,测试成绩呈增长趋势,并且成绩的稳定性相应改善,说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体育教育改革初见成效,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趋向合理化发展。

2.1.2 每年新生与毕业生的测试数据分析(1)新生的测试数据分析。选取2011年新生2109人,2012年新生2335人,2015年新生2104人,2016年新生2290人,共8838人。2015年与2016年的新生的测试成绩平均水平要优于2011年及2012年的新生,且成绩更加稳定。(表3)(2)毕业生的测试数据分析。选取4年的应届毕业生,其中2011年毕业生2149人,2012年毕业生2070人,2015年毕业生1964人,2016年毕业生2054人,共8237人。2015年及2016年毕业生的测试成绩平均水平较2011年与2012年毕业生的测试成绩有很大提高,且成绩更加稳定。一方面,成绩提高证明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经过不断的改革逐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同样应当注意学生平均毕业体测成绩仍然无法突破70分良好的标准,高校体育教育形势依然严峻。综上所述,总体来看每年新生的测试成绩均要好于毕业生,说明尽管每年学生所受教育有所差异,各项目的测试方法有所不同,但学生的身体素质至少未有显著改善,甚至未能维持入学时的身体素质水平,这对高校的体育教育提出了挑战。

表22012级学生入学成绩和毕业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4年的新生与毕业生测试成绩比较

2.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分析与研究

2.2.1 体育课程的总体情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原则,按照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及体育知识技能等方面掌握的水平及对运动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必修普通体育课(一年级)、必修体育选项课(二年级)、保健课及体育选修课(三年级)或俱乐部。新生入学后按自然班,并进行人数适当调整后男、女分班上课,在选项课时部分项目可以安排男女混班上课。但遗憾的是,在体育课程体系中,仅有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必修体育课程,三年级仅有部分体育选修课程,在四年级没有体育课程。通过研究发现,很大比例的学生到了大三、大四因为停止体育课,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就趋于停滞,甚至开始下降。有体育课存在时,正因为体育课的设置,使学生每周有了固定的锻炼时间,学生即使是为了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也会强制自己进行体育锻炼,无形当中就提高或保持了身体素质。当停止体育课时,由于许多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还不高,加上没有相应的引导与指导,这部分学生会减少或者停止参与体育运动,最终导致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学校应在大三、大四开设必修体育课或俱乐部,通过体育课的形式和手段,让学生在校期间能持续的接受体育教育。

2.2.2 体育课程体系的特色 “场地障碍+拓展训练”为核心的大一年级体育课程是全国高校独具特色的体育课程。让学生不断有进步、突破甚至超越自我的体验,培养学生生存、生活能力,以锻炼学生的奔跑、跳跃、攀爬等方面的身体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方面的身体素质。通过拓展训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等人格品质。

3 结论与建议

3.12012级学生同2010级学生相比,经过大学的体育教育,测试成绩呈增长趋势,并且成绩的稳定性相应改善,说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体育教育改革初见成效,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趋向合理化发展。

3.22015年与2016年新生的测试成绩平均水平要优于2011年及2012年的新生,毕业生的测试成绩平均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且成绩更加稳定。一方面,成绩提高证明了体育课程体系经过不断的改革逐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应注意学生平均毕业体测成绩仍然无法突破70分良好的标准,高校体育教育形势依然严峻。

3.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按照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及体育知识技能等方面掌握的水平及对运动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必修普通体育课、必修体育选项课、保健课及体育选修课或俱乐部。“场地障碍+拓展训”练为核心的大一年级体育课程,是全国高校独具特色的体育课程。

[1]郭鹏飞.河南大学普通大学生体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8.

[2]董雄.体育课程设置对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太原市初中阶段学生为例[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3.

[3]贺慨,黎臣.普通高校场地障碍与拓展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运动,2014(8):97-98.

猜你喜欢
新生体育课毕业生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重获新生 庇佑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体育课上的“意外”
枯蓬新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体育课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