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萍
摘要:长期以来,因为中职院校学科教学模式比较老化和单一,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很难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所以,中职专业教学模式需要在原先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改革,对于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来说,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超越传统,实现创新,提高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质量,以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中职院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创新
展望中职院校电子电工专业的未来发展,可知必需培养新型的社会栋梁之才。这就需要中职院校的课程教育体制进行变革,在变革中优化教学路径,跟紧社会发展的脚步,实现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中职电子电工要实现合理的课程教学创新
社会对中职电子电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中职电子电工实现合理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它不仅仅是中职学校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的要求,更是时代创新谋求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基础。
(一)开放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课堂,转换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革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属于学生,让学生来做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现真正的学有所用。第一,专业的建设机构应该带头改革。专业的建设机构需认真分析社会市场的真实需求,依据市场的真实需求要求学生需具备的一些素质,进而建设相关的新型专业以及培养标准,转变之前固有的陈旧的观念思想,把学生的电子电工专业素质培养到最优水平,使其拥有竞争优势,符合社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第二,深刻研习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体制,主动探究课程教学的内容,分配协调好每个课程,去除脱离社会发展步伐的教学体制,尽力做到最优的搭配,把影响扩大到最大化,实现最为理想的创新课程教学效果。
(二)进行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程体制整合,使教学发挥最大的功效
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教学体制十分混乱,不同的课程对应不同的教学标准,很难实现标准统一化。所以,在改革创新电子电工教学时,需依据国家对电子电工人才的标准,并联系电子电工专业的特征进行整改课程教学体制,把课程知识进行有效地压缩,摒弃无用的教学内容,精简课程知识系统。而且,教师需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而实现电子电工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三)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教师在创新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时,可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等较为普遍和先进的教学设施,把其應用到教学中,简化课程教学步骤,实现在做中学和在做中教的教学理念,这样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不仅要改善教学方法,还需持之以恒的学习与教研,让学生对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知识拥有了解的兴趣与探究的渴望。
二、中职电子电工要实现合理的实践教学的创新
实践教学在中职电子电工学科的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把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真正地学习到电子电工专业的精髓。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一)实现实践内容与实践体制的有机统一
老师要依据电子电工专业课程体制的特征以及专业教学内容需要进行设置电子电工实践教学体制,不可太过简单,要实现内容与实践体制的有机结合,符合创新的实践教学要求。换种说法是,老师设置的实践教学体制要充实电子电工教学内容,并且要依据难易的程度设计相应的富有创新的教学实验,既有教学的宽度,又有教学的深度。教师可以先进行电子电工理论教学,再进行电子电工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的完成实践内容。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展现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全面展开电子电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开展实践教学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这可以增强学生对电子电工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符合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标准。因此,关于中职电子电工教学,教师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素养。在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应把实验的详细步骤与应注意内容向学生交代明白,使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过程心中有数,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不可以替学生去完成动手操作的实验内容。
综上所说,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是现代社会比较热门的专业,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很大。中职老师应优化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完善创新,增加人才培养的力度,为培养电子电工专业优秀的人才做贡献。总之,只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培养社会综合实践型人才为目的所探索的教学模式就是正确适合的教学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曲亚男.中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浅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36):358.
[2]花艳.优化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4):249.
[3]张延丽.生源多层次背景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