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打哈欠原因探究

2018-06-21 08:24刘逸佳
科教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传染动物

刘逸佳

摘 要 人与动物大多都会出现打哈欠行为,目前对于打哈欠最广泛的理解为生理、心理的倦怠而产生的反应机制。但是经过研究表明,打哈欠还能够刺激人或动物的心理、生理注意力,并且基于打哈欠的传染机制,引发了打哈欠在群体沟通中的研究。经过种种实验、研究,将打哈欠的诸多猜想加以印证与解释,推动了相关生物理论的延伸发展,为我们了解动物机理反应提供了推动力。

关键词 人 动物 打哈欠 传染

中图分类号:Q9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1.067

Reasons for Yawning of Humans and Animals

LIU Yijia

(NO.1 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23)

Abstract Most people and animals are yawning. Currently, the most widespread understanding of yawning is the reaction mechanism arising from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tigue. Howeve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yawning can also stimulate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attention of people and animals and lead to the study of yawning in group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yawning infection. Through various experiments and studies, the conjectures on yawning have been proved and explained, and the extension of related biological theories has been promoted, providing a driving forc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animals.

Keywords human; animal; yawning; infection

我们都有过打哈欠的经历,下颚紧绷并不由自主地张开嘴,随着吸入呼出并伴随哈气的声音。而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猫、狗同样具有着打哈欠的行为。经过多项研究与观察发现,不仅是人类会打哈欠,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都有着打哈欠的行为,甚至鱼类昆虫也有。

不论是对我们人类或是动物而言,都具有着打哈欠这一共同的基本反应,这种行为是大脑及身体之间相互作用所出现的,并且大多发生在主观意志的控制外。打哈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们所有动物的共同始祖,并且打哈欠这一动作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是因由进化功能所致。但是虽然能够常见这一行为,却至今仍未有着完善的科学解释能够说明为何能够出现在如此多的动物身上。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在人体的大脑中,具有哈欠中枢。每当这一中枢神经兴奋时,便会自其发出相关肌肉的控制指令,这就引发了一个哈欠产生。而哈欠中枢指的便是下丘脑的室旁核,其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多巴胺、甘氨酸、催产素、乙酰胆碱、血清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都会维持哈欠这一动作,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在相应激素发挥效应时,往往会牵动咽部肌群以及人面部的多块肌肉进行运动收缩。所以人们若是向中断哈欠这一动作,可以主动咬紧牙关控制,但是这一过程会令人非常不适。若是顺其自然地打哈欠,会舒展人脸部的肌肉,虽然外观较为不雅,却属于动物肌体所固存的反射活动,利于身体的保护。

1 打哈欠的内涵意义

经过历史的演变与时间的推进,关于打哈欠的诸多理论研究不断丰富,人们都认为打哈欠是身心劳累厌倦的表达,经过研究发现,体内缺水或是饥饿、身体疲劳、精神倦怠等状况下,人活动物都会打哈欠。特别是人类在进行阅读或是驾驶的过程中,因单调的活动常会打哈欠。打哈欠不仅是身心疲倦的表现,更近似于维持精神、身体清醒的生理反应。经过对比研究,发现人在打哈欠时,会缓解疲倦厌烦状态发展,并且在这一行为进行过程中,会缓闭双眼,并用力张开口腔,伴随着四肢、面部、颈部、舌头以及咽喉部位肌肉的收缩,大脑所进行的思考或是其他活动也会有所减弱,呼吸会变深,加强集体的氧气供给,并且减弱身体的敏感程度,这一时间内会令肌体获得短暂的休息。

但是大脑所下达的哈欠指令绝不仅仅是因为倦怠信号发出的,某种特别情况下,人并不感觉到倦怠、厌烦,仍会出现打哈欠行为。比如参赛运动员在开始比赛之前或是学生考试之前常会出现打哈欠行为。甚至很多动物会在交配行为前打哈欠,雄性的斗鱼会在展开攻击之前打哈欠。更有科研人员发现,雄性动物打哈欠会带动阴茎勃起,在打哈欠时,会牵动氮氧化物在大脑中的扩散,并且对呼吸控制神经构成影响,令下行控制阴茎勃起的血管舒张,此时并非是因由身体或精神出现厌烦倦怠情绪导致的。

所以综合来看,打哈欠并非是表达身体倦怠的信號,还是表达人体或是动物机体出现状态变化的代表信号,人类绝不仅是因为身心倦怠而打哈欠,有时也会再发生注意力转移等精神集中状态下发生打哈欠。经统计研究,人类在集中注意力进行精神重视或是需努力的活动前短时间内,最常发生打哈欠行为。随着研究的发展,就打哈欠行为的分类,可以分为“传染型”、“表达疲倦型”、“唤醒精神状态型”、“威胁型”,特别是灵长类动物会利用打哈欠表达自身牙齿有力的观念。

2 打哈欠与脑供氧调解

人类与动物每进行一次哈欠行为时,都会伴随有悠长深沉的吸气,并且在段此后一段时间之中,都会因肺内氧气含量水平在此进行打哈欠来促进更多空气的呼吸,并且促进血液流通将氧气带回到大脑之中。虽然在人体下丘脑中枢神经的室旁核会因央企水平促成哈欠行为的发生,然而人体肺部并不会因此对氧气水平的变化出现反应。经过研究表明,打哈欠或是呼吸行为都是受大脑的多个区域管控,所以证实了打哈欠并不是为了维持大脑氧气供给的行为。科学家利用超声成像技术景气的发现仅12周大的胎儿就会出现用嘴打哈欠的行为,这也证实了肺部虽然没有吸入氧气,仍会出现打哈欠的行为。自上世纪,美国科学家对志愿者在不同浓度二氧化碳空气环境中进行学习,在实验结果中证实了接受研究的志愿者的打哈欠行为并未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表现出差异。这一试验也印证了打哈欠并不会帮助人体获取更多的氧气。还有新的理论提出,打哈欠能够令大脑降温。基于打哈欠动作能够维持大脑的健康及情形思维,令大脑维持较高的灵敏度,并且能强化大脑的思考功能。实施情况下,大脑在处于冷静状态下,思考的效率较高,并且这一状态能够维持大脑对肢体的指令表达最为流畅。每当人活动物对于身体的多种分支系统无法帮助大脑降温,便会发生打哈欠这一行为。

但是后期经过了鹦鹉实验,表明打哈欠与大脑降温的联系较为牵强。在试验中,选用的长尾小鹦鹉并没有在过高的温度环境下打哈欠,这也是由于鹦鹉大脑并无法利用打哈欠吸入的冷空气降低大脑温度,外部环境的温度下降时,鹦鹉也并没有打哈欠的行为发生,这也是因为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下若是打哈欠吸入较冷空气会造成大脑受低温刺激;若是外界环境低于大脑或身体温度,吸入的空气便会迅速的降低脸部的血液温度,令大脑温度降低。这一实验研究理论讲明了人体疲惫而发生哈欠行为的原因,经过研究,科学家们还发现出现频繁打哈欠的人,其大脑的冷却降温机制必然具有问题。很多患有多发性硬化症状的患者,以及体温调节系统丧失平衡的人都会频繁地打哈欠。很多电线画着也会在并发之前频发打哈欠行为,利用打哈欠行为,还能够辨别患者的偏头痛病症。所以印证了这类症状与打哈欠行为相对牵强,但仍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3 打哈欠的传染效应

打哈欠能够传染,这一说法在日常实践以及多项研究中加以证实。人们常会因为看到、听到他人打哈欠而引发自身的哈欠行为。比如某人因自身的哈欠行为引发周围一众人等跟随着一起打哈欠,具有哈欠效应。并且在瑞士一名科学家的研究中,他设计并制作出了一个打哈欠的半身人像,很多人在看到了这一塑像之后都会随之打哈欠,并渐渐产生倦意。之后美国的科学家也就志愿者展开了研究调查,令志愿者采用单一用口或单一用鼻进行呼吸,但是在看到别人出现哈欠行为时,以口呼吸的人中有一半出现了哈欠行为,而用鼻呼吸的志愿者中却没有出现打哈欠行为。并且除这两种志愿者之外,还有在前额之上敷热包的人也因为看到了哈欠行为而引发哈欠行为。经过科学家研究总结,发现人体鼻腔之中的血管会传达较冷的血液到达大脑部位,所以在人体的鼻孔吸气经过部位或是额头之上敷冷包会造成人体出现类似打哈欠的效果,就减轻了志愿者打哈欠的行为。

在很久之前,人们基于日常生活经验,将打哈欠视作无意识的竞相效果传染,也就解释了打哈欠行为会因为看到、听到而传染。在近期的研究中发现,打哈欠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途径,是表达人体状况的生理交流,能够帮助群体提高注意力,并有效地在危险环境下维持思想的警觉。类似于鸽子群在发现周围人类靠近时,全体随之起飞的行为,但是鸽子并不会相互发出警告,打哈欠类似于这种群发性的交流沟通。经过研究发现,很多人在出现传染性哈欠行为时,在大脑的颞上沟部位会表现活跃。此区域也是眼睛或是嘴部发生感知效应时的重要作用部位,例如我们常用的表情图案能够表达情绪等,这些表情以及反应都是情绪变化的重要表现载体。且此类行为动作会在种族进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警戒状态交流的工具得以强化。特别是动物交配、捕猎等多种活动中,也常见这类行为的发生,比如人体疲倦倦怠时,以打哈欠来拉近自身与外界环境的联系。

4 总结

至今为止,关于打哈欠的主流认知仍是基于人体基于无意识状态进行嘴部深吸气,并且缓慢吐气的行为;一般来讲,打哈欠的行为发生皆是因由心理、生理的倦怠而发生。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各项试验的证明,将打哈欠行为的背后深意展现了出来,让我们更真切地认识到打哈欠还能够提神等作用。人们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正是基于勤加思考及实验证明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作为一名学生,更应当勤思考,丰富自身见识并提高自主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世佳.你别打哈欠啊,我控制不住我这嘴了[J].中学生天地(A版),2017(4):40-41.

[2] 赵禾恩.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人会打哈欠?[J].当代学生,2016(21):2.

[3] 狗的打哈欠传染的生理反应与移情作用相关[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3.21(11):1372.

[4] 上班犯困? 打哈欠可提高工作效率[J].四川劳动保障,2013(9):43.[2017-09-01].

[5] 王世广.针刺督脉十三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哈欠频繁症98例[J].北京中医,2006(3):173.

[6] 童兵亮.基于嘴部狀态的疲劳驾驶和精神分散状态监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

[7] 我们为什么会在疲劳的时候打哈欠?为什么哈欠似乎可以传染?[J].少年科技博览,2003(Z1):59.

[8] 张法奎.打哈欠是怎么回事——它有何生理意义,进化由来又是怎样的?[J].化石,2000(4):4-5.

猜你喜欢
传染动物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传染
超级动物城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