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2018-06-20 15:37林勇
职业·中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职业院校创新

林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院校除了要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当注重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本文分析了目前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与不足,探索了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开展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职业院校 德育工作 创新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迄今为止,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已经坐拥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院校的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完善,这对于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是指职业教育阶段所推行的德育活动,即通过教育工作者将社会上的政治原则、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德育工作是让学生既具有优秀道德品质又具有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基础。

大学生是社会上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職业院校的大学生数量占了大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所以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院校的教育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不同,职业院校的整个教育体系都是有鲜明的专业特色的,是专注于培养适应职业岗位的专门人才,以适应具体岗位的生产、建设和管理的需求。所以职业院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本校的基本特性,开展符合自身特色的道德品质教育工作。

一、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由于职业院校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得有不少的因素影响着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因此德育工作者应当注意到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问题,应当弄清楚这些影响因素有哪些,才能更好地克服,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一,外部环境。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进行、大学的不断扩招,普通高中升学比例大大上升,从而导致职业院校生源缺乏,甚至有生源整体素质下降的倾向。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增加了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难度。

第二,学生家庭。学生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对比起学校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学生的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影响更大,学生家庭环境的参差不齐也使得学生素质各有差异。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家长多实施的是撒手式管理,对学生的成长缺乏正确的引导,多持有破罐子破摔的观念,导致学生更可能形成不良品德,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三,学校教育。职业院校中部分院校对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只着重于学生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的训练,教师的人才观陈旧,总以成绩论好坏,教学不渗透德育思想,缺乏和学生心灵的深层沟通,缺乏全员教育的意识,师生之间普遍缺乏情感沟通。特别是部分职业院校的名利观念过于深入,认为比赛获奖就是为校争光,这些都在不经意间给学生形成了隐形的价值导向。

第四,学生本身。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在中学学习阶段学习成绩较差,是应试教育的牺牲者,心理多少会有些障碍,进行职业院校的学习也只是为了掌握一门技术具备基础的生存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很低,在他们的眼中,专业课比德育课更加重要,因为专业课是和他们以后的工作相挂钩的,因此,这也导致职业院校中的德育工作实效性太差。

二、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第一,德育工作的总目标已经确立。自改革开放以来,职业院校在德育工作开展中摸索出了自己的德育工作总目标,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社会主义新人。

第二,德育工作的机构体系初步形成。职业院校中初步建立了配合德育工作开展的工作机构,并且各部门相互配合,将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稳步推进。

第三,德育工作的相关活动积极开展。和普通高校的德育工作开展不同,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开展更具开放性,教师通过将德育融入工厂的方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职业院校独有的教育模式。

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对策

1.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社会倡导以人为本,作为学校,应当倡导育人为先,建立处处育人的教育思想与德育理念,从校园的环境布置开始,在给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促使学生进行道德上的思考,使得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育人于无形之中。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给学生形成学校即家庭的感觉,尽可能地和家长联手给学生制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为学生减轻负面观念,让德育工作覆盖于无形之中。

2.树立全面发展的德育观念

职业院校要想从根源上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要从学校政策的制定者上去做改变,这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也是前提。《职教法》中也明确规定,全面提高被教育者的素质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法律责任,学校只有从学校领导层面上做出改变才能遏制住单纯以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的不正之风。学校领导要改变陈旧的人才观,不要只认为技能性的获奖才是学校的荣誉,不能单纯地以学生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优劣;学校领导要树立全面育人的思想,必须要摒弃只重视专业能力培训的职业教育模式。

3.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学生的学术道路的引路人,也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的关键人物。教师自身的品质和习惯以及行为规范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德育工作的看法。

所以,作为教师而言,首要任务是提升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担,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还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造就者,将自身的工作上升到国家层面上来。

其次,教师除了提升专业政治理论,还应加强自身修养,对于学生的教育要做到言传身教,在学生面前的每个行为要对得起“师德”二字;教师应当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师德形象,这些都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另外教师应当具有再学习能力,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锻炼自己,在形成的师德的基础上继续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再学习能力是必需的,要做到学无止境,不能满足现状,社会环境随时会变化,作为教师,应当第一时间把握这种变化,并制订出相应的应对方案。

4.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工作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转型的阶段,社会风气也变得越来越浮躁,国民意识形态出现多元化的混沌心态,社会风气注重物质欲和享受欲,学生的心态也因此失衡,失衡的心态进一步发展就特别容易出现过错的行为。为了预防过错行为的产生,职业院校应当以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进行德育教育活动,应当对失衡的心态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寻找出最有效的矫正途径,不断地为学生灌输禁锢社会的各类不良道德价值或道德规范体系的做法,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工作活动,促使学生接受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一,改良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学校,最有效、最常见的宣传方式就是课堂,职业院校也应当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亲身经历的前辈讲座式的方法进行教书育人,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正能量的传播。

第二,开展第二课堂。职业院校应通过积极推广学生社团以及团学组织的建设,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可以通过各个学生社团进行德育工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美化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生对学校的第一印象,职业院校可以通过美化校园环境,让学生热爱校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心态。

5.统筹完善德育工作网

职业院校应完善德育工作的网络,关注社会、家庭等非学校因素对学生的消极影响。职业院校應该积极发挥学校的能动性,主动了解学生,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德育网络,综合树立学生的德育教育观念。

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学校领导必须重视,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切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德育教育既是学生追求幸福人生的需要,也是职业院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人才的必需通道,职业院校只有切实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才能为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建设培养出符合要求的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文献:

[1]许唱.论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英语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

[2]丁得果.借鉴微课教育功能创新网络德育工作——基于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对德育工作影响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6(11).

[3]洪兰贞.职业院校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4]高敏真.提高职业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

[5]郭定祥,秦建敏.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J].思想战线,2011(s2).

(作者单位: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职业院校创新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