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8-06-20 16:23康伟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一堂课语文课有效性

康伟华

我们所谓的教学,最主要的就是指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教与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做到切实有所授与切实有所学,也就是如何让课堂更具实效,就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余文森教授这样阐述:“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什么是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呢?《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是说语文課堂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上得到较大的提高与发展,学习态度和习惯得以养成。

那么如何让一堂语文课更具有实效性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向可以努力。

一、让我们的语文课更具语文特色

一堂有效的语文课首先是一堂语文课,也就是说它该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那么语文的学科特点是什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其中“人文性”,讲的就是人文情怀,情绪情感。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还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语文学科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对语言的独特品读,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传达的人文情怀、情绪情感。

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带领学生好好品读感悟;其次,在课堂上要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捕捉到字里行间微妙细腻动人的情感。记得在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我做了一次新尝试,就是静下心来好好读这篇文章,标注出自己感触深刻的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感悟,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享,比如说看到“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我用着简单的语言记录我的感受:“世界上哪有哪个地方本该是没有阳光,本该是百花永远凋谢的?但是因为纳粹曾在这里驻足,于是它便注定远离阳光,注定没有百花盛开的生机……”聊着自己读书的感受,情感是更真挚与更投入的,结果一堂本是无章法的课,却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体会。因着这一堂课,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在课堂上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是多么地重要。后来我在上《孔雀东南飞》的时候,便把重心放在对语句的品读上,带着学生在语言的课堂里散步,在讲到刘兰芝与焦仲卿再次相见的环节,那一句句灼人肺腑的话语,学生真的也跟你一起沉醉其中,甚至有不少女孩子眼眶都红了。我觉得这应该便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吧。让学生去感知语言,感受语言,不断积累语言,练就丰富的想象,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让语文课上的学生更具生命力

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这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谋而合。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语文课更是如此,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爱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学有所获。或获得知识、习得方法,或触动情感、提升人格。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不是老师的独角戏有多精彩,而是要看学生能否真正融入其中。

课堂的有效性不仅表现在老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实施上,还体现在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有效性上。一堂有效的课,应首先是一堂“常态课”,是一堂在平时教学也能切实落实的课。听过一堂《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很热闹,学生参与积极性也很高,甚至在最后一个问题“‘一尊还酹江月所体现出来的是苏轼积极的人生态度还是消极的呢”时,还有学生能够阐述不同的理解,形成辩论之势。但是回头想想却发现不少问题。首先从学生的参与面来讲,整个课堂回答问题的学生固定是那几个,而又主要以最后两个形成辩论之势的同学为主。我想一堂有效的语文课,我们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而不是围绕着几个学生提问题。了解了一下原因,原来是老师怕学生无法给出自己所想要的答案,会影响课堂美观,于是就屏蔽掉了某些学生,剥夺了一些学生的发言机会。于是一堂课沦为了老师的表演课,带着如此的目的去上课,课堂如何有效呢?再者,从学生参与的有效性上来看,我们在感叹学生能有自己见解形成辩论后却发现这个问题不了了之了,老师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然后学生有不同想法了,形成了辩争了,课堂热闹了,有看点了,但是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或者总结却没有,学生对于自己给出的答案到底正确与否心里没底。我们的课堂是确实存在着这么一个现象,为问问题而问问题,没有问题也要挖出问题让学生起来回答,这样反而浪费了课堂时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老师,关注的不是我们的学生,而是他人对这堂课的评价,教学中的一切不是为了全体学生,而仅仅是为了向他人展示自己,展示少数学生。因此,评价课堂的有效性,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的层面上,还应该关注全体学生,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三、让语文课的课堂更具方向性

语文教材有一个特点,它不像其他学科,说“1+1”就该等于2,处理语文教材就好像俗话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语文课文你要处理的东西可以有很多,经常会在一堂公开课结束后的评课环节听到老师争论这堂课的目标设置,由于各自的理解而有着不同的意见,但那么多个方面的内容我们是不是要面面俱到全部都涉及呢?条条道路可通罗马,我们在短短一堂课既想走走路线一,又想试试路线二,还想再闯闯路线三,如此一来反倒使得我们迷失了方向,最终也会使得师生俱疲,却终无所得。

一堂课讲究有效性,它应该具有明确的方向,应该是要讲究一课一得,讲究学生学有所得。如何让语文课的方向更明确呢?这便有赖于我们教学目标的设定了。我想语文课目标的设定不在多,而在精,要仔细思考好你想让学生在这堂课上学得什么。我记得自己第一次上李白的《蜀道难》时,收集了很多李白的资料,并把这些都与学生分享了,然后又品读诗歌的语言,还分析诗歌的手法,当然还要来个背景和主题的探究,想把你所了解的内容全都讲予学生,结果一堂课容量过大,时间上的安排混乱,学生也弄不清这堂课的重点何在,想讲的越多却反而越无效。所以一节课的有效性不在于课堂的容量有多大,而在于你所设定的目标能否确实完成,一堂课如果只能完成一个目标,那么我们就设计一个目标,不要被语文课文丰富的内涵干扰,忘记了课堂最本质的有效性。

总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承载着更繁重的任务,评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该从多角度多层面考虑。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积极进取,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作出不懈的努力。

猜你喜欢
一堂课语文课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可怕的语文课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有趣的一堂课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也谈怎样讲好一堂课
溜走的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