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青 姜进田 潘涛 周翔(中亚管道有限公司)
中亚天然气管道自2014年以来每年度开展压缩机组节能监测,依据SY/T 6637—2012《输气管道系统能效测试和计算方法》[1]、SY/T 6837—2011《油气输送管道系统节能测试规范》[2],对全线不同机型的压缩机组效率进行测试、定量分析和评价。
通过持续节能监测数据,提供机组实际效率点以及性能曲线,以便修正仿真模型,提升仿真模型精度,进一步提升运行优化水平。通过持续监测机组性能,为机组大中修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为运行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压缩机流量虚拟测量,实现主要能耗指标在线分析及主要能耗设备在线监测,定期开展能耗设备效率监测与分析,进而为优化运行,提升能源管控水平提供技术保证。主要针对燃驱机组GE普通型与GE-DLE型进行差异性分析[3]。
SY/T 6637—2012《输气管道系统能效测试和计算方法》中压缩机效率计算的熵值采用查图法,误差较大。中亚天然气管道2017年测试的15台压缩机组效率计算采用ISO 5389—2005[4]标准。经与俄 罗 斯 压 缩 机 效 率 计 算 标 准 (С Т О Г а з п р о м 2-3.5-113—2007) 比对可知,俄罗斯标准采用经验公式计算,ISO标准采用状态方程,通过有限数据比对,计算结果差别不大。但ISO标准更先进,可编制软件自动计算效率。
哈萨克斯坦对于大型耗能设备的排放有严格的要求。中亚天然气管道在哈国境内各站场的燃气轮机均采用DLE机型,该种机型据热力型NOx的生成原理,通过将燃烧室主燃区温度约束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NOx的排放。相较于GE普通型,DLE型机组在燃烧器结构、生产运行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都更为复杂。根据节能测试结果,对DLE型机组效率分析如下:
DLE型燃气轮机存在不同的燃烧模式。以某站为例,在进行压缩机组测试时,随着转速的升高,燃气轮机从AB燃烧模式逐步进入ABC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机组的效率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某站1#、2#机组燃气轮机效率随转速的变化
由图1可知,1#、2#机组随着转速的升高燃气轮机效率呈现先增长后平缓(1#机组甚至燃机效率降低)再增长的情况,且拐点均出现燃烧器燃烧模式从AB转换到ABC;因此,每个模式的低转速区域为燃机的低效区,由于在每个燃烧模式中,压缩机转速与CDP(CDP开度不能手动调节)阀门开度成反比。正常生产运行时机组尽量工作在CDP阀开度较小的工况下。
另外,对比1#、2#机组的运行情况,2#机组效率明显优于1#机组,1#机组转速向上提升空间要明显小于2#机组。造成该情况的原因分析,1#、2#机组在夏季高温进行效率测试,1#机组在6月中旬进行夏季DLE mapping(标定),当时环境温度较夏季高温偏低,故导致1#机组mapping数据不适应夏季高温,燃气轮机效率偏低。由此可知,DLE mapping的调试时机能影响DLE型机组的效率,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mapping的调试。
对压缩机组GE普通型和DLE型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工艺气流量与转速对比GE普通型与DLE型效率,整体来看,DLE型运行效率比GE普通型低4.7%。按流量对比效率测试结果见图2,按转速对比效率测试结果见图3。
图2 GE普通型与GE-DLE型效率对比(按流量)
图3 GE普通型与GE-DLE型效率对比(按转速)
压缩机组GE-DLE型每年做两次DLE mapping。表1中的DLE型数据是选择做完DLE mapping的压缩机组。由数据对比可知,DLE型NOX排放的体积分数控制在25×10-6之内,满足低碳环保的要求,普通型NOx排放的体积分数远远高于DLE型[5-6]。
表1 某站GE-DLE型压缩机组烟气测试结果汇总
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测试与分析,发现GE-DLE型压缩机组效率比GE普通型低,烟气氮氧化物排放量低。而GE-DLE型压缩机组价格昂贵,每年需要厂家做两次DLE mapping,运行维护成本高。GE-DLE型压缩机组如何选择机型,需要从节能角度、投资和维修成本等多方面考虑。为了更加客观地比对GE-DLE型与GE普通型的适用性,需要建立节能监测长期机制,获得足够多的数据,以便跟踪机组效率、低排放性能及维护费用的变化趋势。
[1]李建良,周书仲,刘冰,等.输气管道系统能效测试和计算方法:SY/T 6637—2012[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13-16.
[2]刘国豪,赵国星.油气输送管道系统节能测试规范:SY/T 6837—2011[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2-3.
[3]刘国豪,张鑫,许铁,等.国内外管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石油石化节能,2013,3(3):21-23.
[4]ISO/TC 118/SC1.Turbocompressors performance test code second edition :ISO 5389—2005 [S].Published in Switzerland,2005:30-33.
[5]盛亦儿,苏铠,方晓燕,等.燃气轮机烟气排放第1部分测量与评估:GB/T 18345.1—200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5-21.
[6]计维斌,宋战全,邹强,等.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2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现场测量:GB/T 8190.2—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