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幼胚离体培养初步研究

2018-06-20 09:00李思琪崔驰浩
天津农林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麦草外植体分化

李思琪,孙 宁,崔驰浩

(天津农学院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 300384)

小麦为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2012年总产量达到1.2亿t左右,是中国半数以上人的主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产量及品质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培育优良小麦品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特定的外源基因导入小麦中,从而定向改良小麦品种,为小麦遗传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建立高效的再生体系是小麦遗传转化的关键环节之一。研究表明,在筛选小麦离体培养再生体系时,幼胚是较好的试验材料,且目前已获得了再生小麦苗。有学者认为从小麦幼胚离体培养得到的小麦苗,其后代籽粒胚乳醇溶蛋白亚基和蛋白质含量均有变化,建立幼胚高效再生体系并进行遗传转化,可改良其品质。

本文以小麦品种辽春17幼胚为试材,对其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以获得高频高效的再生体系,为小麦的遗传转化研究提供技术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取辽春17开花后13~16 d的幼穗,剥离籽粒,用75%乙醇浸泡40~60 s,无菌水冲洗4~5次,再用0.1% HgCl2表面灭菌7.5 min,无菌水冲洗6~7次后,剥去幼胚,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

1.2 培养基

培养基均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30 g·L-1、0.7%琼脂。其他成分见表1,调节pH值至5.8~6.0,120 ℃高压灭菌20 min,幼胚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见表2。

表1 幼胚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基

表2 幼胚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

1.3 试验方法

幼胚愈伤组织诱导于25 ℃黑暗条件下培养,15 d后选取色泽鲜艳且致密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于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15 d继代1次)。分化培养采用光培养,光照强度2 0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1,温度为25 ℃。接种后10 d左右统计出愈外植体数,观察并记录愈伤组织的颜色及质地。转入分化培养后实时观察,统计产生绿点的愈伤组织及分化出绿芽的愈伤数。出愈率、分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

出愈率/%=出愈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数×100%

分化率/%=分化出绿芽的愈伤数÷接种愈伤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

辽春17幼胚接种后4~6 d即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10 d左右不同激素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产生明显差异。A组添加2,4-D(1 mg·L-1)、CH、Gln的处理平均出愈率高达93.8%,且出愈快,愈伤组织颜色鲜艳,致密,质量较好。添加VB1、麦草畏的两组处理出愈率反而有所降低(表3)。其中A2:2,4-D 1 mg·L-1、CH 200 mg·L-1、Gln 200 mg·L-1处理出愈率最高,为98.0%,说明添加VB1和麦草畏不如单独使用2,4-D(1 mg·L-1)、CH、Gln的效果好。

表3 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

2.2 不同激素处理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不同激素对幼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影响较大。在添加NAA(0.5 mg·L-1)的基础上,KT的促进效果明显优于6-BA与TDZ,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KT会获得较高的绿点率及分化率。其中D1处理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为66.7%,而F1处理的组织分化率最低为35.4%(表4)。结果表明,MS培养基添加NAA 0.5 mg·L-1+KT 1.0 mg·L-1为辽春17幼胚愈伤组织分化较为理想的培养基配方。

表4 幼胚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生长素2,4-D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离体培养过程中促进细胞分裂与愈伤组织的获得。近年来,麦草畏也在小麦、大麦、玉米等禾谷类植物研究中用于愈伤组织的诱导。试验发现,在添加2,4-D 1 mg·L-1基础上,添加麦草畏1~4 mg·L-1反而会使幼胚出愈率降低,说明不同小麦品种在选择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激素种类上有所不同。郭向云等研究表明,在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和分化的培养基中添加VB1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可降低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频率,能显著提高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但在试验中发现添加VB1时小麦愈伤组织诱导率降低,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应在保证高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基础上筛选VB1使用的最适浓度。

胚源愈伤组织再分化是形成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关键环节。林毅等研究发现,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分化率能达到99%;但大多研究结果证明,再生率在不同基因型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同时,分化率与外植体类型、外源激素种类均有很大的相关性。本试验选用NAA与KT、6-BA、TDZ配合使用发现,NAA 0.5 mg·L-1与KT 1.0 mg·L-1配合使用分化率高达66.7%,与其他处理最低相差31.3%。

[1]奚亚军,路明.小麦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在育种上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2,18(2):55-57.

[2]杨艳涛,秦富.世界与中国小麦市场贸易形势及政策分析[J].世界农业,2013(11):59-65.

[3]何勇刚,林刚,刘曼西,等.小麦不同生理状态的幼穗和幼胚盾片与诱导分化能力关系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1,19(5):363-368.

[4]刘少翔,土卉,孙毅,等.小麦幼胚的脱分化状态及再生性能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3,18(1):64-67.

[5]彭琳,张小红,闵东红,等.小麦成熟胚高频再生基因型筛选及再生体系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12,21(9):37-44.

[6]李海霞,秦文娟,汤继华,等.2,4-D和麦草畏对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44(3):243-248.

[7]余桂红,张旭,孙晓波,等.大麦苏啤4号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的高频再生[J].江苏农业学报,2013,29(5):953-956.

[8]郭向云,尹钧,余桂荣,等.VB1和干燥处理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3,18(4):19-22.

猜你喜欢
麦草外植体分化
小麦-中间偃麦草2A/6St代换系014-459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伊藤杂种‘巴茨拉’不同外植体无菌体系建立及愈伤组织诱导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外植体差异对植物组培苗无性快繁的影响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一根麦草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不同消毒处理及保存时间对蝴蝶兰外植体脱毒效果的影响
野生姜科植物土田七的外植体灭菌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