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管双仙 李国民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在HICH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发生损伤的同时,反映心脑血管损害严重程度的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也将出现变化[1-2]。本文通过检测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5例HICH患者血浆NT-pro-BNP和CRP的变化,探讨其对HICH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意义。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4)》中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3]。(2)经头颅CT证实明确诊断。(3)发病后24 h内入ICU。排除标准:(1)合并急、慢性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2)合并感染性疾病。(3)有恶性肿瘤。(4)有自身免疫性疾病。(5)近期有外伤、手术史。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65例HICH患者(观察组)和30例同期在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
观察组为65例HICH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29~87岁[(61.1±12.4)岁];对照组为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45~56岁[(49.4±3.6)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5例HICH患者入ICU后即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进行评分,并依据评分结果分为GCS评分≤8分组和GCS评分>8分组。再根据出院时转归将HICH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即抽取静脉血进行指标的检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体检时留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样本进行检测。
分别检测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GCS评分结果、不同转归的HICH患者静脉血NT-pro-BNP和CRP水平的差异。
(一)NT-pro-BNP
采用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法国,梅里埃诊断产品有限公司)和配套试剂检测各组样本的NT-pro-BNP水平。
(二)CRP
利用IMM800化学发光仪(美国,贝克曼公司)和配套试剂,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静脉血样本的CRP水平。
观察组NT-pro-BNP、CRP水平较对照组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患者入院时与对照组的静脉血NT-pro-BNP、CRP水平比较
注:HICH为高血压脑出血,NT-pro-BNP为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CRP为C反应蛋白;观察组为HICH患者,对照组为正常人群
HICH死亡组患者在入院时的血清NT-pro-BNP、CRP水平较生存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转归HICH患者入院时的静脉血NT-pro-BNP、CRP水平比较
注:HICH为高血压脑出血,NT-pro-BNP为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CRP为C反应蛋白
GCS评分≤8分组患者的CRP水平高于GCS评分>8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GCS评分HICH患者的静脉血NT-pro-BNP、CRP水平比较
注:GCS为格拉斯哥昏迷量表,HICH为高血压脑出血,NT-pro-BNP为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CRP为C反应蛋白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心室肌在受到压力负荷和容积扩张时合成、释放的心脏神经激素。近年来研究发现BNP不但是评估心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血浆浓度和脑卒中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并且和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高低有关[4]。研究证明,BNP参与了高血压和颅内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脑出血后的水平迅速上升[5-7]。NT-pro-BNP是BNP分解后的无活性N端片段,因具有半衰期长、稳定性强、测定时不易受干扰等优点,而体现出更高的临床意义[5]。HICH患者NT-pro-BNP水平升高可能的机制可能是“脑-心”轴机制,即HICH致颅内压显著升高,加之脑血管破裂出血后,随着血液释放出的各种介质和炎性因子,引发脑血管和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改变,造成BNP的分泌和释放增多[8];而HICH应激状态下容易导致患者循环压力和循环容量增髙,心室负荷过重,心室壁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可致脑和心脏均生成、释放BNP增加。
CRP作为全身性炎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标志物,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质,HICH后血肿压迫和周围组织的继发性脑水肿,促进炎性细胞浸润和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导致CRP的合成与释放增加。在炎症、组织损伤、出血和缺血时,血清中CRP含量均明显增高。已有研究显示CRP水平是判断脑卒中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9],并且与脑出血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0]。
采用CRP和NT-pro-BNP等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评估急性HICH的病情程度与预测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HICH组患者的静脉血NT-pro-BNP、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死亡组患者NT-pro-BNP、CRP水平也高于生存组,提示静脉血NT-pro-BNP、CRP水平可作为诊断和判断HICH预后的重要指标。
此外,HICH患者的静脉血CRP水平与其GCS评分结果呈负相关,说明随着脑出血患者病情昏迷程度和病情的加重,CRP水平也不断增高,可用于指导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但GCS评分≤8分组患者的静脉血NT-pro-BNP水平虽高于GCS评分>8分组,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本研究所选择的患者均是入住ICU的患者,其GCS评分动态变化较大,初入ICU所记录的GCS评分不足以反映HICH患者的昏迷程度。后期的研究应动态记录、监测GCS评分和NT-pro-BNP,进一步明确HIC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静脉血NT-pro-BNP变化的关系。
1 苏海,张毅,陈皓,等.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血浆脑钠肽变化和脑水肿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3,42(25):2975-2980.
2 刘青.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3):87-88.
3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3-125.
4 Oremus M, McKelvie R,Don-Wauchope A,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BNP and NT-pro BNP in the management of heartfailure: overview and methods[J].Heart Fail Rev,2014,19(4): 413-419.
5 罗慧敏,刘绍辉,何明丰,等.血浆NT-pro BNP 在急性心力衰竭诊治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2(4): 245-247.
6 Stewart D,Waxman K,Brown CA,et al.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may be elevated in the critically injured trauran patient without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J Trauma,2007,63(4):747-750.
7 Rost NS,Biffi A,Cloonan L,et al.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dicts functionaloutcome in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12,43(2):441-445.
8 Coenraad MJ,Meinders AE,Taal JC,et al.Hyponatremia in intracranial disorders[J].Neth J Med,2001,58(3):123-127.
9 王伟红,藏立群.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与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5(27):69-70.
10 金辉.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水平及动态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3619-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