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学生数感培养因素的研究
——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为例

2018-06-19 01:29张向林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数感个数桃子

张向林(特级教师)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下,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片面地强调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忽略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原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对学生的数感重视不够。例如:对数的认识,往往偏重于对数的概念的建立,强调数的意义的理解而让学生估计和猜测的素材比较少。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适合学生的更好的“学材”,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当前很少一线教师关注和研究影响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因素,缺乏挑战和怀疑教材的勇气,更少有批判精神,不敢否定和超越教材,也就难以发现教材中的不足,不利于学生数感的发展。对于数感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对其涵义、构成要素的研究方面,由于理论性强、实践指导意义不够,往往收效甚微。下面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为例,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6~78页例 1、例 2,以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导入。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复习操作。

师:把一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子的几分之几?

生: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桃的。

(复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知识。

(板书: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先呈现一个桃,提出把一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子的几分之几?激活学生已有的“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经验,为新授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1。

讲述:一天,村里来了小猴一家——猴妈妈和一对可爱的小猴,村长特意买了桃子招待它们。

提问:一盘桃(6个)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独立思考,分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

小结: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是这盘桃的。

提问:如果是4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吗?

结论:把8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

明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盘桃看成是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

【设计意图:一个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一盘桃有6个,多媒体演示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领会:每份是3个桃,但它与这盘桃的关系仍用来表示。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形成。】

2.教学例 2。

师:如果村长把这盘桃平均分给猴妈妈、猴哥哥和猴弟弟,那么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一盘6个桃图,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交流、反馈学生分出的图形,指名说说是怎么分的,并解释表示什么意思)

3.如果把一筐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筐桃的几分之几?如果这筐桃是60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筐桃的几分之几?如果这筐桃是61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还可以用来表示吗?

4.出示教材第77页“试一试”。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学生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分的)

讨论: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可以用分数表示;今天的学习,我们又知道可以把几个物体,如2个桃、4个桃、6个桃、8个桃、60个桃、一筐桃等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些物体或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也可以用分数表示。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每份与整体关系的分数也不同。

【设计意图:先呈现一个桃,提出:把一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子的几分之几?从而激活学生已有“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经验,促进知识迁移。从一盘桃有6个,到一盘桃有4个、8个,突出6个、4个、8个桃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虽然每份桃的个数不相等,但每份都是这个整体的。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逐步明晰“一个整体的”的含义,充分展现学习过程的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数感,获得感悟。】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设计意图:总结提升环节,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反馈学习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是否达到目标,强化学生的认知,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掌握知识,建立数感,让学生了解或表达“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本环节为小学生排除影响数感的因素,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效果与反思】

1.初步形成数感。

在新授时出示例1及情境图,并提出: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呢?学生很容易从“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桃的”迁移到“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把一盘桃盖住,先不让学生看出桃子的个数,可以有效避免桃的个数对新概念建立过程的干扰,有利于学生把思维聚焦于“一个整体”上,初步形成数感。

2.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形成数感。

平均的对象由一盘桃拓展为一筐桃,数量变化之大,也冲击学生的心理认知和预期,但内在的一致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假设这筐桃的个数有60个、61个,学生在新的认知冲突中,进一步强化初步建立的数感认知,即:不管每份是几个,不管每份的个数是否为整数,它们都是一个整体的,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形成数感。3.在实际情境中获得数感。学生充分认识“一个整体的”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整体的等等,有利于学生由特殊到一般,从抽象到理性的思维过程,完成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认识。学生在理解所学数的意义及表征后,建立起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感悟,借助具体情境和图形,发展了一种数量的直觉,及用数字表现数量的感觉,在实际情境中获得数感。

4.针对教材中学生数感培养的例题和习题的诊断。

深入研读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数感培养的要求,对例题和习题进行诊断和再设计;教师用修改加工前后的不同素材作为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检验,比较分析其对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影响。

猜你喜欢
数感个数桃子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桃子
桃子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