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真真,王丽艳,刘 佳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干诊科,辽宁 沈阳 110031)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持续升高趋势,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1]。多巴丝肼片是临床上治疗PD的最常用药物,疗效较好,但很多患者在长期服药后出现了不良反应[2],且患者耐药性不断增强,最终出现PD无法继续控制的现象[3]。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是新型PD治疗药物[4]。本研究探讨了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中的诊断标准[5]。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60~79岁,平均(66.2±2.3)岁;病程3~6年,平均(4.2±1.1)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61~78岁,平均(66.42±2.2)岁;病程2~7年,平均(4.2±1.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片(规格:每片含左旋多巴200 mg、苄丝肼50 mg),初始服用剂量为1次62.5 mg,1日2次,然后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1次250 mg,1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规格:0.75 mg),起始剂量为1日0.375 mg,然后每5~7 d增加1次剂量。如患者可以耐受,应增加剂量以达到最大疗效:第1周1次0.125 mg,1日3次,日剂量0.375 mg;第2周1次0.25 mg,1日3次,日剂量0.75 mg;第3周1次0.5 mg,1日3次,日剂量1.50 mg;第4周1次0.75 mg,1日3次,日剂量2.25 mg;如需进一步增加剂量,应以周为单位,每周加量1次,每次日剂量增加0.75 mg,最大日剂量为4.5 mg。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且治疗过程中停用其他药物。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改良Webste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眩晕、嗜睡、呕吐及腹痛等)。
按照改良Webster评分减分率评估疗效,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减分率≥ 50%为显效;减分率为20%~<50%为有效;减分率<2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平均Webster评分分别为(23.8±2.3)、(24.1±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平均Webster评分分别为(7.3±1.5)、(14.2±2.8)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Tab 2 Comparison of incidenc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PD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6],患者发病后病情会逐渐加重,不但工作与生活受到影响[7],也会逐渐失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大大下降[8]。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很多神经系统及全身性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9]。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彻底根治PD[10],患者只能通过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控制,而长期服药也会对患者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很多患者在长期服药后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耐药性,PD症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11]。多巴丝肼片是PD治疗中的常用药物,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够通过激动多巴胺受体,降低左旋多巴含量;同时,可清除自由基,保护多巴胺神经元。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是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有效刺激患者体内的纹状体多巴胺受体[12]。该药于2009年率先在欧洲上市,其采用缓慢逐渐释放药物的方式,使得有效成分的作用更加精准,避免了剂量过大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13-14]。相较于传统药物,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既能保护患者细胞不会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的诱导下出现凋亡,又能减少黑质细胞损伤[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ebst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PD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1]郑慧芬,任占云,宗惠花,等.多巴丝肼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J].医学综述,2015,21(14):2650-2651.
[2]蒋雨平.普拉克索缓释片:帕金森病优化治疗的新选择[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5,23(4):439-444.
[3]马义鹏,胡为民,梁蔚骏,等.普拉克索缓释片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17,26(2):141-145.
[4]黑赏艳,陈倢,秦劭晨,等.普拉克索缓释片和速释片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S 1):358-361.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47(6):428-433.
[6]马义鹏,胡为民,梁蔚骏,等.普拉克索缓释片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8):1191-1194.
[7]丁宏伟,戈文兰,张根元,等.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的制备及其释药性的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7,32(5):463-466.
[8]沈志梅,陈敏娟,韩晶.疾病管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6):27-28.
[9]张雪,张雯,杜立达,等.抗帕金森病药物及其作用靶点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6,43(1):87-96.
[10] 刘疏影,陈彪.帕金森病流行现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2):98-101.
[11] 严志聪,麦杞峰.天麻钩藤饮与多巴丝肼片联合用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6):778-780.
[12] 刘玉祥.普拉克索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6):50-53.
[13] 王晓平,罗永杰,吴景芬,等.多巴丝肼联合电针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胱抑素C及血清离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301-4303.
[14] 昌军.多巴丝肼片方案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2):1832-1834.
[15] 黄载文.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