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互动交流模式对数学课堂效果的提高

2018-06-17 10:48柴会欣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互动交流互动模式数学课堂

柴会欣

摘要: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国内外教育界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各国教育的研究热点课题。在我国虽然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很多,但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对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也不同,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相对教育落后高中的研究,仍有待于深入的探索。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应以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及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倡导阅读认知、自主探究、合作互动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模式,以 “预习—探究—互动交流--反馈”教学模式为基础,坚持“先学后教”“训练堂堂清”“阅卷不过夜”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互动交流;互动模式;数学课堂

一、预习

高中数学的教学语言比较抽象、思维方法比较理性、知识内容的数量较多,因此学生如果没有课前预习,上课跟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学习,久而久之成绩必然日趋下降。高效课堂的基础是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有效的预习就像赛跑时的“合理”抢跑,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上课时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问,了解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合作交流的时候更有针对性,从而把一个被动接受过程转化成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应让学生明确预习的任务是通过初步阅读,了解新课的内容(如概念、定理、公式、性质、证明方法等),为顺利听懂新课打好基础,做到心中有数。具体任务是:

(1)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已学的旧知识,找出新课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把理解不透的记下来;

(2)初步弄清新课中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并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费解的地方;

(3)在预习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课文后的练习题都要尝试着想一想、做一做。这样在老师授课时集中注意听讲或向老师提出问题,便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如何预习。一般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利用假期等时间较充分时,先将下学期要讲内容看一遍,习题做一遍;

第二种是在老师讲课的前一天将明天老师要讲的内容先看一遍,做一遍,有不会的没关系,明天上课时认真听,尤其是上课时跟不上老师思路的同学预习效果更明显,即使上课时能跟上老师思路的,也要看看老师讲的方法与你的做法是否一样,看老师是怎样举一反三的,怎样横向联系的,怎样拓展的,自己怎么就想不到;

第三种预习方法是课前预习,将老师当天要讲的内容上课之前看一看,老师讲的时候对题中的已知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要证什么,心中清楚,这样便于跟上老师的思路。

教师对数学课的预习要求要有明确性、可行性、操作性;预习问题要有点拨性、层次性、方法性;预习作业要有差异性、反馈性、全局性要防止出现“今天请同学们回去预习某某页”这样空泛的预习要求,教师要把学习内容以导学提纲的形式呈现出来,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宜太大,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通过点拨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收到预期的自学效果,要将预习题与课时教案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预习题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通盘考虑预习应达到什么目的,预习要初步解决哪些问题,经验证明:预习过的学生,其疑问更有针对性和适切性,其注意力更集中,能更主动地获取疑问的答案,学习的质量也明显高于别人。

二、探究与合作互动交流模式

(1) 用问题来驱动学生的探究与交流

探究与互动交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適宜的环境和条件,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在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学习显得更为必要,每节新课前教师要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提纲预习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的主要区域,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解决,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实现真正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没有问题就寻找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在同桌、临桌之间相互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就是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当然他们归纳基本步骤和要点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施以援手。

(2) 创设良好氛围,扩大学生参与面

“主体参与”应当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自觉的自然行为,“强迫命令”是不能奏效的,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创设兴趣盎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活动中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有一种安全感,既不担心“张扬冒尖”,又不害怕“丢败丢丑”,思维的真实状态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从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中采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从误人歧途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

数学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吃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口味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学生群体参与互相启发所产生的互补、互促效应是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比拟的。

三、反馈

对于学生的同堂训练、作业及考试,教师要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阅卷不过夜”的原则,及时作出评价。这是落实课程方案的重中之重。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课时紧与任务重的矛盾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铺下身子,集中精力研究课堂、研究作业,切实实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继续在广大教师中强力灌输课堂教学改革理念:“满堂灌”是教师“偷懒”的一种表现;教学的效益在课堂,要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做到“堂堂清”;不要把问题留在课后解决,课后是没有时间的,把问题留在课后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靠“抢时间、压作业”来提高成绩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

二是要强化集体备课、集体研究,包括对作业布置的研究。

三是要强化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大面积提高的有效形式,“分层”不如合作。要强化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强化小组“捆绑式”评价。

在社会就业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家长们都想自己的子女能在高考中以骄人的成绩进入到重点大学,因此高考科目的重要学科——数学的教学成绩起到举足轻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对数学教学,教师要根据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本研究结合我校的成功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为基础,通过系统探索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成绩,并推广、拓展,大面积提高我校的教学成绩,为高中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参考示范。

(作者单位: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互动交流互动模式数学课堂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包装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平面镜”为例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模式的构思
让小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好语文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创设互动交流情境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