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中国男子小级别拳击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

2018-06-17 14:20潘迪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3期

潘迪

摘要: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分析方法,分析了里约奥运会中国内外男子小级别拳击运动的技战术特征,并通过对比发现了不同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运动特点及规律,以期为提高我国男子小级别拳击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里约奥运会 小级别拳击运动员 技战术特征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笔者选取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拳击49公斤、52公斤、56公斤、60公斤这4个小级别國外运动员战胜中国参赛选手的比赛。

1.小级别拳击运动员拳数应用特征分析

运用不同的技战术,会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各个回合的对抗程度不同,对抗的激烈程度可以使用出拳数量的大小来衡量。对比国外选手和中国选手的出拳数情况,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部分回合中,国外选手的出拳数甚至少于中国选手。但国外选手击打对手有效区域的准确性高,得点准确、清晰、有力,所以他们的胜率相对偏高。

2.小级别拳击运动员拳法应用特征分析

在拳击运动中,拳法的应用多变,每种拳法都有它适用的距离、时机和方法,统计拳法的应用是分析拳击技战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小级别拳击运动员拳法来看,直拳的使用普遍较多,与摆拳、勾拳等拳法相比,直拳使用距离短、出拳速度快、击中力量大,在小级别的拳击快速对抗中,应用是更直接、更快捷的,使用效果较好。

3.小级别拳击运动员击打有效率特征分析

拳击运动是两人进行对抗的运动,两人通过战术组合,有效地击中对手的得分区域,才能够获得比赛分数。由于不是所有的出拳击中都能获得判定通过,所以有效得分和有效击中才是拳击运动员所关注的。为此,笔者统计了小级别拳击运动员击打的有效率。拳击是否击中对方、是否有效得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出拳的力度和准确性。在训练过程中,小级别拳击运动员应按照正规比赛的制度,注重出拳力量和击打准确性的训练,提高有效拳的命中率,从而有效提高比赛的胜率。

4.小级别拳击运动员对抗距离特征分析

在高水平的拳击运动比赛中,运动员把控自己和对手间的对抗距离,能够体现运动员的竞技素质。若一个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可以找到最适宜的距离,合理控制与对手间的距离,就可以尽最大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抑制对手的比赛发挥。不同的距离控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拳击技战术风格。各小级别拳击运动员使用中距离打法居多,远距离适中,近距离较少。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中距离相对于其他两者具有一定的优势,即运动员在进攻和防守时可以采取比较直接的方法,进攻的有效距离较短,有效性较高;而远距离的进攻,虽然可以使运动员更好地把控比赛局面,但进攻的时机和有效性都难以把握;近距离的打法虽然不利于防守作用,但进攻性强,有效性相对较好,它也是目前符合未来拳击运动发展趋势的一种技战术。

5.小级别拳击运动员防守技术特征分析

拳击作为一种对抗性质的竞技比赛运动项目,是运动员双方在进攻和防守间的博弈,运动员的对抗就是在进攻和防守中不停转换,高水平运动员利用娴熟的防守技术,结合防守反击,可以实现直接进攻技术的得分。因此,防守技术在拳击对抗中也是一项重要技术。

小级别拳击运动员在整体上闪躲防守技术最多,即闪躲防守技术是小级别运动员主要的防守技术。从各小级别拳击运动员的防守技术使用情况看,在里约奥运会上,国外选手防守技术总共使用了157次,中国选手总共使用了143次,两者差距14次。也就是说,国外选手在防守技术上有一些优势。从各防守技术层面上看,国外选手在闪躲防守技术和步法移动防守上占据优势,其他防守技术的应用均小于中国选手。而闪躲防守和步法移动防守是主动的防守技术,在比赛中可以起到有效防守和反击的作用,运用得当不仅可以得分,还可以得到裁判的认可。

二、小级别拳击运动员技战术发展趋势分析

1.拳击运动员技战术整体发展趋势

近几年,我国拳击结合运动员自身的特性和优势,在速度、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在国际拳击运动比赛中,单一的技战术运用已不能取得良好成绩,拳击运动的比赛技战术对抗已上升为复合型、组合型和连环型技战术,尤其是将多种技战术无规律地融合,使得每种技战术根据比赛环境发挥其独有的特点,相互呼应,相辅相成。

2.小级别拳击运动员技战术发展趋势

在整体拳击运动项目技战术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小级别拳击运动员由于其身轻灵活等特点,更能够符合现代拳击发展的目标要求。因此,小级别拳击运动员应立足于进攻、防守反击、灵活多变等拳击技战术,而以守为主、被动式竞技、相持打法、以体力为侧重点已不是小级别拳击运动员技战术发展的主流趋势。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第一,比较国外选手和中国选手,两者出拳总数量差异不大,中国选手甚至在某些回合出拳总数较高,但中国选手出拳胜率不高的原因在于击打对抗的有效拳较少,没有达到得分点。

第二,与国外运动员相比,我国小级别拳击运动员运用各种拳法的频率和变化较少,方法单一,表明我国小级别拳击运动员的拳法应用创新打法较少。

第三,从拳法击中的有效率来看,中国选手较国外选手偏低,所以中国选手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应注重有效拳命中的训练,加强自身技术动作要领的把握和应用,并强调得分规则和得分力度。

第四,在拳击比赛的对抗距离控制方面,中国选手普遍愿意采用中距离的对抗方式。但由于小级别的拳击运动员具有身轻灵活的特点,可以加强近距离的对抗方式,提高主动进攻性,在比赛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第五,在小级别拳击运动员防守技术方面,步法移动防守和闪躲防守技术是主要运用的防守技术,两者都属于主动防守。多利用两者防守技术,可以更好地进行反击来提高比赛中的控制权,增加得分概率。

2.建议

第一,我国的小级别拳击运动员在未来的比赛中具有相对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应更加重视小级别拳击运动员的发展训练,并有意识地安排我国小级别拳击运动员多参加国际性质的拳击比赛,让他们多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进行接触,提高他们实战中的技战术能力,积累大型比赛经验。

第二,在小级别拳击运动员的训练中,我国应加强运动员的攻、防转换训练,加强进攻与反击的灵活运用,以及他们距离控制的能力和比赛节奏的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鲍善军,龙跃玉,王德新.中外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比赛制胜因素对比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

(作者单位: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